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探究性实验的教学策略研究》微型课题结题鉴定表
(2015-06-19 14:03:15)
标签:
教育 |
分类: 课题研究 |
微型课题结题鉴定表
课题编号 |
|
申 报 人 |
|
||||
所在单位 |
|
联系电话 |
|
||||
课题名称 |
|
||||||
这一阶段,我主要搜索、梳理、比较国内外有关微课题的理论、论文,了解实施现状,学习有关的理论,明确方向。 围绕微型课题的研究,我认真学习了有关的教育教学理论,学习了解什么是微型课题,微型课题的要求,为课题申请打下基础,做好准备。 2.2014.11-2014.12(准备阶段) 在学习了什么是微型课题的基础上,我以自学形式,撰写了本课题的申请报告。 3、2015.1-2015.6(实施阶段) (1)二月份:学习理论,研读教材,观看专家讲座视频。 通过文件学习,深入学习市级微型课题的要求。并通过专家及重庆市知名教师的报告内容,学习有关实验的最先进的值得借鉴学习的教学方法。并结合实际教材,概括研究自己教学中有关探究性实验的教学内容,思索适合自己教学实际的教育理论。 (2)三月份:发放问卷和课题宣传资料,为课题的实施做好宣传发动工作。 开学后,结合理论联系实际,设计了一份对七、八年级学生的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生物探究性实验的实际的想法,认知和要求情况。也为微课题的研究创设一个有利宣传条件。 (3)四、五月份:创设完善课题研究所必要的硬件环境,探索实践,进行课例实践研究。 这是最具成效的实践探索阶段,我结合实际教学中的生物探究性实验,分别对学生的探究性实验兴趣的激发,思维能力的培养,操作能力的培养上下功夫,找方法。生物探究性实验对学生的综合能力的要求上比传统的生物实验要高的多,重在探索能力的培养,经过一系列的实践探究,最终学生的各个能力在原先的基础上都有所提高,取得了一定成效,学生在综合能力上都有所提高。 (4)六月份(总结阶段):课题研究向纵深发展,撰写课堂实录、教学案例和论文等,发表相关的研究结果。总结、整理研究材料,撰写经验总结论文、完成课题结题报告。 |
|||||||
二、课题研究成果 (一)研究的理论成果 1、完成了两篇有关《初中生物探究性实验的教学策略研究》调查分析报告。 2、撰写了《探究皮肤是一道保护屏障》和《探究鱼类具有那些适应水中生活的特征》等课后随笔、以及研究案例等。 3、撰写了经验论文《浅谈初中生物探究性实验的教学策略》。 (二)教学实践成果 1、通过验证性实验的严谨联系,使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得到提高。 生物作为一门副科,实验的普及率是较低的,我们要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素养,首先必须尽大量开设验证性实验,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通过验证性实验的科学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提高,从意识上也培养了学生实验的严谨性和科学性。 2、灌输式思维模式到到自我思维模式的形成,使学生根据实验问题,大胆进行假设提出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 多年来,学生都是被动地接受某种科学观点,教师也不会给学生机会来判断此种观点的正确性,长此以往,学生从不对自己所学知识产生过质疑。伟大的发现都是敢于提出问题,并能对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大胆地猜想。通过给予学生更多机会,鼓励学生,给予一些生物现象,使学生产生了对自己产生自信,不在盲从,使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明显加强。 3、通过探究性实验的有效开设,使学生熟悉并理解了探究性实验的一般思维模式。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实验——观察记录——得出结论,是探究性实验的一般流程。七年级学生通过实验熟悉这个流程步骤,而八年级更深地理解了这个流程的科学内涵. 4、学生自行设计实验能力、综合分析问题能力增强。通过课本中那些实际可操作的探究性实验的学习,加之教师的合理评价,使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增强。同时,通过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使得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得到提高,增强了学生的生物学素养。
|
|||||||
(2)今后的打算 1、继续加强理论学习和积累,为课题深入研究和课题推广做好准备工作。 2、充分利用时间,将工作和研究关系处理好。 3、努力创新开展各种探究性实验,并结合先进的教育理念,把研究成果推广出去,同时希望得到专家、领导的不吝赐教,使本课题研究得到进一步提升,从而更好地开展生物学领域的 |
|||||||
学校审核意见 负责人签名: |
|||||||
县(区)教研室意见 负责人签名: |
|||||||
微型课题鉴定小组成员名单 |
|||||||
姓名 |
职称 |
学科 |
鉴定职务 |
工作单位 |
签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鉴定小组意见 鉴定组长签名: |
|||||||
市教研中心意见 负责人签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