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开放性主观题的答题步骤与技巧
(2024-03-16 21:16:55)政治开放性主观题的答题步骤与技巧
——以2023年高考政治试题为例
安徽省岳西县汤池中学
纵观近几年的高考真题,笔者发现,开放性主观题是高考政治的必考题型之一,大多数作为最后一问(压轴题),且分数比重呈上升趋势。但考后通过与学生的交谈,有不少的学生认为难度较大没做或由于时间不够匆忙作答,结果导致得分较低,以致影响本学科总成绩。其实,对于开放性主观题,只要我们掌握了一定的答题步骤与技巧,还是挺容易拿高分的,下面本人就结合自己多年毕业班教学经验和对政治开放性主观题的研究,谈谈如何解答政治开放性主观题。
一、 全面认识政治开放性主观题
所谓开放性主观题,就是根据所给材料,不限定答题知识范围、不提供唯一参考答案,答题者可结合自己所学和所掌握的知识自由作答的主观题。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开放性”:没有过多的条条框框的限制,给学生足够大的自由发挥的空间。学生可结合自己的所闻所见和所感,自由组织答案,充分体现了其答案的“主观随意性”,这既是对学生主观意愿的尊重,也是不拘一格选拔人才的重要体现。开放性主观题的题型也比较多,常见的有两种,一种是设问和答案都比较简单的,如建议类、广告词类、宣传标语类、发言提纲类等,这类开放性主观题的难度较小,答案较简单,字数也较少,三言两语便可作答;还有一种是设问较简单但答案稍复杂的,如感谢信类、活动方案类、短评类等,这类开放性主观题的难度较大,答案较复杂,字数也较多,但只要审清题意,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还是不难回答的。
二、 开放性主观题的答题步骤与技巧
当我们全面了解了开放性主观题的特点与类型之后,尽管它不拘一格,但只要我们多加留意,还是有迹可循的,我们仍然能总结出这类题型的答题步骤与技巧。
(一)开放性主观题的一般答题步骤
1、 仔细审题。审题是答题的关键,只有审清了题意,方能弄清出题者的本意,然后对症下药,从而做到药到病除。审题要做到两个明确:一是明确答题知识范围,就算是开放性主观题,也会有一个知识范围,提醒你必须在指定的知识范围内作答;二是明确题型,开放性主观题也有不同的类型,而不同的类型其答题技巧也不一样。
2、 回归教材,调动和运用知识。尽管开放性主观题,表面上看来好像完全不受教材知识的限制,其实不然,开放性主观题的设问比较开放、灵活,它不同于一般主观题,所涉及的知识范围相对较窄,且固定,而开放性主观题,回答时所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宽泛,且不固定,可能不是某一个框题或课题的知识,甚至超出了某一个模块,而是多方面知识的综合,但它毕竟和我们所学的知识有关,因而,在答题时必须回归教材,从教材中找到其理论依据,以此来组织答案才是上策,而不是毫无依据的胡编乱造。
3、 多角度思维,择优选择答案。回归教材不等于照搬教材。在解答开放性试题时,要正确运用发散性思维,就试题中的设问,灵活地进行语言表达。在确定好所用的知识点后,还要根据题意,多方面地择优选择答案,做到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分析和回答问题。切记要运用教材知识但不要拘泥于教材知识,要做到学以致用、灵活运用。
(二) 开放性主观题的一般答题技巧
由于开放性主观题有多种类型,而不同类型的答题技巧也不一样,以下简单列举几种常见开放性主观题的答题技巧。
1、 建议类。建议类开放性主观题一般设问较简单,通常表现为:对某事或某种行为提几点建议。提建议时要注意:第一、建议要科学合理。不能提一些假、大、空甚至是有违常规的建议;第二、建议要切实可行,具有可操作性。建议提得再好在实际操作中根本实行不了,这样的建议根本就不具有可行性,属于开空头支票;第三、建议要具体,越具体越好,含糊不清、模棱两可的建议在实际操作中让人难以捉摸,也不具有可行性;第四、建议要围绕设问来提,所提建议要有利于问题的解决,不要提一些答非所问的建议。
2、 广告词、宣传标语类。广告词和宣传标语的目的是为了宣传或推销某种产品或推广某种行为,让更多的人了解和熟悉某种产品或参与某种行为。由于广告词和宣传标语是面向全体社会成员,因而在解答时必须紧扣设问,所提广告词和宣传标语必须通俗易懂、言简意赅,且字数不能太多,宜控制在20字以内,同时还要带有一定的鼓动性,要让人们看见广告词和宣传标语就有一种购买某种产品或参与某种行为的冲动,也就是说,广告词和宣传标语要深入人心,而不是张贴或悬挂后无人问津甚至人们根本就不看,这样就达不到预期目的。
3、 发言提纲类。这类开放性主观题是最近两年高考常考题型,解答这类题型,首先是审设问,明确主题、主体和限定的知识范围;其次是联系材料,从材料中找到与设问相关的关键句或关键词,并以此为线索找到与教材相关的知识点;再次是围绕主题将材料与教材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最后是组织书面答案,既然是发言提纲,就要围绕主题,突出重点,言简意赅,不要过度延展,否则既耗时又耗力,出力不讨好。
4、 感谢信类。这类题型主要是围绕某件事或某种行为写一封感谢信。解答此类题,首先要明确感谢对象是谁,不能胡乱感谢;其次要写明感谢的原因,而且要具体;再次是今后的打算或努力方向,通过这件事或这种行为,我准备怎么做,要让感谢对象觉得帮助你是值得的。
5、 短评类。这类题型也是最近两年高考常考题型之一,目的是让考生针对某件事或某种行为发表自己的观点或看法。解答此类题,首先要紧扣设问,明确主题:针对某事或某种行为发表观点或看法;其次是明确设问所限定的知识范围,要运用设问限定的知识来解答,而不是任意而为,想怎么答就怎么答;再次是联系材料,将材料的主旨意思概括出来,同时找出与之相关的教材知识;最后是组织书面答案,组织答案之前,可以先在稿纸上列一个提纲,围绕提纲组织答案更全面一些,不会出现遗漏知识点的情况。
下面就结合2023年的高考真题来具体分析如何解答开放性主观题。
例1:2023年新课标卷第14题:
2020年2月,党中央强调要尽快推动出台生物安全法,加快构建国家生物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制度保障体系。自2021年4月15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正式施行。
当前,在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框架下,国际社会围绕应对全球性重大新发突发传染病、防范生物武器和生物恐怖主义现实威胁、规范并促进生物科技研究应用、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关键议题的讨论更趋深入。
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上强调:“坚持统筹维护传统领域和非传统领域安全,共同应对地区争端和恐怖主义、气候变化、网络安全、生物安全等全球性问题.”
假如你将代表中国出席联合国安理会召开的生物安全会议,请拟一份发言提纲,简要阐明中国的立场。
【分析】本题的背景素材是:我国及国际社会关于生物安全的作为。
主要考查:联合国和国际组织的作用、时代主题、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外交政策及其实践的相关知识。解答此题可从以下三步来作答:
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要求考生以中国代表的身份拟写在联合国安理会召开的生物安全会议上的发言提纲,简要阐明中国的立场。试题具有开放性,考生可从联合国的作用、国际组织的作用、中国外交政策、人类命运共同体、时代主题等角度分析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找准与之相关的教材知识。
关键词:在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框架下→可联系联合国的作用、国际组织的作用的角度分析。
关键词:中国倡导“坚持统筹维护传统领域和非传统领域安全,共同应对地区争端和恐怖主义、气候变化、网络安全、生物安全等全球性问题”→可联系中国的外交政策、中国外交实践的角度分析。
关键词:国际社会共同应对生物领域全球性问题→可联系人类命运共同体、时代主题的角度分析。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
【参考答案】主题:保护全球生态安全,中国在行动
要点: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推动共同发展、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国际组织可以促进国际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开展交流、协调、合作,调停和解决国际政治冲突和经济纠纷,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要性,中国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上的主张与实践。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例2:2023年山东卷第20题:察势者智,驭势者赢。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进步的一边,坚持立足中国、放眼世界,正确认识和处理同世界的关系,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从落后时代、赶上时代再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显著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以“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为主题撰写一篇短评。
要求:围绕主题,观点明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学科术语使用规范;总字数在250字左右。
【分析】本题的背景素材是: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主要考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有关知识。可从以下三步来解答:
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属于开放类主观题,要求考生以“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为主题撰写一篇短评。考生需要调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结合材料分析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找准与之相关的教材知识。
关键词: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从落后时代、赶上时代再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可联系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的知识。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始终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进步的一边,放眼世界,正确认识和处理同世界的关系→可联系时代主题、人类命运共同体、经济全球化、为世界发展不断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等知识。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参考答案】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振兴,就必须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进行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推进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在改革开放中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以党的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带领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当今世界面临百年之未有大变局,中国顺应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以实际行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完善全球治理体系,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为世界发展不断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