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投掷项目新裁判法

(2015-08-28 10:27:20)
标签:

体育

推铅球比赛 1.运动员超过6人,应允许每人试掷3次,有效成绩最好的前6名运动员可再试掷3次,如果在第3次试掷结束后出现第6名成绩相等,进行一次附加赛,当比赛人数只有6人或少于6人时,每人均可试掷6次。 3.比赛开始前,运动员可在比赛场地练习试掷,练习组应按顺序进行,并始终处于裁判员的监督之下。 4.一旦比赛开始,运动员不得持器械练习,无论持器械与否,均不得使用投掷或落地区以内地面练习投掷。 5、应从投掷圈内将铅球推出。运动员必须从静止姿势开始试掷。允许运动员触及铁圈和抵趾板的内侧。 6、应用单手从肩部将铅球推出。当运动员进入圈内开始试掷时,铅球应抵住或靠近颈部或下颌,在推球过程中持球手不得降到此部位以下。不得将铅球置于肩轴线后方。 7、(a)不允许使用任何装置对投掷时的运动员进行任何帮助,例如使用带子将两个或更多的手指捆在一起。除了开放性损伤需要包扎以外,不得在手上使用绷带或胶布。(b)不允许使用手套。 (c)为了能更好地持握铅球,运动员可使用某种适宜物质,但仅限于双手。(d)为了防止手腕受伤,运动员可在手腕处缠绕绷带。 (e)为防止脊柱受伤,运动员可系一条皮带或其他适宜材料制成的带子。(f)不允许运动员向圈内或鞋底喷洒任何物质。 8、运动员进入圈内开始投掷后,如果运动员身体的任何部位触及圈外地面,或触及铁圈和抵趾板上面,或以不符合规定的方式将铅球推出,均判为一次投掷失败。 9、如果在投掷中未违反上述规定,运动员可中止已开始的投掷,可将器械放在圈内或圈外,可以离开投掷圈,然后返回圈内从静止姿势重新开始投掷。 10、铅球必须完全落在落地区角度线内沿以内,试掷方为有效。 11、从铅球落地痕迹的最近点取直线量至投掷圈内沿,测量线应通过投掷圈圆心。 12、运动员在器械落地后方可离开投掷圈。离开投掷圈时首先触及的铁圈上沿或圈外地面必须完全在圈外白线的后面,白线后沿的延长线应能通过投掷圈圆心。 13、应以每名运动员最好的一次投掷成绩,包括因第一名成绩相等而进行的决名次赛的试掷成绩,作为其最后的决定成绩。 抛铁饼比赛 1.运动员超过6人,应允许每人试掷3次,有效成绩最好的前6名运动员可再试掷3次,如果在第3次试掷结束后出现第6名成绩相等,进行一次附加赛,当比赛人数只有6人或少于6人时,每人均可试掷6次。 2、比赛开始前,运动员可在比赛场地练习试掷,练习时应按顺序进行,并始终处于裁判员的监督之下。 3.一旦比赛开始,运动员不得持器械练习,无论持器械与否,均不得使用投掷圈或落地区以内地面练习试掷。 4.应从投掷圈内掷出铁饼。运动员必须从静止姿势开始试掷。允许运动员触及铁圈内侧。 5.(a)不允许使用任何装置对投掷时的运动员进行任何帮助。例如使用带子将两个或更多的手指捆在一起。除开放性损伤需要包扎以外,不得在手上使用绷带或胶布。(b)不许使用手套。 (C)为了能更好地持握器械,运动员可以使用某种物质,但仅限于双手。(d)为防止脊柱受伤,运动员可系一条皮制或其他适宜材料制成的带子。 (e)不允许运动员向圈内或鞋底喷洒任何物质。 6.运动员进入圈内开始试掷后,如果运动员身体的任何部位触及圈外地面或铁圈上沿,均为一次试掷失败。 7.如果在试掷中本违反上述规则,运动员可中止已开始的试掷,可将器械放在圈内或圈外,离开投掷圈,然后返回圈内从静止姿势重新开始试掷。 8、铁饼必须完全落在落地区角度线内沿以内,试制方为有效。 9、从铁饼落地痕迹的最近点取直线量至铁圈内沿,测量线应通过投掷圈圆心。 10、运动员在器械落地后方可离开投掷圈。离开投掷圈时,首先触及的铁圈上沿或圈外地面必须完全在圈外摆线的后面,白线后沿的延长线应能通过投掷圈圆心。 11、应将器械运回投掷圈,不许投回。 12、应以每名运动员最好的一次试掷成绩,包括因第一名成绩相等而进行的决名次赛的试掷成绩,作为其最后的决定成绩。 .抛标枪比赛 1.运动员超过6人,应允许每人试掷3次,有效成绩最好的前6名运动员可再试掷3次,如果在第3次试掷结束后出现第6名成绩相等,进行一次附加赛。当比赛人数只有6人或少于6人时,每人均可试掷6次。 2、比赛开始前,运动员可在比赛场地练习试掷,练习时应按顺序进行,并始终处于裁判员的监督之下。 3.一旦比赛开始,运动员不得持器械练习。无论持器械与否,均不得使用助跑道或落地区以内地面练习试掷。 4.(a)掷标枪时应握在把手处,从肩部或投掷臂上臂的上方掷出,不得抛甩。不得采用非传统姿势进行投掷。(b)只有标枪的金属枪尖先于标枪的其他部位触地,试掷方为有效。(C)运动员试掷时,在标枪出手以前,身体不得完全转向背对投掷弧。
5.(a)不允许使用任何装置对投掷时的运动员进行任何帮助,例如使用带子将两个或更多的手指绑在一起。除开放性损伤需要包扎以外,不许在手上使用绷带或胶布。(b)不允许使用手套。 (C)为了能更好地持握器械,运动员可以使用某种物质,但仅限于双手。(d)为防止脊柱受伤,运动员可系一条皮带或其他适宜材料制成的带子。 6.运动员开始试掷后,如果其身体的任何部位触及投掷弧、助跑道标志线和助跑道以外地面,或在试掷时标枪出手不符合规定,均判为试掷失败。 7、如在试掷中未违反上述规定,该运动员可中止已开始的试掷,可将器械放在助跑道内或外边,可以离开助跑道,然后返回助跑道重新开始试掷。 8.如果在试掷时或在空中飞行时标枪折断,不应判为试掷失败。根据本规则,运动员可重新进行一次试掷。如果运动员因此失去平衡而犯规,也不应判作试掷失败。 9.标枪枪尖必须完全落在落地区角度线内沿以内,试掷方为有效。 10.从枪尖的最先触地点取直线量至投掷弧内沿,测量线应通过圆心。 11.标枪落地后,运动员方可离开助跑道。离开助跑道时,首先触及的助跑道两侧平行线或线外地面必须完全在投掷弧及两端延长线的后面。 12.必须将器械运回投掷区,不得掷回。 13.应以运动员最好的一次试掷成绩,包括因第一名成绩相等而进行的决名次赛的试掷成绩,作为其最后的决定成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运动损伤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