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扣时政热点,助力高考提分
(2024-07-01 16:19:27)紧扣时政热点,助力高考提分
安徽省岳西县汤池中学
背景材料:4月19日,第135届广交会第一期落下帷幕。截至4月19日,来自全球212个国家和地区的125440名境外采购商线下参会,比上届同期增长23.2%。
本届广交会第一期以“先进制造”为主题,突出展示新质生产力发展最新成果。智慧生活、智能仿生手、新型医疗装备、清洁机器人、新能源汽车等大批高端、智能、绿色产品受到国际市场青睐。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也是打破外贸困局的重要手段。广交会第一期以“先进制造”为主题,突出先进产业和科技支撑。据统计,在本届展会上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制造业单项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等称号的优质特色企业超5500家,比上届增长20%。广汽集团是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头部企业,这次他们带来了超跑、mpv和suv三个类别的高端车型,全部都是新能源车,一亮相便立刻成为全场焦点。风驰电掣的背后,是全球首创的两挡四合一高性能电机。这辆超跑全车由广汽集团自主设计、研发、生产,填补了我国量产超跑的空白。科技创新成为广汽征服海外高端市场的利器。
为了提升产品竞争力,广汽陆续投入450亿元用于科技创新,不断赋能产品升级迭代,最终用高产品力征服了海内外市场。广汽是中国车企走出去的缩影,去年第一季度,中国汽车出口首次超过日本跃居世界首位。
热点解读:
1、新质生产力的提出及基本内涵:2023年9月7日,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概念,强调“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它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简单地说,新质生产力就是以科技创新为主导驱动,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的先进生产力,小到我们身边的智能手机、在线支付、网购、电商、直播,大到人工智能、AI、 Sora、大数据、物联网、新能源等等,都属于新质生产力。
2、新质生产力的特征: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
“新质生产力”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创新和发展,进一步丰富了经济思想的内涵,它为新时代全面推进我国经济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新质生产力不仅是生产力理论的重大创新,更是生产力领域的重要变革。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3、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
必修二《经济与社会》角度:
(1)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经济制度;
(2)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新发展理念;
(3)大力发展实体经济,促进实体经济、制造业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
(4)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建设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5)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6)坚持科教兴国、人才强国,以教育、科技、人才为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7)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
(8)完善分配制度,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健全要素参与分配的机制,调动创新人才的积极性;
(9)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形成全国统一大市场;
(10)政府履行经济职能,发挥政策优势和财政支持作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11)企业要在新质生产力发展中发挥主体作用,政府要助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加快发展;
(12)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改善营商环境,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
时政要闻角度:
(1)总书记在2024年1月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和3月全国人大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加快科技创新、加快产业创新、加快发展方式创新、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加快人才工作机制创新、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2)2024年3月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今年工作任务:
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充分发挥创新主导作用,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提高全要素生产力,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促进社会生产力实现新的跃升。要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要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要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
此外,新质生产力还和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观、辩证的否定、超前思维等知识密切相关。
典型题例:
1、(2024年1月浙江选考)202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可见(
解析:本题从经济角度,考查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必要性和措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前提条件,故错误;发展新质生产力并不是必须首先发展先进制造业,故错误;发展新质生产力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必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故和正确,故本题选D。
2、2023年12月11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做好2024年经济工作,要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突出重点,把握关键。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这体现了(
A.
解析:本题从哲学角度,考查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措施体现的哲学道理。部分是整体的部分,部分的发展能促进整体的发展,因此,搞好部分,能促进事物的整体发展,故正确;在解决复杂问题时,要分清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善于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应是分清主次,而不是分清主流,故错误;立足整体,有利于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但并不一定就能实现整体最优目标,说法过于绝对,故错误;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此处,高质量发展是主要矛盾,是重点,本题的重点就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因此,必须紧紧抓住高质量发展这个主要矛盾,故正确,故本题选B。
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质生产力代表着生产力水平质的跃迁。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阐明我国应如何通过培育新质生产力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解析:本题以新质生产力的特点为背景材料,考查新质生产力对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本题属于措施类主观题:如何培育新质生产力。题目要求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阐明我国应如何通过培育新质生产力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由材料可知:新质生产力,“新”在具有高技术水平的新型劳动者;“新”在具有高技术特征的生产工具;“新”在具有高新特点的新产业。因而,答题时可围绕如何培养具有高技术水平的新型劳动者、如何制造具有高技术特征的生产工具、如何发展具有高新特点的新产业三个方面来展开论述,以这三个方面为线索,调动《经济与社会》中与之相关的知识来组织答案即可。
答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加强科技人才的队伍建设,提高劳动者素质,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突破关键技术壁垒,让创新成为发展的第一动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经济发展的动能转换。
发挥新兴产业的增长引擎作用,延伸产业链创造附加值,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建设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塑造中国经济发展的新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