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魅力侨乡:赤坎古镇有骑楼

(2015-04-24 18:59:21)
标签:

江门

开平

赤坎

骑楼

欧陆风情街

分类: 南粤风光

在侨乡江门,最具侨乡特色并能代表侨乡文化的就是“碉楼”了,除了碉楼,我认为还能代表侨乡文化岭南文化的建筑就是“骑楼”。之前到过开平的赤坎古镇、台山的梅家大院、江门的西堤路等几个地方,看过这种具有岭南特色的建筑,印象深刻,咱北方难得一见。骑楼规模之壮观,令人称奇。

 

寒假时曾到赤坎古镇一游,为看“欧陆风情街”。

 

魅力侨乡:赤坎古镇有骑楼

有着异国情调的古镇

 

赤坎古镇位于江门市辖下的开平市中部,距开平中心城区12公里。寒假时在一个艳阳天儿去的,一下车,就被成排的带有“欧式风格“的建筑所吸引。这些建筑”洋味儿“十足,还以为置身国外的某个小镇呢。另我“为之一振”。

 

魅力侨乡:赤坎古镇有骑楼

到此一游,先咔嚓一张


       据了解,赤坎古镇是具有350年历史的岭南名镇(从司徒家族设立圩市算起)。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是一座具有浓郁岭南特色的古镇。商贸繁盛,中西文化在这百年商埠碰撞融汇,这儿曾经是开平县城,是粤西地区最繁华的中心集镇之一,获“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称号。是“中国十大最美古镇”之一、被喻为“广东威尼斯水城”。

 

魅力侨乡:赤坎古镇有骑楼
到古镇的必经之地——一座古桥



魅力侨乡:赤坎古镇有骑楼

碉楼——“宝恒楼”

 

桥头有座高楼,有点”鹤立鸡群“,那是一碉楼——“宝恒楼”。宝恒楼是历史悠久的老商号,当年是经营绸布生意的。

 

魅力侨乡:赤坎古镇有骑楼


       据了解,赤坎的骑楼有近600座。特别是堤西路、堤东路、中华路、牛圩路等几个路段,几乎都由骑楼组成。堤西路的建筑最为壮观,构造也极为讲究,绝大部分是一楼一项,各式的西洋屋顶壁面后,是传统中式“金”字型瓦项。有的骑楼高达3层,长达40m-50m。


 

魅力侨乡:赤坎古镇有骑楼
二层、三层很有欧式建筑“范儿”

 

       骑楼建筑最大的特点是:楼下是人行交通通道,骑楼建筑柱廊外侧是车辆交通通道,而柱廊内侧则多为商场或店铺。骑楼建筑多采用线型布置方式,最显著的特点是前铺后宅、下铺上宅,被称为”商铺式住宅楼“。

 

魅力侨乡:赤坎古镇有骑楼


    堤西路被誉为“欧陆风情街”,沿路商铺建筑风格保存良好。 骑楼其实是一种商业建筑。遇到下雨天酷暑天时优势就显现出来了。漫步在这里,如时光倒流,仿佛回到了清末、民国初年。

 

魅力侨乡:赤坎古镇有骑楼

建于20年代的骑楼, 很“沧桑”

 

    有行家这样解释:“骑楼是一种商住建筑,它是沿街部分的建筑形态,它的沿街部分二层以上出挑至街道红线处,用立柱支撑,形成内部的人行道,立面形态上建筑骑跨人行道,因而取名骑楼”。有人称骑楼建筑是“凝固的音乐”。


 

魅力侨乡:赤坎古镇有骑楼

骑楼的典型代表——景辉楼


      景辉楼置身在欧陆风情街,是参观了解赤坎古镇百年历史的场所。景辉楼是以民国时期名医张景辉而命名。楼高三层,建筑长45米,宽5米,楼高三层。每层都有双客厅、双寝室、双开放式楼梯,垂直天窗,桥式天井,属典型的岭南骑楼。

 

       瞧!前面的两个大圆立柱很夸张,是罗马建筑风格?还是其它的什么风格?我就不懂了。

 

魅力侨乡:赤坎古镇有骑楼
走进骑楼:一家餐馆


      魅力侨乡:赤坎古镇有骑楼

还有艺术墙呢

 

       这家饭店布置得简单古朴,墙上有在古镇拍摄的影视剧剧照,很是抢眼,为这儿增添了艺术感,我喜欢。

 

魅力侨乡:赤坎古镇有骑楼

体验小吃,味道不错

魅力侨乡:赤坎古镇有骑楼
二层篓空窗、三层拱形玻璃窗很“洋“气

 

魅力侨乡:赤坎古镇有骑楼
长长的骑楼商贸街很壮观

 

魅力侨乡:赤坎古镇有骑楼


      骑楼连成一排,既整齐划一又各不相同。从墙面的窗户、装饰等细节能看出当年楼主的审美。

 

魅力侨乡:赤坎古镇有骑楼

有座碉楼,是关氏图书馆


        小小的古镇上还有图书馆呢,华侨捐资修建的,可见华侨很重视后代的教育。这在全国的古镇中是不多见的。

 

魅力侨乡:赤坎古镇有骑楼

赤坎影视城

 

       赤坎古镇骑楼风情街完好保存,很有民国时期味道,被许多导演看中,选择在这里拍影视剧呢。如《廖仲恺》、《让子弹飞》、《一代宗师》等等。

 

       很是好奇,这里为何有如此多的骑楼?查了下资料,大致有三个原因。

 

       一是赤坎的地理位置重要。小镇紧邻潭江,一条畅通的河涌连着潭江,绕镇而流,造成了赤坎的水路交通十分便利。河涌连着潭江,潭江联着大海。赤坎就在河涌岸上,从这里登船,近则联系着珠江三角洲各地,远则联系着世界各港口。陆路上,赤坎也扼广州通粤西之要冲。岭南的过去没铁路没车,水运就非常重要了。

 

       当年码头客运货运的繁忙景象早不存在了。任凭我们脑海想象了。

 

魅力侨乡:赤坎古镇有骑楼

赤坎美图,来源百度

 

       二是当年华侨的大量投资。骑楼主要分布在五邑侨乡归侨、侨眷比较多的城市和小镇。赤坎是侨乡的“侨乡”,海外华侨数量比古镇人口数量都多。20、30年代一些华侨考虑落叶归根,纷纷回国投资置业经商,是他们把国外的图纸带了回来,中西结合,在古镇建了这带有洋味儿的骑楼。这点很重要——侨资,别的地儿是忘尘莫及了。

 

       三是民国初期广东官方对路边经商建筑的规划和管理。当年如没有官方的行为,骑楼不可能建的这么整齐划一,都靠河堤的一边建设,或都靠城镇街道的两边建设。当年的城镇规划真是值得今天不懂“规划”今盖明拆的“败家子”们好好学了。

 

       后来随着抗日战争爆发侨汇断了、加之开平县政府的迁出、公路运输的发展等因素影响,小镇货流客流大量减少。古镇繁华退却,骑楼得以保留,养在了“深闺”之处。

 

       百年骑楼成为流金岁月的记忆。

 

 

2015.4.2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