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培养学生互批互评作文能力的研究结题报告

(2015-06-15 07:38:08)
标签:

育儿

分类: 课题研究

培养学生互批互评作文能力的研究结题报告

宝塔区河庄坪中学    宫天佑

一、研究背景

《语文课程标准》对七至九年级学段学生作文训练提出了明确要求,特别强调要培养和训练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养成修改自已作文的习惯,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可见,放手让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培养学生的自改作文能力,是当前作文教学中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叶圣 陶老先生也曾说过:学生作文教师改,跟教师命题学生作一样,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假如着重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教师只给些引导和指点,该怎样改让学生自己去考虑去决定,学生不就处于主导地位了吗?他还说:改的优先权应属于作文本人,所以我想作文教学要重在培养学生的自改能力。

而现实教学中,老师们一批到底,批作文成了教师最烦恼的事。耗费了大量心血,收效却不大。学生怕写作文,总是对作文不感兴趣,更写不好作文。作文批改也就成了贯彻教师写作意图的过程,学生则变成了被动接受的容器。这样做的确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却严重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基于此,我确立了《培养学生互批互评作文能力的研究》这个课题。

二、概念界定

本课题的研究有三个概念:

学生,他是作文的主人,也应是批改和评讲的主体,学生成了主体地位,他就会有兴趣,就会乐学。

互批互评:作文写好后,是学生间的互相批改,互相评讲,不是老师包办。

作文:是学生自己写的文章,不是其他地方选来的文章。

三、研究目标

1.通过互批互评来激发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阅读赏析能力。

2.培养学生批改作文、评讲作文的能力,使批改成为习惯,以提高写作的能力。

3.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教师从繁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

四、研究内容

培养学生互批互评作文的能力

五、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收集有关学生作文自改能力培养方面的科研文献,获取相关信息,并进行分析综合,从中提炼出与本课题研究有价值的资料。

调查研究法:通过访谈、问卷等方法,对学生作文批改现状以及学生自改作文能力进行调查研究,并加以分析综合,为课题的研究提供第一手资料。

实验研究法:以课题研究计划为目标,对各个阶段的研究不断地进行计划、研究、总结、修正,使课题研究科学、规范、合理。

经验总结法:通过对课题的研究,不断地加以总结,把获得的经验加以提炼总结,以期从中探索出一些教学规律,来指引今后的教学工作。

六、研究步骤

本课题研究分三个阶段进行:

1)前期准备阶段(201411—— 20151月):搜集资料,了解国内对本课题的研究动态(研究的深度、广度和已有的情况),进行课题理论学习,建立课题的实验设想;撰写研究方案和实施计划等。

2)中期实施阶段(20152——20155月):

结合日常教学开展初步的实验工作,及时交流研究心得,调整、改进研究内容和方法,注重资料积累。

有针对性地开展课题研究的研讨活动——观摩研究课,交流研究论文、学生自己评改的作文等。

对自我评改作文各要素的研究作细致分析,初步构建作文评改课堂教学的一般模式;完善自我评改作文模式,构建自我评改作文的理论体系。

3)后期总结阶段(20156月):课题资料整理、分析和撰写课题研究报告,收集有关教案、案例、论文、学生作文和典型学生个案集等。进行专家指导。最后完成课题研究报告。

七、研究过程

首先,我们学习理论,以提高理性认识。学习生态课堂理论,我们认识到让学生互批互评作文就是以关注学生生命为主的生态教学活动。他是培育学生发展的有效途径。

日常活动

201412月撰写《培养学生互批互评作文能力的研究》课题申请书。

20151月撰写《培养学生互批互评作文能力的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20151月撰写《培养学生互批互评作文能力的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20152月撰写《培养学生互批互评作文能力的研究》课题月活动安排

20153月撰写《培养学生互批互评作文能力的研究》师生问卷调查。

20153月撰写《培养学生互批互评作文能力的研究》师生问卷调查分析报告。

20154月撰写《培养学生互批互评作文能力的研究》论文《浅谈作文评改不当的负面影响及对策》

20154月上校级作文评讲课——《我来帮你写作文》 20154月听董红梅校级公开课作文评讲课《你在我心中》。

20154月听谢丽晔老师开作文评讲课——《怎样围绕中心选材 》

20154月撰写《培养学生互批互评作文能力的研究》论文《浅谈作批改赏识法》

20155月撰写《培养学生互批互评作文能力的研究》教后感悟和学生评后感悟

20155月撰写《培养学生互批互评作文能力的研究》课题中期报告。

20155月撰写《培养学生互批互评作文能力的研究》课题《作文讲评课教案备写方法》。

20155月就《培养学生互批互评作文能力的研究》课题和兄弟学校蟠龙中学、柳林中学、枣园中学、相互探讨交流。

20156月就《培养学生互批互评作文能力的研究》课题在校园推广改进。

20156月撰写《培养学生互批互评作文能力的研究》课题撰写《培养学生互批互评作文能力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八、研究成效

本课题研究符合《语文课程标准》对七至九年级学段学生作文训练的要求。《课标》特别强调要培养和训练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养成修改自已作文的习惯,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也符合叶圣陶老先生说的:学生作文教师改,跟教师命题学生作一样,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假如着重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教师只给些引导和指点,该怎样改让学生自己去考虑去决定,学生不就处于主导地位了吗?

本课题基于课堂,恰好符合宝塔区高效生态课堂教学的理念,让学生互批互改互评作文,就是以关注学生生命为主,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生本性原则、生命性原则、生成性原则、生动性原则、生活性原则、生长性原则得到充分体现。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提高了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学生互批作文,是对同学作文的鉴赏,又是对课文鉴赏的复习应用,能督促他们在阅读课上作批注,他们的评语越来越准确,表明鉴赏能力越来越高。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提高了学生写得体批语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了运用规范符号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学生经过训练,批语越写越得体,各种修改符号都能准确运用。在评讲同学作文中,能够积极中肯的发表意见。语言表达能力明显得到提高。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激发了学生乐学,提高了写作能力。学生的乐学心理主要来源于自己的创造个性和创造思维所产生的结果能被认可和接受,其价值能被实现。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这种需要在中学生精神世界中尤为重要。让学生评讲作文,就是肯定学生的能力,相信他们有鉴赏能力,是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的表现,表明老师重视学生的观点、意见、建议。学生得到了老师的信任,课堂的民主和谐度就高,学生心里就轻松了,没有压抑了,学生就能积极思考,大胆发现,大胆发表意见。学生的日记可以证实他们对作文的兴趣和快乐。学生的兴趣起来了,他们的作文就越写越好了。

4、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能促进师生成长。

学生评讲作文是在学生互批的基础上的评讲,既要评讲作者所写文章优劣,又要评讲批者的批语是否准确。这是一个鉴赏过程,要检查作者的写作水平,又要检查批改者的赏析能力,无论是批改还是评讲,都要检查对以前所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具体到评讲,又要听力、判断能

力,语言表达能力等。所以,每一次的互批互评对师生都是一次挑战,一次提高。它激发了学生自我提高,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个体意识。这种成长过程包括强化自省、强化自评、强化自控。学生在自省、自评、自控中成长起来。这种课堂也激发了教师的知困意识、探究意识和问题意识。有了知困意识就促使你去多读多看。所以也促使了教师成长。

5、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我们形成了作文教学的特色。我们邀请关景双老师来我校听作文评讲课,并进行评课交流。他认为在自己有了相对理想的思路之后再对别人的作品的品评中进行自然的升华和再创造。这是对学生能力培养的最佳途径,达到了”“的自然统一,而且是反向的在作文评改的过程中达成了对课文中的反哺。在更高的层次上锻炼了孩子的审美能力。作文评改过程中不仅仅让孩子发现了别人的不足,更让孩子们发现了别人的美。同时在对评语的评价环节,更能体现一个人的再认知以及培养孩子的接受批评的能力。这种无形中的人格培养,则是教育的永恒追求。

6、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提高了对新课改的认识。

老师们明白了学生互批互评作文就是关注学生生命的生态作文教学。互批互改作文最能反映生本性原则,学生评讲作文最能显示生命性原则,在以学生为主体的作文评讲课上,生态课堂的生动性原则、生成性原则都得到充分体现。

7、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提高了教师的指导作文能力。

20155月我在全校上了一节以学生为主体的的作文评讲课。受到老师的好评,也为小组内教师作了示范,2015年上半学期每个语文都在学校开了一节课题研讨课。通过开课、研讨,大家的指导作文能力大幅提高。

8、我们总结了很多文章,谢丽晔《学生评讲作文——一举多得》发表在《中学生学习报》她还总结有论文,董红梅《学生互批互评作文显示了生长性原则》(已发表)、宫天佑《关注差生的作文评讲课》、《我是怎样教学生互批互评的》等(待发)。宫天佑《新课标视野下作文修改探析》发表在《新丝路》。

9、积累了很多资料。我们积累了大量的优秀作文和学生优秀的批改作文。也积累了互批互改的一些经验。尤其是对于学生评讲,由粗糙到细致了。有了训练写作——互批互改——互评完全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模式,也有由简到繁,由片段到整篇的训练思路,评讲也有了系统性。老师们的反思也积累了起来。

10、我的课题研究得到区教研室高度重视。教研室同志不断指导修改,认为值得推广。课题已得到很多老师的认同,也在逐步推广中。

九、课题研究反思

我们的课题研究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还有很多东西有待进一步钻研。比如说作文训练要有计划性、系统性。课堂上对课文的批注能力要进一步训练。批改作文也要由浅入深,步步为营,一次一个点来互批。学生评讲要坚持,评讲也要有针对性,也要有计划的进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