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23年高中思想政治学业水平考试知识梳理汇编

(2023-01-11 10:34:09)

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1)生产力

含义:生产力是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

内容:生产力包括生产资料和劳动者。生产资料作为生产力中物的因素,包括生产工具和劳动对象;

劳动者作为生产力中人的因素,是生产工具的创造者和使用者,在生产中起主导作用。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2)生产关系

含义:生产关系,即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人和人之间的关系。

内容:生产资料归谁所有;人们在社会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如何;产品如何分配。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决定着生产关系的其他两个方面

(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二者之间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性质和水平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形式;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则促进生产力发展;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状况则阻碍生产力发展。判断一种社会形态代替另一种社会形态,究竟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的主要标准,是看生产关系是否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否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

第一课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五种社会形态

1、原始社会

1)生产关系特点: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平等互助的关系;平均分配。

2)原始社会末期,生产力发展,土地变成私有财产,标志着私有制的确立。

2、奴隶社会

1)生产关系特点: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奴隶;奴隶的全部产品都归奴隶主占有和支配,奴隶主只给奴隶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

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的矛盾是奴隶社会的主要矛盾。

2)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人类进入文明时代,是历史的进步

3、封建社会

生产关系特点:地主占有绝大部分土地,通过地租等方式,占有农民大部分劳动成果;农民有一定人身自由,有自己的劳动工具甚至有少量土地;劳动成果除地租外留一部分自己支配。

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基础。收取地租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

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是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

4、资本主义

1)生产关系特点:资本家占有一切生产资料;失去生产资料的劳动者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受雇于资本家,成为雇佣工人;资本家在生产过程中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2)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

基本特征: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发生以生产过剩为基本特征的经济危机。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无法克服的痼疾。

根本原因: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在阶级关系上表现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的体现,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贯穿于资本主义生产的始终,决定着资本主义的命运。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尖锐化不可避免,资本主义终究要被社会主义所取代。

5、社会主义

社会生产关系: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消灭了人剥削人的制度,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建立起互助合作的关系;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

二、空想社会主义的局限性

主张阶级调和,反对阶级斗争,看不到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无产阶级的力量,没有找到消灭资本主义社会和建立新社会的强大力量,也没有找到进行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

三、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

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四、社会主义发展前途是光明的(从一国到多国的实践)

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看,社会主义终将代替资本主义是不可逆转的;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看,共产主义一定要实现的信念是不可动摇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践与发展,在21世纪焕发出强大生命力。

第二课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1、近代中国的历史任务: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民主革命。

3、共产党经过28年浴血奋战和顽强奋斗,1949年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

实现了中国从封建专制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彻底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

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1、19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胜利,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2、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3、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第三课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一、伟大的改革开放

1、改革开放的开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实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2、改革开放的意义

1)“四个面貌”:极大改变了中国、中华民族、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的面貌。

2)“三个飞跃”: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

3)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