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江苏省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实施方案》
(2022-03-31 15:26:57)
标签:
生态产品价值江苏省发改方案 |
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举措,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近日,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意见》(中办发〔2021〕24号),江苏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江苏省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实施方案》,部署实施江苏省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工作。
在实施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工作中,要坚决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促进理念变革,使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普遍形态;要坚持保护优先、合理利用,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着力破解生态产品“度量难、抵押难、交易难、变现难”等问题,加快构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政策制度体系;要鼓励先行先试,围绕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市场化交易、生态保护补偿、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等重点任务,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有效路径,以点带面形成示范效应,大力推进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
主要工作举措:
1. 构建六大机制
建立生态产品调查监测机制,摸清基数底数。包括推进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开展生态产品信息普查监测。
建立生态产品价值评价机制,推进价值核算应用。包括建立生态产品价值评价机制、开展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推进生态产品价值核算结果广泛应用。
健全生态产品经营开发机制,丰富价值实现路径。包括明确生态产品经营开发导向、提升生态产品物质供给能力、提升生态产品调节服务功能、提升生态产品文化服务水平、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增值、推进生态产品供需精准对接、推进生态资源权益交易。
健全生态产品保护补偿机制,完善损害赔偿制度。包括完善纵向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完善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健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
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保障机制,加大政策创新力度。包括建立生态产品价值考核机制、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激励机制、深化绿色金融改革创新。
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推进机制,推动工作落地见效。包括加强组织领导、推进试点示范、强化智力支持、强化舆论引导、推动督促落实。
2. 省级试点工作安排
按照试点先行、稳步推进的要求,开展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省级试点,围绕重点方面开展实践探索,及时总结成功经验,加强宣传推广。
省级试点地方包括:围绕江淮生态经济发展在宿迁市及里下河地区的扬州高邮、宝应、泰州兴化、淮安金湖开展试点,围绕沿江保护修复和绿色发展在常州新北、无锡江阴、苏州张家港开展试点,围绕太湖生态系统修复在苏州吴中开展试点,围绕南水北调水资源保护在扬州江都开展试点,围绕低山丘陵资源保护利用在南京高淳、无锡宜兴、常州溧阳开展试点,围绕沿海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在盐城东台、大丰开展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