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神驴记之寻找失落的念珠(12)系舟秘境寻踪  阳曲县佛

(2017-01-23 16:15:16)
标签:

转载

http://s9/mw690/001eLtY9zy6TCI0UTj238&690 阳曲县佛" TITLE="[转载]神驴记之寻找失落的念珠(12)系舟秘境寻踪  阳曲县佛" />

 

神驴记之寻找失落的念珠(12)系舟秘境寻踪  阳曲县佛爷沟佛龛造像

一夜的狂风,几乎动摇了我此行的初衷。但当我们经历三个多小时的徒步跋涉,蹈着没胫的霜雪,撕开漫空的柴林,爬上超过50度的崖坡而站在它面前时,一切都显得那么应得,水到渠成般的自然。事实反复论证这样一个道理:只要坚定的开步走,前路将无可阻挡。

因为它就在那里,等你。

沟底的路上依然覆盖着厚厚的白色毯子。它的表面因热量短暂投射而镀了一层薄薄的,脆脆的壳。脚踩上去发生的摩擦音伴随着雪的深浅而律动出轻爽的节奏,没有任何污痕的画布上,偶有小动物们任性的涂鸦。佛爷沟石窟,在太原市保名录里只有一句话:它在峰东自然村佛爷沟的山崖上。此境,确如这雪野鸿爪一般,未知所以,渺不可测。

这是大西沟。

谁都没想到今天能兜这么大一个圈子。恶劣的天气和环境,使我们不得不损失了一个小时而绕到了系舟山的后山进入。但这也是赚到的。如果不是峰东村支书王石真老先生的古道衷肠,此次考察任务就完全泡汤。

一路向西,至队友发出第一声惊呼的那一刻,已是正午13点了。

石窟在半山腰西坡,仅有一室。整个山坡在这里断开,形成一堵约一里的危崖。紧邻石窟北侧,有一孔天然巨洞,和小五台白云洞几乎一样。内容可达百人,枝节晦暗,深不见底。

石窟外立面高三米许,前方空地仅容三人。窟门据地高约一米,呈圆拱尖楣。门楣正中对置有飞天二身。门梁正中,真书“功德佛龛”四字,左右傍有小楷铭文。方门柱,柱两端无造型。北柱已残失。南柱下部有小楷文字,行间刻有乌丝栏。

门柱两边是天王造像,均高约1.6米,被重甲如真人。身形魁梧,姿态雄健。南方毗楼勒叉天王头残,大氅披于身后,上身束胸甲,腹部软甲至胯部,下身着裙。双腿分开与肩同宽,双手杵一长剑于地,呈肃立状。北方毗沙门天王头型浑圆,短额,睚眦爆突,狮鼻,嘴角下沉。头饰为软冠扎头缯。缯为红色,直冲龛顶。其上身着软甲,上护肩至肘部,下至胯下。胸部为皮带刹束,腰间以粗绳打结垂缨。下肢着裙,垂摆似倒山。右臂紧握铁拳,微曲于腰,屈肌粗满。左臂托以单层宝塔至于肩。整个造像保存至为完整,霸道逼人,威乎凛凛然。

石室内三维皆在二米超右,穹顶。三壁一堂一铺五身。

正壁主尊结跏趺坐于须弥座。无叠涩,压地隐起浅浮雕,上枭仰莲,束腰无花纹,下枭为一片莲叶叠加二朵合瓣莲。主尊身后有舟型背光和头光,之间纹饰皆为火焰卷云状,减地平色刀法。尊者头型圆,肉髻低缓,发际线较高,眉弓细长,眼以下残毁。其上身内着僧祗支,外披通肩袈裟。有意思的是,袈裟下部几乎全被身躯压覆,非常干净的卷收拢于座上,并未下垂。且佛陀更未作常见手印。右手平摊横于腹前腿上,左手自然搭在盘曲的髌下。

胁侍二弟子头部均残损。南侧童子形象,双手拱起,跣足立于佛台,为阿难。北侧老者则自是迦叶,披通肩大衣,左手持一环形法器落于腹,右手自然交握左手腕。衣褶中分,细节圆滑生动。南侧菩萨上身已遭毒手,只剩左手拎一香囊,跣足下惊现锯痕。应该是石质坚硬,盗发者穷力不遂而恨之,索性将其破坏后逃走。盗亦无道如此,同类以为蒙羞,观者无不切齿而已。北侧侍者稍好。身披披风呈裹身状下垂,右手持自肩部而落霞帔一角,余者飞扬;帔巾左侧则绕至肘弯内侧后与小臂自然贴附在裤缝处。上身袒,有项圈。左肩有一褡裢状物斜跨于胸前。下身着裙,自腰间刹束穿环,绦带垂于两腿中央,呈倒山样。膝部以上褶皱如鳞。
在南壁上方近顶处,现一题刻,字迹漫漶。落款时间是“正德十年八月”。除此之外,窟内便再无可识之物了。而在佛龛外立面围绕窟门和天王头顶处,还存有碑记三通。真书中小楷一丝不苟,颇具王颜精髓,秀而不飘,架构外扩,醇熟而潇洒。在南侧最大那通碑记上,可清晰识别“?元十七年岁次六月壬辰”字样。由于窟前临崖,无足够景深,只好一手攀住石门内壁,以另一手持机拍摄。同行队友觉着此姿态甚危,于是三人过来奋力抵我腰臀,才使我遂愿。值得注意的是,南门柱下浅泐乌丝栏之文,结字按捺使转有北碑风味,书丹者另有其人。

 

除王老支书外,同行向导还有一位王老先生王双河,正逢花甲。这俩老王是发小。忽应陌生人远足,彼能相互照应并一堵佛像真容,自是一举两得。峰东村整存皆为王姓。如不是有书记职务在身,这称呼还真不好分别。王书记身姿颇为轻灵,一双旧皮鞋,一把镰刀,一路上始终在前为我们开路砍柴,这期间竟然没有喝过一口水!我观察过他的凌波微步功夫,同样是踏进雪里,在拔脚的那一瞬间,居然没有带起雪来。他已经是六十四岁的老人了。王师傅比较健谈,一路上说着他们儿时的旧事。这沟里过去是有人家有村庄的,可现在只剩下掩在荒草中的黑瞳,默默地望着我们的背影匆匆而去。

 

佛爷沟石室,是已知域内最北面的一个。并未见公开发表的调查报告。但该窟的断代头绪很多,应可以自判。

首先,窟南侧那通题记“?元十七年岁次六月壬辰”最为关键。查中国历代皇朝年号可知,自隋已降,“?元”年号超过十七年的只有三家。分别是唐玄宗李隆基开元十七年,729年;唐德宗李适贞元十七年,801年;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十七年,1280年。也就是说,该窟的营造年代至少是其中之一。再做减法,则非元即唐。

从造像风格来看,石室造像身形饱满厚实,头型尚圆。特别是胁侍菩萨,身姿呈现若S曲线,是典型的大唐风韵。造像垂摆之衣褶,也呈唐代流行的倒山样。再看窟口北天王手中之塔,为单层砖石塔。其塔刹由三层仰莲相轮构成,四面塔身,塔座亦为仰莲所托。这正是唐代最为盛行的塔式。目前遗存的唐代此类建筑,多为释门之墓,内存舍利子。天王所举,即示庄严。再往后,直至元明,塔的层数才越来越高,楼阁式多层塔才占据了主导地位至今。由此可证,天王手中之塔,完全符合塔在中国汉化的演变轨迹而无以超越于时代。另外,天王造像取代力士,是石窟雕凿艺术中国化的一个重要关节。早期的佛国护法都带有明显的异域印记,窟口的力士多为**上身,姿态古拙夸张。到了唐代,雕塑风格开始走本土化,世俗化的写实路线,窟口的力士逐渐让位给更可让人接受的天王,而天王也是人们最熟悉的武将形象。此时期的天王多用圆刀,弱化了衣饰和躯干的线条,以符合民间对“门神”的心理预期。

 

但再看诸尊者容姿,刀法虽圆但身材肥腻,衣褶宽厚滞重。窟门上的飞天都成竹节圆筒样子了,哪里有曹衣出水,更不见吴带当风。唯一显S的菩萨,其曲线并非玲珑,所常饰之璎珞也不见了。所观者,甚至于感到有些粗陋。更疑惑的是主尊坐姿,说法降魔与愿禅定合十统统不见,他的姿态更像是一位盘坐在大炕上和你拉家常的人。唐代是中国雕塑发展的巅峰,彼时造像的独立气质通常具有强烈的庄严感和仪式感。一尊是一尊,一铺是一铺,彼此不强调联系,不鼓自鸣,不怒自威,不喜自悲。而宋元的品味,则注重造像之间关联和情节性,也着力营造造像和观众之间的关系。从主尊和迦叶的姿态看,这窟造像似乎更偏重于后者。如果不是天王威武,恍惚间,还以为是和山中隐士相与交错。

这一点,可以将时间再往后推至中唐贞元似乎更为可靠。或许,这是宋风之源?或以自然为美之流变滥觞?留下这份未尽之思,而在未来的探索中求证吧!

回程在铺岩村歇脚,我们本能的爬进了荒村废窑。又是惊呼连连。这层土窑竟达11孔之多,除最北面的那间外全部横向串联贯通。大室有纵向套洞,小室壁上有耳洞,窑洞圆弧上部还有梁架。此番构造,连见多识广的古村落专家赵老师都赞叹不已。我们推断,这不是民间所用,它更像是一个兵栈。北边那间是长官所,其余是兵弁处,有事时一呼而百应,集结方便出动迅捷。据老人讲,这沟古为通往盂县的要道,有军事力量存在是符合逻辑的。

踏雪怀古道,丘影掩余辉。月悬东山顶,情锁系舟嵬。送两位老人回家时,西天上金光万丈,转眼间,便忽又不见了。一切都淹没在这沉沉的暮色里,一切都将入梦。我希望我能记住我所经历的一切,更希望我在梦里能够遇见他们。

他们,是 “为国敬造”功德佛龛的僧众信客和匠师;是生活在这条沟里的先民及军士,是曾行走在这条路上的商贾与过客……

甚至是,

我们……

鸣谢:

特别感谢峰东村支书王石真先生

以及王双河先生

二老是渡我们的人!

特别感谢同行队友:赵老师,田老师、天涯小驴的所有付出!

(全文毕)

天涯神驴于驴棚御远堂

素材采集:2015年3月3日

草竟:2015年3月21日

 

http://s6/mw690/001eLtY9zy6TCXqgACxa5&690 阳曲县佛" TITLE="[转载]神驴记之寻找失落的念珠(12)系舟秘境寻踪  阳曲县佛" />

http://s5/mw690/001eLtY9zy6TCXr0x8Mf4&690 阳曲县佛" TITLE="[转载]神驴记之寻找失落的念珠(12)系舟秘境寻踪  阳曲县佛" />

http://s14/mw690/001eLtY9zy6TCXxSZbfad&690 阳曲县佛" TITLE="[转载]神驴记之寻找失落的念珠(12)系舟秘境寻踪  阳曲县佛" />

http://s6/mw690/001eLtY9zy6TCXxYS8Zd5&690 阳曲县佛" TITLE="[转载]神驴记之寻找失落的念珠(12)系舟秘境寻踪  阳曲县佛" />

http://s15/mw690/001eLtY9zy6TCXy4hFIfe&690 阳曲县佛" TITLE="[转载]神驴记之寻找失落的念珠(12)系舟秘境寻踪  阳曲县佛" />

http://s13/mw690/001eLtY9zy6TCXy8MCUac&690 阳曲县佛" TITLE="[转载]神驴记之寻找失落的念珠(12)系舟秘境寻踪  阳曲县佛" />

http://s9/mw690/001eLtY9zy6TCXyebUc18&690 阳曲县佛" TITLE="[转载]神驴记之寻找失落的念珠(12)系舟秘境寻踪  阳曲县佛" />

http://s14/mw690/001eLtY9zy6TCXylx6d1d&690 阳曲县佛" TITLE="[转载]神驴记之寻找失落的念珠(12)系舟秘境寻踪  阳曲县佛" />

http://s11/mw690/001eLtY9zy6TCXyvpnsda&690 阳曲县佛" TITLE="[转载]神驴记之寻找失落的念珠(12)系舟秘境寻踪  阳曲县佛" />

http://s2/mw690/001eLtY9zy6TCXyBRi9d1&690 阳曲县佛" TITLE="[转载]神驴记之寻找失落的念珠(12)系舟秘境寻踪  阳曲县佛" />

http://s6/mw690/001eLtY9zy6TCXyJXNz45&690 阳曲县佛" TITLE="[转载]神驴记之寻找失落的念珠(12)系舟秘境寻踪  阳曲县佛" />

http://s5/mw690/001eLtY9zy6TCXyQb8o54&690 阳曲县佛" TITLE="[转载]神驴记之寻找失落的念珠(12)系舟秘境寻踪  阳曲县佛" />

http://s14/mw690/001eLtY9zy6TCXyX6Alcd&690 阳曲县佛" TITLE="[转载]神驴记之寻找失落的念珠(12)系舟秘境寻踪  阳曲县佛" />


http://s12/mw690/001eLtY9zy6TCXz8iyT4b&690 阳曲县佛" TITLE="[转载]神驴记之寻找失落的念珠(12)系舟秘境寻踪  阳曲县佛" />

http://s14/mw690/001eLtY9zy6TCXzgCktdd&690 阳曲县佛" TITLE="[转载]神驴记之寻找失落的念珠(12)系舟秘境寻踪  阳曲县佛" />


http://s2/mw690/001eLtY9zy6TCXzsmOJ91&690 阳曲县佛" TITLE="[转载]神驴记之寻找失落的念珠(12)系舟秘境寻踪  阳曲县佛" />

http://s2/mw690/001eLtY9zy6TCXzzzCp91&690 阳曲县佛" TITLE="[转载]神驴记之寻找失落的念珠(12)系舟秘境寻踪  阳曲县佛" />



http://s12/mw690/001eLtY9zy6TCXzNJaP9b&690 阳曲县佛" TITLE="[转载]神驴记之寻找失落的念珠(12)系舟秘境寻踪  阳曲县佛" />

http://s8/mw690/001eLtY9zy6TCXzVKAf87&690 阳曲县佛" TITLE="[转载]神驴记之寻找失落的念珠(12)系舟秘境寻踪  阳曲县佛" />

http://s1/mw690/001eLtY9zy6TCXDVUSQ70&690 阳曲县佛" TITLE="[转载]神驴记之寻找失落的念珠(12)系舟秘境寻踪  阳曲县佛" />

http://s5/mw690/001eLtY9zy6TCXE1YJm04&690 阳曲县佛" TITLE="[转载]神驴记之寻找失落的念珠(12)系舟秘境寻踪  阳曲县佛" />

http://s12/mw690/001eLtY9zy6TCXE6mBZ7b&690 阳曲县佛" TITLE="[转载]神驴记之寻找失落的念珠(12)系舟秘境寻踪  阳曲县佛" />

http://s16/mw690/001eLtY9zy6TCXEclht4f&690 阳曲县佛" TITLE="[转载]神驴记之寻找失落的念珠(12)系舟秘境寻踪  阳曲县佛" />

http://s4/mw690/001eLtY9zy6TCXECZFN03&690 阳曲县佛" TITLE="[转载]神驴记之寻找失落的念珠(12)系舟秘境寻踪  阳曲县佛" />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