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贺州】临贺故城

(2019-01-13 21:34:18)
标签:

旅游

分类: 寻访国保之滇桂黔

临贺故城位于广西贺州市八步区贺街镇

汉至清

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贺州】临贺故城
临贺故城共有三个城址:大鸭旧县肚城址、长利洲尾城址、河西城址。贺街镇从西汉武帝元鼎元年至1951年,一直为临贺县、临贺郡、临庆国、贺州、贺县的治所。原临贺故城旧址在贺街镇大鸭村,因河流改道,洪水成灾,交通受阻,故城址迁移长利村大洲尾,至西汉为二次建城城址。

河西城址是东汉时由洲尾迁此的新县城址,略呈长方形,版筑夯土墙,南宋时包砌青。在宋代临贺城又称主城,利用东汉、五代城垣,用青砖包砌,城上筑城垛,四面辟门并建敌楼,周围开护城河,元、明、清沿用宋临贺城。抗战期间,由于日军轰炸,城墙阻挡民众疏散,大部分城墙在民国二十四年被拆除,仅存一段南城墙。城内城外原建有文庙、赤帝宫、都司府、万寿宫、魁星楼、文笔塔以及一批祠、寺等建筑,大部分已废,现今保存有桂花井和文笔塔。

【贺州】临贺故城
河西城址仅存的南城墙。

【贺州】临贺故城


【贺州】临贺故城
城墙旁的陈王庙,供奉开漳圣王陈元光。

【贺州】临贺故城
陈王庙后面是城隍庙。

【贺州】临贺故城
文笔塔

【贺州】临贺故城


【贺州】临贺故城
南汉时期的花纹红砖。

【贺州】临贺故城


【贺州】临贺故城


【贺州】临贺故城


【贺州】临贺故城


【贺州】临贺故城


【贺州】临贺故城
此塔名文笔塔,而塔上横额为魁星楼。

【贺州】临贺故城


【贺州】临贺故城
从城墙上看陈王庙。

【贺州】临贺故城
城墙东段正在维修,不能往前走了。

【贺州】临贺故城


【贺州】临贺故城


【贺州】临贺故城


【贺州】临贺故城


【贺州】临贺故城


【贺州】临贺故城


【贺州】临贺故城
向另一侧走,保留下来的城墙不长。城墙尽头是一片民宅。

【贺州】临贺故城
从城墙上沿斜坡下来,绕到城外,城外有护城河。

【贺州】临贺故城


【贺州】临贺故城


【贺州】临贺故城


【贺州】临贺故城


【贺州】临贺故城


【贺州】临贺故城


【贺州】临贺故城
看到两幅不同的导览图,上面这幅反映了临贺故城原有规模,而下面这幅体现了现在的实际情况。

【贺州】临贺故城


【贺州】临贺故城
刘氏宗祠前的禄阁亭。

【贺州】临贺故城
刘氏宗祠

【贺州】临贺故城
城厢学校,民国时为县政府。

【贺州】临贺故城
这里最多的就是宗祠了,姓氏也很多,说明这里历史久远而且有各地移民迁来。不过宗祠多为重建的,没有多少真正的古建筑。
【贺州】临贺故城


【贺州】临贺故城


【贺州】临贺故城
在河西街有一口桂花古井,建于明天启元年,迄今已有360多年历史。因井旁曾有一棵桂花树而得名。井口圆形,井壁以青砖筑砌,石圈作护栏。由于年深日久,井口石圈上留下深深的磨痕。
【贺州】临贺故城


【贺州】临贺故城


【贺州】临贺故城


【贺州】临贺故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