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天津】五大道近代建筑(下)

(2016-03-30 13:08:43)
标签:

旅游

分类: 寻访国保之京津冀

五大道近代建筑群位于天津和平区

建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

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天津的街道除老城里方正平直外,其他街道大都随弯就弯。五大道区域也是如此,自洋毛子开辟以来,百年来没有大的改变,依然保持着旧有风貌。天津道路名称以大致东西向为道,南北方向为路。五大道地区街道多以城市命名,如:成都道、大理道,而在英租界时期为伦敦道、新加坡道等,其中马场道、香港路的名称沿用至今。

【天津】五大道近代建筑(下)马场道的两栋尖顶小楼,小些的是徐世昌旧居,旁边大些的是其女儿的旧宅,均为二层西欧乡村别墅式建筑,砖木结构。白色水泥墙体,人字形红色坡瓦顶,上开老虎窗及三角顶天窗。

【天津】五大道近代建筑(下)

 

【天津】五大道近代建筑(下)


【天津】五大道近代建筑(下)


【天津】五大道近代建筑(下)雍剑秋旧居,马场道60-62号,三层砖木结构,外檐通体水泥饰面,筒瓦坡顶,挑檐。首层入口为长方形洞门,二层腰线两侧各有一阳台,水泥花饰护栏。侧山左右各突出一方形角楼,,是折衷主义风格建筑。
雍剑秋历任天津造币厂副厂长,洋行军火买办,广仁堂、天津基督教青年会、汇文中学董事长、南开中学董事。
【天津】五大道近代建筑(下)河北路334号,张绍曾旧居,现为渤海银行。

【天津】五大道近代建筑(下)安乐邨原名为"新武官胡同",建于1933年,安乐邨共有三幢联排式公寓住宅,三处建筑均为砖木混合结构带地下室,每户的前后设有小院。建筑外立面为清水砖墙,正立面部分为混水抹灰。顶部为坡屋顶,瓦屋面。门窗均为以半圆拱花饰装饰。建筑外部出挑下以雕花状牛腿支撑的阳台。

骆玉笙故居就在安乐邨9号。
【天津】五大道近代建筑(下)紧邻马场道的安乐邨公寓楼。

【天津】五大道近代建筑(下)
云南路57号,卞万年旧居是一栋欧洲风格二层别墅,砖墙立面为人字组合造型,层次分明,大坡瓦顶,门窗造型方、圆各异,小巧别致,风格独特。

【天津】五大道近代建筑(下)周叔弢旧居,睦南道129号,建于1938年。旧居为砖木结构二层别墅,红瓦坡顶,硫缸砖清水墙面。周叔弢(1891-1984)古籍收藏家,文物鉴藏家。
【天津】五大道近代建筑(下)高树勋旧居位于睦南道141号。

【天津】五大道近代建筑(下)徐世昌之弟徐世章旧居,为砖混结构三层建筑。楼房四周原有一庭院式花园,设有假山小亭,四周为透景式花墙。现为办公用房。
【天津】五大道近代建筑(下)“红色资本家” 李勉之1937年出资请法国工程师盖林设计,兴建了四幢大小式样一致的别墅式楼房,竣工后由李勉之、李允之、李进之、李慎之兄妹四人居住。
【天津】五大道近代建筑(下)
现在这里是狗不理了。

【天津】五大道近代建筑(下)纳森旧居,是时任开滦矿务局董事部主席兼经理纳森在天津的旧居,曾作过原英国驻天津领事馆。纳森旧居为英国庭院式3层砖木结构楼房。
【天津】五大道近代建筑(下)
五大道在天津市中心,但除马场道和成都道车流较大外,其他街道还是比较清静的,现在有专供游客的自行车出租和游览马车。
【天津】五大道近代建筑(下)
睦南道79号的卞氏旧居,卞氏家族是天津商业八大家之一。

【天津】五大道近代建筑(下)

疙瘩楼是很有特色的建筑,这里也是游人最为集中的地方。疙瘩楼建于1937年,位于当时的威灵顿道和香港路交口转角处,今河北路285—293号。疙瘩楼最早曾是英国华侬公司的公寓,后为京剧表演艺术家马连良故居。

该建筑为三层半砖木结构八门联体洋楼,是毗连式里弄住宅,受到西方联排式住宅建筑形式的影响,整体由单元联成并组合,布置较为紧凑,房间朝向和采光通风条件良好。外立面为清水墙面,上面铺有琉璃砖并镶嵌着一些的疙瘩砖,构成建筑主体的粗糙质感外观,圆形的门楣之上设有圆拱半凹悬挑的曲尺形阳台并设有珍珠串式栏杆、窗边设有水纹花饰。是一座具有浓郁的意大利风格的公寓式建筑。

疙瘩楼疙瘩楼上的疙瘩砖原为窑厂烧砖时的火候过了头,难以销售。一个意大利人发现这种砖比耐火钢砖还坚硬,因此,他以低价将这些砖全部买下并砌筑成了“疙瘩楼”。
【天津】五大道近代建筑(下)


【天津】五大道近代建筑(下)


【天津】五大道近代建筑(下)张学铭旧居位于睦南道50号,是一所宽敞的庭院式西式楼房。张学铭是张学良的胞弟,解放前曾任天津市市长。

【天津】五大道近代建筑(下)天津八大家之一,李书福的旧居,位于睦南道28号,现为天津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用房。建筑为三层混合结构楼房,清水墙面,楼层间窗间墙为水泥砂浆抹灰饰面,入口由三联拱券构成,其上部有四根通高八角柱支撑挑檐构成开敞柱廊。建筑属古典主义风格。
【天津】五大道近代建筑(下)


【天津】五大道近代建筑(下)原伪满洲国领事馆旧址。

【天津】五大道近代建筑(下)


【天津】五大道近代建筑(下)

 

【天津】五大道近代建筑(下)东陵大盗孙殿英的旧宅位于睦南道20号,三层砖木结构,正面大型露台具西洋古典风格,上立有四组绞绳式立柱,柱头装有花饰。这座宅邸是在1930年,也就是东陵被盗两年后,孙殿英为他的三姨太购买的。

【天津】五大道近代建筑(下)许氏旧居建于始建于1926年,原为张作霖的三姨太许夫人购置的住宅。张家亲属出关往来于京津地区均住于此楼。该建筑为三层砖木结构,英格兰庭院式楼房,外檐采用外露式人字屋架,大坡度多层式屋顶,错落有致。
【天津】五大道近代建筑(下)


【天津】五大道近代建筑(下)南海路2号,曹锟旧居,建于1923年。现在是幼儿园,这是一栋三层砖混结构西式小楼,正立面中部前凸,腰线上下均由立柱支撑,顶层四坡出檐,造型稳重而有气势。

【天津】五大道近代建筑(下)


【天津】五大道近代建筑(下)


【天津】五大道近代建筑(下)
在主要街口都有导游图


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天津五大道近代建筑群:

序号

 

 

 

01

潘复旧居

马场道2

1920

02

徐氏旧居

马场道42

30年代

03

徐氏旧居

马场道44--46

30年代

04

雍剑秋旧居

马场道60-62

1920

05

安乐邨

马场道98-110

1933

06

许氏旧居

睦南道11

1926

07

孙殿英旧宅

睦南道20

1930

08

原伪满洲国领事馆

睦南道26

1937

09

李叔福旧宅

睦南道28

1938

10

张学铭旧宅

睦南道50

1925

11

纳森旧居

睦南道70

1928

12

李勉之旧居

睦南道74

1937

13

卞氏旧居

睦南道79

30年代

14

徐世章旧居

睦南道126

1921

15

周叔弢旧居

睦南道129

1938

16

高树勋旧居

睦南道141

30年代

17

卞万年旧

云南路57

1937

18

李氏旧居

河北路239

1937

19

顾维钧旧宅

河北路267

1920

20

周氏旧宅

河北路277

1933

21

疙瘩楼

河北路283-295

1937

22

张绍曾旧居

河北路334

1923

23

吴颂平旧宅

昆明路117

1934

24

蔡成勋旧居

大理道3

1935

25

訾玉甫旧居

大理道37

30年代

26

陈光远旧居

大理道48

1931

27

孙氏旧宅

大理道66

1931

28

曾延毅旧居

常德道1

30年代

29

林鸿赉旧宅

常德道2

1935

30

张作相旧居

重庆道4

1933

31

庆王府

重庆道55

1922

32

龚心湛旧居

重庆道64

1930

33

金邦平旧居

重庆道114

1917

34

曹锟旧居

南海路2

1923

35

关麟征旧

长沙路97

30年代

36

孙季鲁旧居

郑州道20

1939

37

原英文学校主

湖北路59

1926

38

陶氏旧宅

成都道14

1933

39

张自忠旧居

成都道60

1937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