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湖南辰州《康氏家谱》后记

(2016-03-19 16:18:02)
标签:

家谱

文化

湖南泸溪《辰州康氏族谱》(2020年版)之

 

   

 

 

 

 

20149月,央视第四台来泸溪县岩门康家大院拍摄大型记录片《走遍中国.记住乡愁》专题节目。保存完好的康家大院,其悠久的文明历史以及恢弘的明清建筑风格,让央视编导与专家感到惊讶和赞叹。为了作好节目,栏目组提出需要《康氏族谱》谱书,以便撰写纪实文稿。岩门叔侄复明、启文二人找到我商议,并要求提供支持帮助。因之前家谱已遗失,将民国时期的保存在玉生兄处的简谱《康府宗祖部》借来作为拍摄之用。此事对我感触很深,祖先留下如此宏大的基业,繁衍传承六百余年,家族内却没有一部正规的家谱,作为康氏后人实感愧疚和遗憾。这是促动我编修《康氏家谱》最初的原因。作为康家后代,将我族历史与文化传承给后世,这是时代赋予我们这一辈康家子孙的历史机会和责任担当。

我与玉生兄,首先担任《康氏家谱(朱司冲卷)》首修的主、副修。该谱主要辑录始祖友义公辰州康氏之源流、迁徙及部分支系,以及部分已经采编的各房记载、迁徙、世系等。其中,主要记载康伏华长房康宁公房猪食冲一支的村史族志等内容。

编修之初,我们感到有几份诚惶诚恐。一是我族此前没有编修过家谱,远祖源流、支脉迁移和世系均无谱书记载,考证范围广。二是族人对修谱意义认识水平不一,发动工作难度大。三是未形成实体,人力、财力缺乏启动阻力重。四是文字水平功底低,选字措辞困难编撰问题多。但在甲午岁2015)腊月二十九日召开的《康氏家谱》(朱司冲卷)首修动员大会上,全村叔侄上下团结一心,尤其是家军贤侄主动提出承担家谱印刷经费,让我感到鼓舞。在不收取族人分毫的情况下,我与玉生兄自费开始前往各地拜访、采编,收集家谱信息。

俗话说,开弓没有回头箭。家谱编撰,看似简单,实很繁杂。从开始的计划,召集大家议商,听取众人意见,排查摸底,补漏差错,重新登记,电话、网络、电子邮件等方式联系散居在省内外的族人,并逐字录入、登记、撰写、编排、查证、核对等。根据《康府宗祖部》的相关内容进行考证、整理,即分房族重新造册,再次汇总、修改、校对。谱书,几易其稿,反复修编,最终成册。

由于历史久远,家谱失传,或焚于火灾或毁于战乱,有关祖先从江西瑞州府高安县徙迁楚南衡州府衡山县之前的信息无从考证。本谱以入湘始祖为一世祖,至今已经传世二十四代,本谱仅仅记载自明洪武六年入湘始祖友义公的迁徙与后裔繁衍,望我族贤达后裔考证补充完善。

盛世修志、望族列谱。编谱之意是光前裕后,教化育人,启迪来者。历时三年多来,我们走访了桃源县漆河镇康家坪村、辰溪县大湾村、浦市镇、岩门村、豆荚山村、得堡村、兴隆场东门、菖蒲塘村、山湾岭村、麻阳县吕家坪姚谭村、花垣县云盘村、凤凰县桐油坪、沅陵七甲坪镇(原洞溪乡)莲花村、龙山县等10多个村寨,接待了龙山县、花垣县族亲支系寻根问祖,通过互联网联系了四川省安岳县、云南昭通昭阳区、贵州大方县、湖北省利川市、龙山县、沅陵县、常德等本支宗亲,以及江西高安县祖籍宗亲,收录、阅读、考证了大量的史料与族谱。将我族入湘始祖友义公后裔播迁路线与主要居住分布地予以求实考证。

今逢盛世,国泰民安,家族团结,上下一心。编撰泸溪康氏族谱是人心所向,是大势所趋。我们康氏后人怀着尊宗、祭奠、缅怀、崇敬的心情,历时三年多时间,耗资近三万余元,在编委会编撰人员的竭诚尽力、不辞劳苦、夜以继日、潜心编修下,圆满完成了编修工作。《康氏家谱》(朱司冲卷)于2016年春付梓,我们辰州康氏一支首部正规铅字出版的家谱终于问世了。

2019年,应云南、四川、贵州、湖北以及本省龙山县、和当地各宗亲的强烈要求,在外迁支系热心参与和大力支持下,再次编撰泸溪《辰州康氏族谱》(首修版)。在《康氏家谱》(朱司冲卷)的基础上,增加了各支迁徙源流、世系,以及村寨照片等家谱资料。除了个别散居的无信息未能入谱外,实现了友义公裔整个家族大团圆,大圆谱。

编撰泸溪《辰州康氏族谱》,实则是探寻康氏家族的文明史,是与康氏祖先穿越时空的对话。我们仿佛看到,康氏祖先个个慈爱的面庞鲜活地展现在我们的眼前。数百年来,我们康氏祖先在广袤的大山深处这片贫瘠的土地上,昂起不屈的头颅,挺起倔强的脊梁,燃起希望的火焰,向着光明的未来,步履维艰,风雨兼程,直至今日,生活幸福,和谐安康。斗转星移,今天的康氏后人正在这片热土上,奋发图强,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描绘着美好的家园。

编撰泸溪《辰州康氏族谱》,宣扬家风,以正道义,不仅是康氏族人智慧、力量与精神的继承和延续,更是康氏一门家风、家魂的砥砺和升华,定能起到追思先人,启迪我辈,激励子孙,树君子之风,行仁义之举,开万世基业之功效。

在这次首修《康氏家谱》(朱司冲卷)时,我已故祖父成仁公、长生伯等前辈是我族提出建谱的先行者,一直很关心家谱之事。今泸溪《辰州康氏家谱》终于圆谱告竣,实现了先辈的遗愿。

首修《康氏家谱》(朱司冲卷)过程中,我的大叔父如生虽然没有文化,但对祖先的传说、传世、第次以及族人外迁、家族发展、村里历史沿革等提供了大量珍贵的回忆、传说史料。茶子兄不辞辛劳冒着严寒陪同我们赴菖蒲塘探访族人,发求兄停下自家建房的工程与我们同去辰溪大湾村、浦市等地拜访宗亲。

玉生兄是这次首建家谱的主力干将,从倡议建谱开始,他不辞辛苦几乎走遍了泸溪县内所有康姓宗亲的村寨,联络族人,一切花消开支都是义务自费,排除一切困难,力求本次建谱尽量完美。并作了大量的走访、调查、考证和资料整理工作,为《康氏家谱》(朱司冲卷)提供了详实的采访史料。

在寻根问祖采访中,得到了各地宗亲的热情接待与盛情款待并提供先祖迁徙的部分家谱史料。康氏常德分会海峰会长在百忙中抽出时间陪同我们前往桃源县漆河镇采访。漆河镇列甲坪康家坪宗亲用怡、心远子由两位八十多岁老人是桃源2001年《康氏族谱》三修的主修,热情接待了我们,详细介绍了修谱经验和内容,并赠送一本桃源《康氏族谱》三修的首卷。一年后,用怡叔辈来信并专程给我邮寄了本支迁沅陵县原洞溪莲花康家岭支系《家谱》复印稿,为我们提供了我族先祖迁徙与后裔繁衍的珍贵家谱史书。

沅陵县七甲坪镇(原洞溪乡)康家岭存栋(号茂华)宗亲,得知我们正在编修家谱,发来其曾祖文泮公于民国35年修编的小楷书写家谱照片,文泮公笔力雄健,家谱仿佛仍有墨香。

贵州毕节大方县的康茂宇,从网络上得知岩门康家大院古建筑并通过QQ联系上我后,将2001年编《康氏族谱》(安岳.乐至版)的世系表用相机拍成图片近百张发送给我,才知他们这支是清雍正年间从我县下豆荚山播迁到四川安岳县的,与我族同宗同源,系四世祖康元公房之后,并与我族安岳县支系取得联系。

云南昭通昭阳区大寨子乡车德村大地头康福升宗亲,得知我们寻找支系播迁信息后,将族内保存的老谱相片发送给我,让我们对家族的播迁有了明确的了解和家谱记载。

湖南龙山县启德、启田、启明等宗亲对家谱修订非常支持,希望我们两地宗亲经常联谊、交流,他们一行两次来泸溪谒祖寻根。2016年正月,由启学与启田等带队一行五人驱车三百多公里来泸寻根问祖,并提供了该支1976年记载的简谱,我和玉生兄在白沙城里接待,次日,从浦市、岩门、兴隆场上豆荚山一路陪同寻找祖先的足迹,并将该支简谱载入家谱中。

湖北利川市茂银宗亲提供了他们祖先的迁徙线湖广辰州府--龙山县--湖北恩施州利川市忠路小河杉木根--汪云镇后坝十户场代池坝--清江康家窝荡,十七世文多 宗亲,看到我从网络上发给其女儿康健(兴字辈)的有关祖先迁徙和后裔繁衍《源流序》家谱资料时,老人激动得热泪盈眶。

花垣县茂辉在得知我们寻亲的消息后,在其父亲启兴率领下前后两次共十多位家族后代前来老家朱司冲谒祖认宗,中断来往七十多年的亲人得以久别重逢,那激动的场面催人泪下。

在此,特向大湾村的寿云、发生宗亲,岩门村的启文叔辈、茂许弟、复才贤侄,下豆荚山村启宽、建彪叔辈和建恩兄,上豆荚山村的兴堂公、兴富公、启国叔,菖蒲塘村的茂成兄与富龙贤侄,以及浦市镇茂春大哥等族人,在采访和联谊中热情支持和接待表示感谢。

家军贤侄,在长沙事业有成,但饮水思源,不忘祖恩。主动承担了《辰州康氏家谱(朱司冲卷)》出版印刷的部分资金,是我朱司冲村康家敬宗爱族的优秀后辈。

云南威信县扎西镇罗尼村德方(茂字辈)热心家族事物,通过网络电话与我联系后,2019年春节,不辞劳苦,两次远道采访云南昭通、四川、贵州各地宗亲,终于理清本族迁云南各支渊源,并书序成文。

泸溪县下豆荚山雷刚(启字辈)叔辈,不辞辛苦,不计报酬,多次联络兴隆场片区的家族叔侄,提供下都荚山村谱资料,并与上豆荚山启国叔辈、朱司冲玉生、刚求一同远道参加湖北利川宗亲联谊与家谱庆典。

在所有协编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使得本次修谱顺利付梓告竣!在此,对所有支持、热心族务并真情付出的人员,表达由衷的赞赏和诚挚的谢意!

同时,特向为家谱编写工作无私奉献、慷慨解囊的捐赞者表达深深的敬意。你们的名字将留存在家谱的功德薄上,名垂青史,流芳百世。

在长达六年多的建谱过程中,宗亲多次往来、交流、聚会、考证,得到了玉生兄和我多次自费招待与车辆接送。在此,特向修谱工作中给予经济和精神支持我的妻子杨梅表示感激,是她在家里和白沙多次设宴招待并安排食宿。

纵观我辰州康氏支系,耕读传家,今二十四世,人丁兴旺,枝繁叶茂,迁徙散居,屡有变迁,虽有一谱亦难详述。感慨之余,甲午暮冬二十五日玉生兄赋《满江红·寻祖访亲建家谱》词为鉴:

 

满江红·寻祖访亲建家谱

回望神州,风云路,沧桑岁月。当仰首,程途遗迹,人间流晔。阅尽中华民族史,迎来姓氏渊源牒。多少事,千古到如今,从何说。

江西弃,湖南掘,泸溪定,岩门别。辞时长挥手,泪成难诀。忆祖寻根碑底访,追宗拜岭峰峦越。有趣是,雪剑降春寒,冰封结。

 

 在这次首修家谱编制过程中,虽然付出很多辛劳,因缺乏家谱编撰经验,加之本人才疏学浅文字功底未达境界等原因,定存纰漏和不足。特别是在整理汇总世系录入过程中,囿于居住分散和联系不便,未能统计详实完整,尚有少部分外迁宗亲因无信息,这次未能入谱,诚望族人谅解指正,期待后来贤能补充编撰完善。

本族人员在这次修谱当中不光是修谱,还要明志、扬善、博才、勤能。以时代要求为己任,以国家法律、法规为自律准绳,尊老爱幼、邻里友好相处,与时俱进 

在本次修谱结束时,希望我康氏后人,能继承前辈的美德,弘扬优良的家风。我康氏家族成员无论你从事何种职业,无论你身在何方,都应诚实守信,洁身自好,尊章守纪,团结互助,勤劳善良,认真学习,勤奋工作,维护家族整体形象,不断为社会进步作出贡献。

谱书发放到族人手中,要求珍藏保存好本族宗谱。作为康氏家族后人,缓缓翻阅这本厚重的《辰州康氏家谱》时,务必抱竭诚、恭敬之心,净手洁案,端身正坐。如是,方能体悟出先祖之心传与秘髓。坚持做好余庆记录,认真收集家庭照片,并遵循谱书三十年一小修、六十年一大修的谱传原则而实现谱书后续。

我相信我们康氏家族一定会人才辈出,世代永昌。不负先辈之厚望,敦宗睦族,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勇创佳绩,再现辉煌,不断续写家族发展史上新的篇章。

回想修谱之路,几多感动,几多艰辛。感慨之余题诗一律:

 

七律· 续谱有怀

康茂兰

寻根联族路悠悠,谱牒成书泪满眸。
大树巍巍承善壤,长江滚滚起源头。
派分京兆家声远,业肇泸溪世泽留。
列祖今朝应笑慰,元孙奋发写风流。

 

 

拙浅文字不足以抒写对祖宗先辈之恭敬,疏浅才学难以记颂祖宗先辈之功德。唯有以忠孝之心,以虔诚之意,行仁义之举,上告祖宗,下慰子孙,天地此心,日月可鉴。

谨为记。

 

                                                         康氏友义公康宁裔第二十代世孙

                                                    泸溪 《辰州康氏族谱》主编   茂兰氏

                                                          二零二零年庚子仲夏于白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