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扑满之诫

(2022-03-29 12:46:50)


日期: 2016/04/18 作者: 黄晓慧 字数: 730

唐代诗僧齐己写过一首《扑满子》:“只爱满我腹,争知满害身。到头须扑破,却散与他人。”

扑满子,也称扑满,俗称“储钱罐”,可用土、木、陶瓷等制成人物或动物的形状,中空,上开一小槽口,平日把钱放入,塞得进倒不出,必须摔碎方可取之。

《西京杂记》中收了一篇汉代人邹长倩写的《遗公孙弘书》,公孙弘被举为贤良方正,家贫的邹长倩没有贵重的贺礼可以相送,思来想去,决定送给他一枚扑满。他在文中写道:“扑满者,以土为器,以畜钱具。其有入窍而无出窍,满则扑之。土粗物也,钱重货也,入而不出,积而不散,故扑之。士有聚敛而不能散者,将有扑满之败,可不诫欤!故赠君扑满一枚。”由此可见,扑满在汉代即已有之,而邹长倩以扑满赠好友,希望他以扑满为戒,勿贪得无厌,也可谓难得的诤友。

民国年间,不少官吏聚敛无度,为求腹满,巧取者有之,豪夺者有之,但最后都不得善终,当时舆论对他们多有批评。天津的《益世报》1925年就刊出了一篇《扑满歌》,起首四句便说:“脰细口小腹便便,溪壑日填邓通钱。不思蕴利生殃孽,讵防瓦裂碎难全。”邓通是汉文帝宠臣,汉文帝曾赐给他一座铜山,让他铸钱,这便是“邓通钱”的由来。然而,富可敌国的邓通,最终却落得个饿死街头的下场,与扑满的结局并无二致。《左传·昭公十年》说:“义,利之本也,蕴利生孽。”道义是利益的本源,不当求利是要带来祸害的,扑满不懂得这样的道理,又怎能避免“碎裂难全”的结果呢?

针对扑满只进不出、最后害身这一特点,几年前有人写过一篇《竭力防止“扑满化”》的文章,文中称当今不少贪官全身上下犹如一只“扑满”,只进不出,最后全身都装满了利益的“铜钱”,只等到“粉身碎骨”了,那些“进去”的钱才会“吐”出来。

这些诗文,都为“扑满化”的人敲响了警钟。(黄晓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陈然的气节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