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23年高中思想政治学业水平考试知识梳理汇编

(2023-01-11 12:30:20)

第四课 探索认识的奥秘 认识论

1、实践的特点具有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直接现实性把观念的存在变成现实的存在。

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或实践决定认识)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3、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4、认识的过程(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认识具有反复性原因认识具有无限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从实践到认识、认识到实践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注意:真理不能被推翻,只能被超越。 真理不能超越历史条件,但可以超越自身。

第五课寻觅社会的真谛=唯物史观(社会历史观)

1、社会历史的本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劳动是社会历史的起点

2、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关系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地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3、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当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它就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当它为落后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则束缚生产力的发展。

3)社会发展的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的规律。

4)改革: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4、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要求我们要树立群众观点和走群众路线。

6课 实现人生的价值(价值观、人生观

1、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原理

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有重要导向作用。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和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标准。要求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1)基本特征: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社会历史性特征和主体差异性特征

2)评价标准:坚持真理,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3、价值的创造与实现(如何实现人生价值)

在劳动奉献中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拥有幸福人生根本途径

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创造和实现价值。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客观条件)

在砥砺自我中创造和实现价值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精神;提高个人素质;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正确价值观的指引。需要锤炼品德修为。(主观条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