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源于文化自信
日期:
https://jjjcb.ccdi.gov.cn/epaper/group1/M00/0C/D2/wKin6mDYQhuAbKVDAACEvp2MWbw575.jpg
2016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建党95周年大会上号召全党“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这是中国共产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向全党发出的政治动员,向全世界宣示的政治宣言,也是8800万名中国共产党人呐喊的时代最强音。习近平总书记在强调“不忘初心”的同时,更加强调了文化自信!中国共产党人都深切感受到,全中国和全世界人民都亲眼见证——中国共产党人永远不变的初心,正源自于我们厚重的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铿锵四字,雷霆万钧。文化自信是继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之后,第四个关乎中国前途命运的重大命题。在中国共产党人眼中,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文化自信是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的基础,也是中国自信的根本。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什么是文化自信?就是人们因自己独特精神传承而拥有的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和生活态度。文化,是指天地万物(包括人)的信息的产生融汇渗透的过程。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文化是凝结在物质之中又游离于物质之外的,能够被传承的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而“自信”,则是个人对自己所做各种准备的感性评估。相信自己行,是一种信念。自信本身就是一种积极性,是在自我评价上的积极态度。自信与积极密切相关。没有自信就不可能积极。因此,自信可以直接促进成功。
泱泱中华,历史悠久,文明博大。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创造和延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以文化人,是文化固有的功能与使命,是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也是中华文化的强大生命力之所在。有学者考证,中国古代最早主管“以文化人”的最高长官是舜禹时代的契。《史记·殷本纪》记载:他最初协助大禹治过水有功,就被舜帝封为司徒,史称“司徒契”。史书记载“使契为司徒”,掌管天下文教,用当时的社会规范来教化人们。《孟子·滕文公上》也说:“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契作为司徒,教育父子(女)之间要亲切,君臣之间守道义,夫妻之间应该有所分别,长幼之间应该有秩序,朋友之间应该讲信义。契主管教化以来,百官都亲善和睦,天降祥瑞,凤凰集翔,天下开始出现清明盛世。契的封地在商,其氏族为商族,他的后代建立了商朝。因为契的教化之地和封地都在远古华夏的中心区域,也就是后世的“中原”,因此他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起源、中华文明的发端,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为纪念他的教化之功,后世把他奉为玄王。玄王司徒契也成为中国历史上首位文化之神……
国学大师梁启超在对中国和世界历史进行深入研究之后,对人类文明史作出了著名的论断:中国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过的文明古国。确实,在世界文明古国之中,除中国之外,其他几个不是分裂就是灭亡。而只有中华文明五千年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中国自古以来,国有史、方有志、家有谱、人有传……万里长城、北京故宫、秦始皇陵兵马俑、京杭大运河……三代青铜、秦砖汉瓦、唐三彩、宋瓷、元明清书画……诗词歌赋、琴棋书画……都深深地承载着中华民族特有的历史印记。从国家级的博物馆,到地方的纪念馆,都在传承民族的历史文化,构筑每个中国人的精神家园。而作为普通老百姓,他们更注重自己家族的祠堂,因为这里才是灵魂的安息之所和文化坐标。此外,还有世代传承的中国人特有的精气神。家国的情怀、精神的家园,让我们知道自己从哪里来,也让我们懂得我们将到哪里去。
中国共产党人的文化自信正是来源于五千年的独特的文化滋养,这是与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息息相通的。中国共产党的文化基因造就我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95年来,不管时代如何发展、社会如何进步,中国共产党的初心都不会忘记。1921年7月23日,在嘉兴南湖的一艘普通的画舫中,刚刚宣告成立的中国共产党就制定了“为了谁”这个最根本的原则。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同志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的工作和政策一切都要有利于人民,人民满意不满意,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答应不答应,做到这些就不愧对人民。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人民群众的事情就是我们的牵挂……从革命战争年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张思德,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我愿永远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的雷锋,到“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再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上涌现出来的“时代先锋”郭明义,他们都以自己的行动诠释着自己那颗永不褪色的初心。世纪百年,几代英雄,他们从现实平地走向理想的顶峰。他们是活生生的人物,都有着实实在在的故事,都具化为我们特有的文化图腾……诗歌、小说、电影、戏剧,都在传颂这种文化理念,思想、行动、言论都在传承着这种精神力量。这种神奇的形式正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和精神动力——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文学艺术、广播影视、戏剧文艺等各种文化形式都伴随着共产党人开创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而升华,更放射出时代光辉。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回望人类共产主义发展史,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最为壮丽的篇章。从最初的12名代表,发展成为全世界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95年来,我们始终能坚持不忘初心,这都源自于我们中国共产党人特有的文化自信。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既是一脉相承,又密不可分,共同凝结成我们共产党人的精神脐带。我们有了这种独特文化的滋养,就能养成特别充分的自信,从而使我们的事业焕发出勃勃生机。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就如同东方红日喷薄欲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就一定能够实现!(王丹誉)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