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16/10/31 作者: 王春雷 字数: 763
岑文本,字景仁,邓州棘阳(今河南新野县)人,隋唐重要文学家,也是唐初贞观朝的宰相。
岑文本以文才著称。岑文本的父亲岑之象在隋朝时担任过邯郸令,他被诬陷入狱后,只有14岁的岑文本前去司隶台伸冤。众人见他口才很好,就让他作一篇《莲华赋》,待写好后,大家纷纷称赞。经过调查后,司隶台为他的父亲洗清了冤屈。唐贞观年间,名儒颜之推的孙子颜师古为朝廷重臣,许多诏令都是由他起草的,后来颜师古因事失官,众官皆认为无人可继,可唐太宗却让众官放心,他心中已经有了代替的人选,不久岑文本便擢升为中书侍郎,专典机要。
岑文本之所以能得到太宗的信任和重用,不仅在于他的文才,更在于他的操守。岑文本任中书侍郎时,魏王李泰甚得太宗恩宠,其宅邸之奢侈冠绝诸王。岑文本不怕得罪魏王李泰,上书进谏,劝他崇尚节俭,得到了太宗的赞许和奖赏。
那么岑文本的宅邸又是怎样的呢?《新唐书》记载岑文本虽然当了大官,但他住的地方不仅简陋,而且没有华丽的帷帐,他侍奉母亲十分孝顺,抚养弟侄有恩有义,对待老朋友,虽然彼此在社会地位上也许有了很大的差别,但他仍是礼数周全。
岑文本官至中书令,有人劝他置办一些产业,可岑文本却说:“我本是汉水之南的一介布衣,进入京城,最初不过希望做个秘书郎、县令而已。我没有汗马功劳,仅仅凭着手中的笔官至中书令,承受那么多的俸禄,这已经让我很不安了,哪里谈得到再置产业呢?”
岑文本任中书令的第二年,随太宗远征辽东。凡粮食、武器等后勤物资均由他筹备,岑文本因此劳神费心,容止与往常不一样。太宗忧心地说:“文本这次与我同行,恐怕不能与我同返了。”岑文本随行至幽州时,不幸病逝,当晚太宗听见夜间戒严的鼓声,叹道:“文本死了,我不忍再听这样的声音。”
如岑文本这样有才华的书生为官,不仅不恃才傲物,为人处世有操守,还能保持自己的本色,实在难得。(王春雷)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