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上好整理复习课(转)

(2016-01-13 08:44:01)
分类: 小课题研究

如何上好整理复习课

如何上好整理复习课,这也是许多数学教师的盲点。对于我来说,整理复习课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总认为可以上成练习课。但是自从学校布置了要写一篇关于《整理与复习》的论文后,我查阅了大量这方面的资料,才深深体会到整理复习课不能等同于练习课,整理复习课是检验教师把握教材的能力,是体现老师对所教学科知识归类整理的能力的一堂课。如果老师把整理复习课上成了练习课,只注重练习,而忽略了对知识的整理及学生整理知识能力的培养,如果每节课如此反复地进行,学生练得多觉得累,老师讲多了也累,到头来师生双方都弄得疲惫不堪。从而对整理复习课感到厌烦。那么,如何开展好整理与复习课的教学,使整理有序、复习有效,达到查漏补缺、巩固提高的目的呢?在此谈一谈我对这方面教学的一些看法。 整理与复习课,其基本含义有两点:一是整理,是指把学过的知识进行系统归类、对比梳理,将零散的知识系统化,将容易模糊的知识清晰化;二是复习,是指重新学习。但绝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在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基础上对原先学习过的数学知识内容进行高层次上的再学习,它更多的是一个加深数学知识理解,扩大数学知识联系,进一步提高数学知识掌握水平,提高数学知识应用能力和技能的过程。

一、创设各种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新授课要创设情境,复习课同样也不能缺少情境。因为复习课内容本来就缺乏新意,如果不弄点有趣的情节,学生不容易感兴趣。根据一年级的孩子的特点,喜欢听故事、喜欢有趣的动画、喜欢表演、喜欢竞赛,喜欢奖励。所以在复习计算题的时候,我们可以将题目蕴涵在故事中、在动画中、在表演中,学生学得肯定很有兴趣。等到做题很熟练的时候,我们可以开展各类竞赛活跃课堂气氛,同座位之间竞赛、小组之间竞赛或全班开展竞赛。赢得同学可以奖励红花、红旗等等。总之,让学生开心起来,学起来就不觉得累了。

二、重视习题的设计,突出学生的个体差异 练习是整理与复习的重点,因此练习习题设计是复习整理课的灵魂,教师要在练习的设计上多下功夫:一是练习有坡度,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二是练习形式要多样,对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形式的练习,习题应突出知识的综合性、灵活性、发展性、实践性和创新性。三、关注方法,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教给学生知识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让学生领悟学习的方法,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在整理中,教者不仅要关注对知识的梳理,而且要注重对本单元所用学习方法的整理归纳,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引导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及迁移类推能力,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为学生的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四、联系实际,提升学生的理解运用能力。 整理复习课的练习设计应区别于并高于新授课,不能停留于新授内容的简单重复,要充分体现实践性、综合性、开放性、延伸性,让学生得到新的、更深层次的发展。因此要密切联系生活实际设计练习,巧妙创设问题情境,有效整合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让学生在现实具体的情境中用数学,在活泼愉快的氛围中达到放飞学生思维的目的,同时也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

 

互动:孩子们,先来轻松一下,我们做个小游戏。

我说一个成语,大家猜猜它是哪一个百分数,猜到的站起来就说,看谁能先抢答到

百里挑一 (1%)百发百中(100%)十拿九稳(10%)

十全十美(100%)平分秋色(50%)平局,不分胜负

一箭双雕(200%)做一件事情,达到两个目的

褒贬参半(50%)赞赏和批评各占1

师:你们的反应太快了!挺有趣的题目,你看意思丰富的成语还可以用简洁的百分数来表示,只要留心,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师:快乐的数学马上开始啦大家准备好了吗?

一、揭示课题

同学们,我们刚刚学完百分数, 相信大家一定是收获满满。回顾一下你都有哪些收获?把你的收获先在小组内说说

简单汇报

刚才呢,大家你一言,我一语都谈了自己的收获,但是这让我们总感觉知识是零散的,为了把这些知识建立起联系,我们有必要把这些知识进行一下整理,你们说对不对?

那今天这节课呢我们就一起来对百分数进行 整理与复习。(板书课题)

二、尝试整理

师:如果让你整理,你打算怎么整理?

生:我想用大括号的形式

生:我想画一个简单的知识树

1、下面,以小组为单位,用你喜欢的方法去整理

打开书,82——95

2、学生尝试整理

1:(板演知识框架)

百分数表示什么?

读写

互化

用百分数解决问题

2:(师指导一组,充实一下第一块内容)

百分数表示什么?

能具体给大家说说百分数表示什么吗?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举个例子羊毛含量70%,表示羊毛含量占毛衣总成分的70/100百分数是一种特殊百分数,判断:(反过来)

练习反馈(大屏幕)说出下列百分数的意义

师:我们除了理解百分数的意义,还有没有补充?

我想说得是要注意百分数与分数的区别:百分数只表示两个数之间比的关系,不能当具体数;分数可以表示具体数,可以带单位。

练习反馈:(大屏幕)下列哪些分数能改成百分数?

这块内容还有没有疑问?

3完善互化:板书箭头

(出示练习)一边填一边说互化方法

4:用百分数解决问题:

1、求常见的百分率:比如命中率=投中次数÷投篮总次数×100

还能想起什么百分率? 发芽率、出勤率 成活率

为什么要乘上100%?

百分率都可以超过百分之一百吗?(小组内讨论)

生:不是,比如发芽率,出勤率成活率(最多能达到)……都不能;比如

任务的完成率是可以的

2、用百分数解决问题其实和用分数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一样的。不管是用百分数还是用分数解决问题,关键要找谁? 单位1

比如:30米的2/5是多少? 30米的40%是多少?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和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方法一样

举例:甲数20,乙数10,甲数比乙数多百分之几?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例3)两数之差÷单位1

举例:甲数20,乙数比甲数多10%,乙数是多少?

甲数比乙数多百分之几?求比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例4)单位1+-)多的部分(少的部分)

利用抽象1”或假设法解决问题(例5)单位1发生改变,但是方法和例4一样

师:大家看,经过我们大家的努力,百分数这一单元的知识就被我们梳理清晰了,这样就印在了我们的脑子里了。像这样一个单元结束后及时整理就会在我们的大脑中建立一张知识网。

大家还有没有不懂的地方?

三、综合应用、拓展延伸

1图中阴影部分用分数表示是( ),用小数表示( ),用百分数表示,写作( ),读作( ),表示( ) 26÷24= =( ):( ) =( )=( )%=

我来判断:14/5 =80%4/5=80%( )

2、一种商品先涨价20%,再降价20%,现价与原价相等。( )

3、甲数比乙数大18%,那么乙数比甲数小18%。( )

4、分母是100的分数叫做百分数。 ( )

5、一批零件,一共生产了102件,全部合格,合格率是102%( )

【设计意图:对学生容易产生分歧的知识点,进行辨析判断,让学生们在交流讨论中得以强化。】

3

绿化是我们迎宾路小学的一大风景,去年的绿化面积大约是2100平方米, 今年又种了500棵爬山虎,栽了300棵蔷薇花,有25棵蔷薇花没有成活,绿化面积比去年增加了 9 %。

看到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与百分数相关的数学问题?(1分钟思考时间)

生提问题,并写在黑板上,列出算式

师:选择你喜欢的两个问题,列出算式

预设:

师:都谁也提到了这个问题?还提了哪些问题?

增加了多少平方米?

现在的绿化面积是多少?

栽得爬山虎比蔷薇花多百分之几?

栽得蔷薇花比爬山虎少百分之几?

蔷薇花的成活率?

订正时说方法。

【设计意图:根据老师提供的信息,让学生自己重组数学问题,体现学数学的开放性,增强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逐步养成用数学眼光来审视生活问题。】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复习了什么内容?你有哪些收获? 希望同学们今后要用 99%的努力+1%的灵感去创造 100%的成功。

上一篇:百分数整理和复习(第二次设计)

百分数整理和复习

迎小 王艳慧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进一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知道百分数与分数意义上的不同。掌握百分数和小数、分数互化的方法,熟练解答求一个数是(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应用题。

(基础知识:进一步掌握与沟通联系)

2、让学生亲历复习过程,体会学生整理知识的方法,帮助建立合理的知识体系,沟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基本技能:教给学生梳理、重构知识的方法,让学生经历单元整理的过程。

基本活动经验:学生在经历整理知识的过程中,增加了整理归纳的经验,实现了知识共享。)

3、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增强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逐步养成用数学眼光来审视生活问题。

(基本数学思想:渗透迁移思想,就是把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迁移到百分数问题中,让学生感知解题思路一样。

复习重点:进一步理解百分数的相关知识。

复习难点:注意与相关知识的对比,沟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复习过程:

一、情境导入,引出整理的需要 5分钟

善于观察的孩子们,看看大屏幕,知道王老师来自哪所学校吗?那你们想了解一下王老师的学校吗?

好,你们看:王老师的学校,也就是迎宾路小学,它是丰润区最大的一所学校,占地面积两万多平米,非常的漂亮,(几幅图片欣赏)。我们学校栽种了白玉兰、小白杨、龙爪槐、蔷薇花、爬墙虎等多种植物来美化校园。学校的绿化面积占学校总面积的35……

师:看到35%,你知道了什么?或者是你想到了什么?

预设:

1:我知道了35%是老师学校的绿化面积占学校总面积的35/100

2:我想到了,没有绿化的面积是学校总面积的65

3:我想到了0.35,我把百分数化成了小数

4:我想到了7/20,我把百分数化成了分数

5:我还知道:用 学校总面积×35=绿化的面积

6:我还知道学校的绿化率是35

……

师:孩子们,你们真的是太棒了,能说出与百分数的这么多相关的知识,真不错,那你们能不能把大家说的这些知识,更全面、更系统整理在一起呢?

我们今天的任务就是要对百分数,进行整理与复习(板书课题)

师:大家以前做过这事吗?其实整理复习,就是对我们学过的知识进行再认识,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大家在整理时可以用一个知识网络图写下来或者画下来。

师:可是在整理之前,我们关键要做什么?

1:先要熟知本单元的所有内容

2:知道重点内容是什么?

3:知识间的联系,

4:还可以把大家容易出错的地方找出来

师:是这样吗?刚才几位同学提醒的真好!先来看整理复习的要求:(大屏幕提要求)

1、认真翻阅课本(82——95页),一边看,一边把重点内容做上记号。

2、看完后,将百分数的知识整理成一张网络图或画一棵知识树

3、把自己整理的成果在小组内说一说

大家明白整理的要求了吗?王老师相信 班的孩子一定会更出色。开始吧。

【设计意图:谈话引入,让学生们感知百分数就在我们的生活中,进而引出本课任务,明确整理的必要性。】

二、知识梳理,构建网络。

1、学生自己整理(25分钟注意引导看书)

2、组内交流整理,并完善。2分钟

3、全班交流,并展示。6分钟(注意引导,教师把控)

师:谁来介绍介绍你们组整理情况?

各组选一个能代表你们组的一名同学到前面来,贴到黑板上(实物投影)

(第一个上来介绍师重点引导)

组代表1:大家看,我将百分数分成了三块内容: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百分数的应用

在第一块内容中,大家要明白:什么叫百分数?

1)百分数的意义: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得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也叫百分率或百分比。

举个例子来说:比如羊毛含量85%(羊毛成分占总成分的85/100

百分数和分数在意义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百分数只表示两个数的比的关系;而分数还可以表示具体的数

比如:一根绳子长1/2米,我能说这跟绳子50%米吗?

在第二块内容中,大家要掌握互化的方法

2)百分数、分数、小数的互化:(可以举例说方法)

小数化百分数: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在后面添上百分号

百分数化小数:去掉百分号,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

分数化百分数:可以先化成小数,再改成百分数

百分数化分数:先写成分数的形式,能约分的要约分

最后一块内容,就是用百分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百分数的应用:

包括: 常见的百分率、求一个数得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比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用抽象1”解决百分数的问题

学生提示:同学们我们在解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时,其实就和用分数解决问题的方法一样。

师及时表扬鼓励

师:指着第二个学生,你整理的和他一样吗?把不一样的地方说一说(教师有目的的选择,引导在不同之处)

组代表2:我把百分数也分成了这几大块,我想在百分率这提醒一下大家:就是有的百分率是能达到百分之一百的,有的不能,有的还能超过百分之一百

师:这个提醒很重要啊,大家看(大屏幕出示)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你们看这样一整理(指着黑板上的),百分数这一单元的知识就很清晰的展现在我们眼前了,也印在了我们的脑子里了。像这样一个单元结束后及时整理是不是更便于我们的记忆,也可使我们的知识掌握得更牢固、扎实啊?这些知识你们学会了吗?真会了吗?

下面我检查一下你们,敢于接受挑战吗?

【设计意图:让学生亲历复习过程,让学生掌握整理复习知识的方法,帮助建立合理的知识体系,沟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这是一种很重要的学习方法。】

三、综合应用、拓展延伸

一、我来填一填

1

阴影部分用分数表示是( ),用小数表示( )用百分数表示( ),

读作( ),表示( )

26÷24= =( ):( ) =( 填小数 )=( )%= ( )/16

3、互化

小 数

0.6

 

3/8

1.25

 

百分数

 

55%

 

 

 

分 数

 

 

 

 

2/3

二:我当小法官:

14/5 =80%4/5=80%( )

2、用106粒种子做发芽实验,全部发芽,所以发芽率是106( )

310.8%=0.2 ( )

4、百分数是分母是100的特殊分数。 ( )

5、六年级男生人数占整个六年级的54%,五年级的男生人数占整个五年级的52%,所以六年级的男生多。( )

【设计意图:对学生容易产生分歧的知识点,进行辨析判断,让学生们在交流讨论中得以强化。】

三、我会列式(只列不算)

160千克是150千克的百分之几?

218米比20米少百分之几?

32016多百分之几?

4、比一个数的80%12的数是45.6,求这个数是多少?

四、我会提问我会解答

绿化是我们迎宾路小学的一大风景,去年的绿化面积大约是2100平方米, 今年又种了500棵爬山虎,栽了300棵蔷薇花,绿化面积增加了 9 %,其中有25棵蔷薇花没有成活。

看到老师提供给你的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预设:

现在的绿化面积是多少?

栽得爬山虎比蔷薇花多百分之几?

栽得蔷薇花比爬山虎少百分之几?

蔷薇花的成活率?

【设计意图:根据老师提供的信息,让学生自己重组数学问题,体现学数学的开放性,增强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逐步养成用数学眼光来审视生活问题。】

四、课堂小结:

孩子们,这节课的收获就是学会了对百分数知识进行整理,而且你们还用学过的知识帮王老师解决了那么多老师生活中的百分数问题,其实百分数也在你们的生活里,比如经常用到的成语也能用百分数来表示,注意听:十拿九稳(90%)、 百里挑一(1%)、平分秋色(50%) 百发百中(100%) 一箭双雕(200%)

孩子们,这节课你们的表现真的是太棒了,你能用一个百分数来描述你这节课的收获吗?孩子们,学数学,用数学,让我们一起做生活的有心人!

上一篇:教学工作总结
下一篇:百分数的整理与复习(第一次设计)



小组合作的收获与反思

迎小 王艳慧

小组课开始时,很多同学不适应,但慢慢地适应了。同学们在课上热烈地讨论着,讨论怎样说,怎样解答同学们的问题,怎样清楚具体地解题,让同学们明白题意。

当老师请一个小组上讲台讲时,同学们在下面认真地聆听。上去的小组显示出答案。先是一位同学介绍他们组的组名,解的是第几道题。然后一位同学说解题思路、解题过程和用到的公式。另一位在他们说的时候把重要的简便地在黑板上板书。最后一位同学便问大家还有什么疑问吗?”“大家明白了吗?等之类的话。如果有人举手,那个人就点名,被点的人要哄亮、大声地提问。小组的人就要回答他的问题。小组的人若不会回答,可以请下面会的人补充作答。补充作答之后,小组的人要说:谢谢!如是小组的人回答了问题,小组的人要说:你明白了吗?解答完问题后,下面的学生鼓起了掌,小组的人就可以下去了。

通过小组合作,我们不仅学到知识,还培养了合作和团结的精神及能力。我觉得这次小组合作非常好,希望多多开展小组交流的活动,培养学生多交流,多合作。

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什么都是小组合作学习,要根据学生和教学的需要而组织进行。内容简单的不用小组合作学习,内容较难的先要给学生留有独立思考的时间,再组织小组合作。这样,每个人都有思维上的参与,实现人人学数学。

一、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的策略

在课堂学习中,合作小组常常表现出不善于合作的状况。一次,我在执教请学生小组合作时看到以下现象:有的学生托着下巴冷眼旁观,有的学生溜到别的小组,有的东张西望……因此,我们教师在平时要采取策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1)鼓励学生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小组合作学习需要每个成员都能积极的相互支持和配合,进行有效的沟通,特别是面对面的促进性互动,清楚的理解对方的想法与观点,积极承担自己扮演的角色。对那些内向的、怕羞、不敢说的学生要多加鼓励和点拨。(2)指导学生学会倾听。倾听,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就有困难了。首先,要树立倾听的意识。教师应该告诉孩子们:如果你想得到别人的尊重,你自己就要先尊重别人,而倾听是你尊重他人的一种方式。其次,当众口头称赞那些愿意认真倾听他人的学生,建立起榜样。最后,评一评哪些学生学会了倾听。(3)达成共识。让学生对组内的认知冲突进行有效解决,从而解决问题,理解知识,建立并维护小组成员之间的彼此信任其次,注重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建立,师生情感交流的加强。教师在课堂上面带笑容,其欢乐的情绪会感染学生,给学生一种亲切感,是学生产生学习动机。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要以真诚的笑容面对每一个孩子,是师生情感得以交流,让每一个孩子都以良好的心态参与教师组织的课堂学习之中。对于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教师也应多多给予鼓励,使他们有信心学得好。经常给予学生赞扬,发现他们思维的闪光点也能激发学生们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

二、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动手实践

数学教学要取得好的课堂效率,必须要引导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活动方式,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在此,我们特别强调会做,因为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将所学知识消化、贯通;通过实践,学生在触摸中感知、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比如例如,教圆的周长时,可以让学生各自做直径为2346厘米的硬纸圆片。上课时,各人用这些圆片在有刻度的厘米尺上滚动一周,并依次记下数据,让学生分别算出每个圆片滚动一周的长度除以相应圆的直径,再比较四个结果,研究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学生通过比较、分析和总结后发现: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三倍多一些。这时,告诉学生:这个三倍多一些就是圆周率,进而推导出圆的周长公式。、这样的动手实践一方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学生感知、理解新知识,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学生学习能力和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