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琅施塔得是俄罗斯重要的海军军港,“喀琅施塔得”来自德语,意思是“皇家之城”。
它位于芬兰湾东端的科特林岛,距离圣彼得堡29公里。修建于1703年,这也是圣彼得堡建城的时间。先后经历了沙俄时期、前苏联时期、俄罗斯。是波罗的海舰队的主要军港。
军港在苏联卫国战争中,对保卫列宁格勒(今圣彼得堡)起过重要作用。直到苏联解体后的1997年,这座军港城市首次对外国人开放,外国游客才有机会一睹其真容。
一下旅游大巴,立刻感受到波罗的海-芬兰湾的强劲海风,喀琅施塔得用雨点欢迎远道而来的我们。还好,一会儿就停了。上图是经过一个封闭的院子,相机伸进铁栅栏里拍。
一艘木质古战船。见过俄罗斯复原彼得一世建造的古战船图,这个与之很像,只是小了很多。
海军仓库
科特林岛上有海军医院、海军教堂、海军学校、造船厂和舰艇修理厂等,岛上居民基本都是为军港服务的。
喀琅施塔得是个小众景点,见到的游客不多。
纪念碑。海锚和在1935年对抗英法联军时被炮弹击中的舰船当时船舱的门。
脑补喀琅施塔得军港建立的历史背景:俄罗斯历史上的大北方战争。
大北方战争(1700年 -
1721年),又称为第二次北方战争,是沙俄为了夺取波罗的海的出海口及与瑞典争霸的战争。战争的结果是俄国从此称霸波罗的海,而瑞典则从此衰退,由欧洲列强的名单上消失。
喀琅施塔得就是在大北方战争之后归了俄国的,是圣彼得堡的军事前哨,战略地位重要。
彼得一世于1703年在此建立军事要塞。1713年迁都圣彼得堡。
1917年11月7日,波罗的海舰队的“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炮击冬宫,发出了十月革命开始的信号。而这发出十月革命第一炮的战舰,正是从喀琅施塔得基地开出的。
彼得一世雕塑
喀琅施洛得要塞是俄罗斯扩张历史的一个缩影。是彼得大帝从瑞典那夺来的,从此俄国有了出海口。之前,彼得曾经假扮中士跑到荷兰、英国学习造船,这回派上用场可以建立海军了,彼得也被誉为俄罗斯的“海军之父”。喀琅施洛得是著名的波罗的海舰队的主要基地,之后,彼得一世用了短短十几年,使得俄国迈入欧洲强国。正因有此功绩,被尊为“彼得大帝”。
喀琅施塔得的一个著名景点——海军教堂,是拜占庭风格建筑。教堂里边也拍了几张图,待下次发文。
俄罗斯水兵正在广场上训练
怎么看着有点像是学生兵呢。
【延伸阅读】
每年7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为俄罗斯海军节,俄各海军基地和城市都会举行有关庆祝活动。
中俄“海上联合-2017”演习第一阶段(7月21日至28日)就在波罗的海举行。这是中俄两国海军首次在波罗的海域举行联演,中国海军舰艇编队首次与俄波罗的海舰队合作,也是中方首次派出某新型导弹驱逐舰参加联演。中国海军合肥舰、运城舰和骆马湖舰参加。
这次位于喀琅施塔得港的海上阅兵,是俄海军节庆祝活动的一部分。
中国舰艇编队向圣彼得堡航度途中,经过喀琅施塔得港,俄“彼得大帝”号巡洋舰鸣放礼炮21响礼节欢迎中国舰艇(最后一图来源中国军网)。
~ the
end ~
(2018.8 圣彼得堡)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