语流音变-儿化
(2016-09-01 17:06:35)分类: 对外汉语-语音 |
语流音变-儿化
一、什么是儿化?
现代汉语里,韵母er常常用在其他音节后面,使这个音节的韵母带上卷舌色彩,成为卷舌韵母,并与原音节中的声母结合成一个音节。这种特殊的音变现象,叫做儿化,这种卷舌化了的韵母叫做“儿化韵”。
韵母儿化的音节在用汉字书写的时候,一般都用两个汉字表示。而用拼音拼写的时候,只要在原来的音节后加上表示卷舌的“r”就行了。例如“芽儿-
yár”。
二、儿化有什么作用?
普通话的韵母除了几个独立的儿韵音节外,全部都可以儿化。儿化这种语音现象,跟词汇、语法有密切关系,它具有区别词义、区分词性和表示感情色彩的作用。
1.区别词义。
半天(bàn
tiān)表示很长时间;半天儿(bàn
tiānr)表示半个白天。
眼(yǎn)表示眼睛;眼儿(yǎnr)表示很小的孔。
2.区分词性。
画-动词;画儿-名词;画了一幅画儿;我画了一幅画。
圈-动词;圈儿-名词;他圈了一个圈儿。
3.表示感情色彩。
一只小鸟;一只小鸟儿
一个小孩;一个小孩儿
三、如何教儿化音
我们应该让学生听懂儿化的词语,并能根据儿化后的词语联想儿化前的词语。
在教学时要示范儿化前和儿化后的词语发音,让学生反复模仿,并纠正错误发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