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言碎语[2368]......萝卜会
(2025-02-01 10:36:26)
标签:
杂谈 |
昨天,青岛城市档案论坛发文,《老街里人鼓了,这辆车火爆百年老街》。
中山路老街里重新火爆,这应归功于政府方面今年将老台东区的萝卜会,老四方区的糖球会一并迁于此。
青岛萝卜会、糖球会延续百年民俗记忆,下村庙萝卜会,海云庵糖球会是青岛历史最悠久、声势最浩大的民间盛事。文革开始,萝卜会、糖球会停办。1991年,青岛恢复了萝卜会,称其为第一届萝卜文化艺术节,恢复举办后,因疫情又停办了4年。
提到萝卜会复办,我们不应忘记两个人,一是时任台东区文化馆长、知名军旅画家陈辛一夫人候毅女士,二是台东区文化馆宫兆智老师。候馆长也是军旅出身,敢想敢干,她上下联络,宫兆智老师具体操作,本人有幸见证了这一切。
1989年,候毅馆长为解决资金不足,响应文化部"以文补文"的号召,将闲置房产一部分办舞厅,一部分开办劳动局承认的三级厨师培训班,一部分租赁给我干电器设备安装。舞厅文化馆自营,三级厨师培训班与劳局合办,领衔的为烹任大师高炳义,主授老师为我业大同学芦璟、王立春,我与文化馆是以补文租赁房屋。
第一届萝卜文化艺术节筹办时,候毅馆长与宫兆智老师找到我,讲了筹办计划,希我能赞助一点。宫兆智老师也是我的授课老师,我与候毅馆长打交道来关系也非常不错,我答应请艺术家费用我包,书法、画画、酒席、都在我租房内办,菜由芦璟、王立春采购、掌勺、制作,酒从啤酒厂托人买了三十箱。
说起芦璟、王立春这两位业大老同学,82年我与己故前妻结婚时,那时酒宴都在家中操办,从在小区院内垒灶、餐具配备到制作,也全是我这两位年长老同学一手操持,这友情让我至今难忘。现芦璟已成烹任大师,已有《芦璟创新菜》等三本画册及《京都奇闻录》小说集传世,更有众多文字在散落北京、青岛两地报刊。
记得那天到场的书法家高小严、画家苏伯群共计十余人,留下书、画三十余。
书、画笔会毕开席,本人敬陪末坐,候毅馆长与宫兆智先后致辞感谢,众艺术家又请出芦璟、王立春敬酒示谢。席散,那时无私家车,我堂弟用东风三轮分头送回,每位艺术家一箱啤酒权当润笔。
岁月如梭,转眼已过34年,己知老同学王立春、老师宫兆智己辞世,不少人己作古,可当时情景仍好似昨日。
老夫不觉泪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