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石刻(桂海碑林)

标签:
旅游 |
分类: 寻访国保之滇桂黔 |
桂海碑林坐落于桂林市七星公园内
唐至民国
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桂林石刻包括摩崖石刻及摩崖造像,石刻群以摩崖为主。桂林石刻始于东晋,兴于唐,盛于宋明清,为全国宋代题刻之最。著名的石刻有:唐《张浚刘崇龟杜鹃花唱和诗》、宋《元佑党籍》、清刻《五代贯休画十六尊者像》等。石刻分布在七星公园、独秀峰、西山公园、伏波山、叠彩山、象山、虞山等三十多处。

桂海碑林在七星公园内,主要包括龙隐岩龙隐洞摩崖石刻群,现有唐至民国时期石刻213件,其中唐代1件、宋代111件、元代1件、明代42件、清代26件、年代无考32件,是桂林石刻最集中、最典型的地方。龙隐岩龙隐洞自古即为文化游览胜地,刻石纪游,历史悠久,历代游人到此或题名题榜、或题诗题记、或摹刻名人书画,真、草、篆、隶、行诸体齐备,形成了两洞内外“摩崖殆遍,壁无完石”的碑林奇观。

龙隐岩


宋·李邦彦龙隐岩题榜



刻于洞顶的宋代方滋等11人题记,人称“天碑”,记录了南宋绍兴十九年静江知府方滋等人的一次春社活动。




元祐党籍碑

“布袋”,龙隐岩又名布袋岩。

清·王静山书佛字,为一草书的佛字,这个字写得很有意思,它像一个虔诚的佛教信徒,双膝跪地,双手擎香。


清康熙四年刻的阳线观音菩萨像。



龙隐洞外有座保护亭,亭内崖壁上刻有宋代梅挚的《龙图梅公瘴说》石刻,这是一篇抨击时弊的檄文。


龙隐洞洞口









龙隐岩旁有展厅,最吸引人的当属清•李宜民捐刻的“五代贯休画十六尊者像”。

桂林石刻分布图

七星公园内还有玉兔岩和普陀岩有摩崖石刻。

途中经过新石器时代的丹桂岩遗址。

玉兔岩石刻,不多,也没有令人印象深刻的。


前一篇:【桂林】甄皮岩遗址
后一篇:桂林石刻(叠彩山、伏波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