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言碎语[1931]......罚款冲动
(2022-08-31 00:00:16)
标签:
杂谈 |
近日国务院督查组在“国务院互联网+督查平台”上接到群众反映,陕西省榆林市一家个体户卖出5斤芹菜后,被市场监管部门罚款6.6万元,该报道引发舆论广泛关注。
经督查组调查,去年10月罗某夫妇经营的蔬菜粮油店购进7斤芹菜,市场监管部门提取2斤抽样检查,剩余5斤罗某夫妇共卖出20元。一个月后,检测报告显示芹菜不合格,已售出芹菜无法召回,处罚决定书认定罗某夫妇涉嫌经营超过食品安全标准限量食品,罚款6.6万元,该报道引发舆论广泛关注。国务院督查组接到群众的相关反映后,展开调查走访,并认定处罚过当。
对陕西榆林行政处罚“过罚过当”问题,陕西省副省长叶牛平要求相关部门尽快制定整改方案,聚焦相关问题,统筹好执法工作和服务市场主体,为市场主体纾忧解困。
在卖地收入、税收等减少的背景下,对很多地方政府而言,增加罚没等非税收入,成了他们一个很难抑制的冲动。“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并称为“三乱”,由此产生的一些新闻事件屡见报端。以罚代管、逐利执法、过度处罚等问题也饱受社会诟病。
8月17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定和管理工作的意见》提出,各级政府及其部门要坚决避免乱罚款,严格禁止以罚款进行创收,严格禁止以罚款数额进行排名或者作为绩效考核的指标。
当前经济处于下行周期,同时还有疫情因素,形成一种雪上加霜的叠加效应,这种效应作用在市场主体身上,就形成了收入不断下降,利润越来越少的局面,也导致很多地方政府财政紧张,从而引起“罚款式创收”的冲动。
数据显示,近年来多地罚没收入呈明显增长趋势。2022年7月,各城市陆续公布2021年的预算执行情况。有媒体统计了全国300余个地级市的罚没收入。其中,有111个地级市公布了罚没收入数据。
在公布数据的111个地级市中,2021年有80个城市罚没收入呈上升态势,占比超过72%。其中,有15个城市罚没收入同比增长超过100%,如四川乐山增长155%,江西南昌增长151%。
在上榜城市中,青岛备受关注。2021年,青岛市罚没收入为43.77亿元,高居111个统计城市第一位,与2020年该市罚没收入的19.26亿元相比,一年时间,罚没收入增长了24.51亿,增幅达到了127%。
8月17日,国务院办公厅己发布通知,严禁乱罚款,逐利执法等问题,其效果?
老夫待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