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知己

(2022-03-24 08:51:14)


日期: 2016/01/11 作者: 徐髯 字数: 1254

https://jjjcb.ccdi.gov.cn/epaper/group1/M00/0C/78/wKin62DYMK6ASKqDAAB1lZyf3C4325.jpg

 

钱谦益为徐霞客写小传,写到霞客之死——“霞客西归,气息支缀。闻石斋下诏狱,遣其长子间关往视。三月而返,具述石斋讼系状。据床浩叹,不食而卒。”

霞客浪迹天下、心无挂碍,而“石斋”竟能使其“不食而卒”,究竟是何许人也?翻检《徐霞客游记》,“石斋”现身不多,却分量极重。“丙子九月十九日,余久拟西游,迁延二载,老病将至,必难再迟。欲候黄石斋先生一晤,而石翁杳无音至。”

霞客去世前四年,为与石斋见一面,甚至不惜牺牲西游之夙愿。他在云南的雪山峭壁穿行,命悬一线之际,犹不能忘记石斋。他在雪山之巅与人纵论天下人物,说“至人惟一石斋,其字画为馆阁第一,文章为国朝第一,人品为海宇第一,其学问直接周孔,为古今第一”,评价之高令人瞠目结舌。

耐不住好奇心,查了一下“石斋”是谁,结果大吃一惊——“石斋”竟然是黄道周!这两人简直风马牛不相及。道周,字幼玄,号石斋,福建东山人,天启二年进士,崇祯年间担任翰林院修撰,是明末有名的“迂夫子”。

与他们同时代的张岱在《石匮书后集》中记录下一个场景,崇祯十一年七月初五日,黄道周和崇祯发生了激烈辩论。到最后,崇祯辩不过他,就叫他闭嘴。道周不仅不闭嘴,还说了句狠话:“臣今日不尽言,则臣负陛下,陛下今日杀臣,则陛下负臣。”崇祯忍不住骂道:“尔一生学问止办得一张佞口,起去罢。”道周叩头,接着说:“忠佞二字,臣不敢不辩……”崇祯怒甚,叱去之,“素知其性偏执”,倒也没有将他治罪。连偏执的崇祯皇帝,都觉得黄道周偏执,可见他是有多么“迂夫子”了。

但是,这样一个人,却成为徐霞客的朋友。少年时代,二人相逢于江南,一见如故,同游庐山,在山上写了很多诗,画了很多画。在山顶上,面对满天星辰,二人作彻夜长谈。“振之(霞客字振之),试言君之志。”“我愿踏遍天下名山,远游绝域。”“快哉!君之眉宇间有烟霞气,可以‘霞客’为号,如何?”“谢兄赐号,请教兄之志?”道周振衣而起,仰天长啸,满山都是回声。他回过头来,认真地说:“做圣贤。”

他们都是执着于理想的人,庐山一别之后,霞客远游天下,跋涉数万里,完成壮游,给世人留下《徐霞客游记》。道周立于朝堂,风节凛然,不惜犯颜直谏,数度下狱而无悔。二人从未再有缘谋面,只是通过书信激励对方。

霞客死后三年,明亡。那时,道周已罢官在福建老家赋闲。他听说唐王在福州建立了朝廷,年号隆武,毅然出山,辅佐唐王。隆武小朝廷的实权掌握在军阀郑芝龙手中,当清军兵锋逼近,郑已决心投降。在这个时刻,书生老去的黄道周做了人生中最重大的一个决定。他散尽家财,带着自己的学生和族人,组成一支一千余人的队伍,拿起武器,迎着寒风,向北而行。这也许是中国历史上最渺小的一次北伐。

他被俘之后,关押在南京,没有投降。去刑场的路上,路过孝陵,他笑着说,就在这里吧。他还是那么倔强,坚持不跪下,而是站着受刑,神色不变。在狱中他曾经写信给故人徐霞客的儿子,说:“缙绅倾盖白头者多矣,要于嚼然物表,死生不易,割肝相示者,独有尊公。”在生命的尽头,他坚守了自己的理想,没有辜负那个为他不食而卒的朋友。

漫画家吴军绘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后来居上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