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时在南国侨乡看到了一种咱北国少见的花,紫薇。
公园满园的绿色,紫薇却姹紫嫣红地开放,一团团,一簇簇,开在树梢,艳丽无比,独占芳菲。正如宋诗描写:“盛夏绿遮眼,兹花红满堂”。
P1
紫薇花由十几、二十几朵小花聚成,开在树梢,呈圆锥状,淡淡的紫。刚开始的几天里,心中一直嘀咕这是什么花?为不知花名,小小的郁闷。
多次在暑假去南方,可俺这个东北人几乎是“猫夏”,不敢出屋。紫薇花长什么样?真没注意。
冬天去岭南,到一些景点游玩时,看到的紫薇树只有光秃的树干了,有的树形似盆景,印象深刻。
P2
这次暑假到公园散步,万绿丛中那粉色、紫色的花着实吸引眼球,一时竟没叫出名儿。南方的花真多,这下乐坏了俺这爱花人。看看这朵,望望那朵。之后得知这就是紫薇花,花朵艳丽,摇曳生姿。
紫薇花有粉色、紫色、藕荷色等几种颜色。现知道的品种有细叶紫薇、大叶紫薇、棱萼紫薇。其中细叶紫薇、大叶紫薇栽种得多些,棱萼紫薇在广东不多见,算是稀有。

P3
粉色的花是“小叶紫薇”,也叫“细叶紫薇”、“百日红”、“满堂红”、“痒痒树”等。
紫薇,又名痒痒树,无皮树,为千屈菜科紫薇属。因其花色(有白色、淡紫色和粉红色三种)鲜艳,花期长,是夏季重要的观赏花木,广泛用于街道绿化和庭园布置,是良好的绿化树种。
P4
紫薇产东南亚直至大洋洲,主要分布于中国、斯里兰卡、印度、尼泊尔、孟加拉至印度尼西亚等国家,而以我国为其分布中心和栽培中心,且历史悠久。据说,在我国唐宋时期就已栽种,已有1500年的历史了。

P5
据介绍,紫薇的品种有55种,分布亚洲东部至南部和澳大利亚北部,我国有16种,江苏引入栽培的有2种,培育有高杆紫薇和丛生紫薇。原来紫薇有50多个品种呢。之前俺都不知呃,孤陋寡闻了。

P6
紫薇的特征:
一是花期长。宋代诗人杨万里诗赞颂:“似痴如醉丽还佳,露压风欺分外斜。谁道花无红百日,紫薇长放半年花。”明代薛蕙也写过:“紫薇花最久,烂熳十旬期,夏日逾秋序,新花续放枝。”所以紫薇又叫“百日红”、“千日红”和“满堂红”。 宋代王十朋《紫微花》诗:“盛夏绿遮眼,兹花红满堂”。满堂红大概出自这首诗了。
二是树干无皮。世间凡树皆有皮,独紫薇树干无表皮,奇葩吧。据说幼龄的树干原本有表皮,只是生生脱脱,去去留留,及至长成,树皮片皮不留,好似无节之竹。于是,就有了“猴刺脱”的别名,意思是说树身太光滑,连猴子都爬不上去。另有“猴郎达树”之名,大概也是这个意思。
三是树怕痒。紫薇自古有怕痒之称,有心者用手轻轻挠树枝,叶片和花朵就会微微抖动,好象人们被挠时发笑的样子。这是因紫薇的枝条柔软,轻触一下就会引起抖动,花叶随之震颤。所以,紫薇树,又名“痒痒树”。

P7
P8
我在华侨广场拍的小叶紫薇。
P9
P10
P11
P12

P13
这是在五邑大学拍到的“大叶紫薇”。好不容易遇到个花开得矮点的哦。
大叶紫薇,别名大花紫薇,洋紫薇。分布在印度、斯里兰卡、澳大利亚、马来西亚、越南、菲律宾、中国。

P14
P15
P16

P17
大叶紫薇,落叶大乔木,树高6-12(15)米,干直立,树皮黑褐色,分枝多,枝开展,圆伞形。叶大,长10-70厘米,有短柄。5-8月开花,颜色偏紫。
侨乡的东湖公园、万达广场、五邑大学、路边绿化带都见有大叶紫薇呢。
P18
这是较少见的稀有品种“棱萼紫薇”,树有20多米高呢。边边有树遮挡,我绕树一圈也没找到拍摄的最佳位置。
棱萼紫薇分布于马来西亚和泰国,我国台湾为引入栽培。乔木,树皮灰褐色而有凹下斑痕,叶长12.5-17.5cm,叶长椭圆形,圆锥花序,具星状绒毛,花萼上有明显的12条棱,花萼被铁锈色星状绒毛,花瓣红色或紫红色,花瓣长1cm。

P19
在东湖公园见到两颗这个品种的树,只有靠近东南门的这一颗开花,在高高的树捎处,花瓣紫里透白,近藕荷色。抬头望去,灿若云霞,煞是好看。
好长时间不知道这是什么树?什么花?
后在双子亭附近的另一颗树下,发现了石头牌写着:“棱萼紫薇”,只是这棵树不知为什么没开花? 

P20
棱萼紫薇,树干上有灰绿色斑痕。
(2015.9.14
)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