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杨万里《诚斋集》诗考

(2015-05-18 08:05:24)
标签:

文化

杨万里《诚斋集》

诗考

                            杨万里《诚斋集》诗考

杨巴金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纵览133卷《诚斋集》得知,他一生有9部诗集,共42卷,存诗共计4239首。此外,各地族谱、名人文集中有《诚斋集》失收之佚诗50—80首。因此,杨万里共有诗4300首左右传世。

通过对杨万里各诗集的名称由来、写作时间、作品数量、诗风转变等进行考述,可以清晰地了解诚斋体的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有助于更全面地研究杨万里文学思想演变的轨迹。 

一、《江湖集》

江湖,本意是指江河湖海,古时也指江西、湖南等地。唐代时,佛教名僧马祖道一居住在江西,石头希迁居住在湖南,致使信佛参禅者不是去江西就是赴湖南,后人将两地称为江湖。当时杨万里任湖南零陵县丞、江西奉新知县等职,多次往返于湖南、江西两地,故命名为《江湖集》。该集是杨万里的第一部诗集,写作于绍兴三十二年(1162)七月至淳熙四年(1177)春末,其中1164—1167年在家丁父忧,三年未作诗,创作时间跨度为12年,收录于《诚斋集》卷1至卷7,共7卷,存诗共计735首。

1188年九月,作者作《诚斋江湖集序》说:予少作有诗千余篇,至绍兴壬午七月皆焚之,大概江西体也。今所存曰《江湖集》者,盖学后山及半山及唐人者也。[①]该集第一首诗是《壬午初秋赠写真陈生》,表明作者现存之诗始作于1162年初秋,此前共写了1000多首诗,被他全部焚毁,缘由是要突破江西诗派的藩篱和束缚。 

二、《荆溪集》

荆溪,水溪名,古代属常州辖地,清代时曾设立荆溪县,于1912 年并入今宜兴县。《荆溪集》是杨万里任常州知州时所作,即写作于淳熙四年(1l77)夏初至淳熙六年(1179)二月,时间跨度为111个月左右。该集收录于《诚斋集》卷8至卷12,共5卷,存诗共计491首。

1187年四月,作者作《诚斋荆溪集序》说:其夏之官荆溪……诗意时日往来于予怀,欲作未暇也。戊戌三朝时节,赐告少公事,是日即作诗,忽若有寤(悟)。[②]杨万里在序中明确表示,淳熙年间的那次诗风转变是最重要的一次,因为起初他感觉是学之愈力,作之愈寡[③]。在此期间,他由对前贤古作的学习转向对外部自然世界的关注,诗歌创作已实现华丽转身。后来他是每过午,吏散庭空,即携一便面,步后园,登古城,采撷杞菊,攀翻花竹,万象毕来,献予诗材[④],并达到了口占数首,则浏浏焉无复前日之轧轧矣[⑤]的效果,这段时间是诚斋体形成的最关键时期。该集的第一首诗为《丁酉四月十日之官毗陵,舟行阻风,宿椆陂江口》,丁酉即淳熙四年(1177),毗陵是常州的旧称,包括无锡、宜兴、武进、晋陵一带,表明作者是1177年赴常州任职。该集最后一首诗为《上印有日,代者未至》,表明他虽已上缴官印,辞官退职,但继任者尚未到任,自己仍留在常州官衙内,有天教老子小徘徊[⑥]之叹。 

三、《西归集》

西归,即向西归还之意,如南北朝梁何逊诗云:复如东注水,未有西归日。[⑦]《西归集》是杨万里离开常州回吉水家居期间所作,写作于淳熙六年(1179)三月至十二月。该年正月朝廷安排他去广东常平任职,直到三月才动身返乡,并在湴塘老家居住了一段时间,创作时间跨度为10个月。该集收录于《诚斋集》卷13至卷14,共2卷,存诗共计202首。

1187年六月,作者作《诚斋西归诗集序》说:三月,移官广东常平使者。既上二千石印绶,西归过姑苏……既还舍,计在道及待次凡一年,得诗仅二百首,题曰《西归集》。[⑧]诗序中他明确提出了诗在山林而人在城市的创作之憾,告诫自己必须走师法自然之新路。该集第一首诗为《初离常州,夜宿小井,清晓放船》,表明作者是11793月离开常州。该集最后两首诗为《十二月二十七日大雪中过吉水小盘渡西归》《山居雪后》,表明那年春节他是在家乡度过,年后赴广东任职的。 

四、《南海集》

南海,本意是指南方之海,古时泛指南海郡,在今广东省境内。《南海集》是杨万里赴广东任职期间所作,写作于淳熙七年(1180)正月至淳熙九年(1182)六月,时间跨度为2年零6个月,当时他任提举广东常平茶盐、除广东提点刑狱等职。该集收录于《诚斋集》卷15至卷18,共4卷,存诗共计394首。

1186年六月,作者作《诚斋南海集序》说:予生好为诗,初好之,既而厌之。至绍兴壬午,予诗始变,予乃喜,既而又厌。至乾道庚寅,予诗又变,至淳熙丁酉,予诗又变……延之尝云予诗每变每进,能变矣,未知犹能进否?[⑨]该集第一首诗为《庚子正月五日晓过大皋渡》,据《寰宇记》载,大皋渡在泰和县北八十里[⑩],今吉安县赣江之畔,由此可知杨万里是1180年正月乘船赴广东。该集倒数第五首诗为《南华道中二首》,南华寺是禅宗六祖惠能弘扬南宗禅法的发源地,位于广东韶关市,与江西省交界,诗中有二千里外北归人[11]之句,表明作者已从东莞常平出发,途经韶关南华,在家作短暂停留后赴京任职。 

五、《朝天集》

朝天,指下级官员进京任职,自谦为朝见天子,故名。《朝天集》是杨万里赴京任吏部郎中,迁枢密使检详,擢太子侍读,迁左司郎中、秘书少监时所作。因1182—1184年在家丁母忧,有27个月未作诗,所以该集写作于淳熙十一年(1184)十月至淳熙十五年(1188)三月,时间跨度为3年零6个月。该集收录于《诚斋集》卷19至卷24,共6卷,存诗共计518首。

1186年六月,作者作《诚斋朝天集序》说:淳熙壬寅七月,既婴戚还家,诗始缀。至甲辰十月一日,禫之徙月也,大儿长孺请曰:大人久不作诗,今可作矣乎?’予蹙然曰: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诗,诗必颓。善,如尔之请也。是日始拟作进士题……至丁未六月十三日,得故人刘伯顺书,送所刻《南海集》来,且索近诗,于是汇而次之,得诗四百首,名曰《朝天集》。[12]“徙月”,是指丧家过了除服之月。细读这段文字可知,杨万里是因为丁继母忧,以致三年没有作诗,直至除服之月后才开始作诗。而写作《朝天集》的这段时间,杨万里的诗风又有所变化,他在《诚斋朝天集序》中又称:昔岁自江西道院召归册府,未几而有迎劳使客之命。于是始得观涛江,历淮楚,尽见东南之奇观。如《渡扬子江》二诗,余大儿长孺举似于范石湖、尤梁溪二公间,皆以为余诗又变,余亦不自知也。[13]该集第一首诗为《淳熙甲辰十月一日拟省试,万民观治象诗》,唐宋时秋试是以州府为单位组织,省试相当于明清时的礼部会试,均在京城举行,表明作者118410月已在京城任职。 

六、《江西道院集》

道院,本意是道士居住的地方,北宋诗人黄庭坚曾作《江西道院赋序》说:江西之俗,士大夫秀而文,其细民险而健,以终讼为能,由是玉石俱焚,名曰珥笔之民,虽有辩者不能解免也。惟筠为州独不嚣于讼,故筠州太守号为江西道院。[14]淳熙十五年(1188),杨万里因力争丞相张浚应配飨高宗庙祀,指斥洪迈指鹿为马,惹怒孝宗,由此被贬任筠州(今高安)知州,故诗集称为《江西道院集》。该集写作于淳熙十五年(1188)四月至淳熙十六年(1189)十月,时间跨度为1年零7个月。该集收录于《诚斋集》卷24至卷26,共3卷,存诗共计255首。

1189年十月,作者作《诚斋江西道院集序》说:某昔岁四月,上章丐补外,寿皇圣帝有旨畀郡,寻赐江西道院。盖山水之窟宅,诗人之渊林也……道中得诗可百许首,乃并取归途及在郡时诗录之,凡二百有五十首,析为三卷,目曰《江西道院集》。[15]该集第一首诗为《戊申四月九日得请补外,初出国门,宿释迦寺》,戊申即1188年,诗中的出却金宫入梵宫[16]之句,间接交代了诗集命名的缘由。该集最后一首诗是《自跋〈江西道院集〉戏答客问》,诗中说:问我来朝南内南,便从花底赴朝参。新诗犹作江西集,为带筠州刺史衔。[17]表明作者是从高安知州任上返回朝廷任职的。 

七、《朝天续集》

《朝天续集》是杨万里第二次进京任职,任借焕章阁学士接伴金国贺正旦使期间所作之诗,故称为《朝天续集》。该集写作于淳熙十六年(1189)十一月至绍熙元年(1190)九月,时间跨度为11个月。该集收录于《诚斋集》卷27至卷30,共4卷,存诗共计403首。

1190年四月,作者作《诚斋朝天续集序》说:昔岁自江西道院召归册府,未几而有迎劳使客之命,于是始得观涛江,历淮楚,尽见东南之奇观。如《渡扬子江》二诗,予大儿长孺举似于范石湖、尤梁溪二公间,皆以为余诗又变,余亦不自知也。[18]该集第一首诗为《和陆务观见贺归馆之韵》,是为陆游1189年所作的《喜杨廷秀秘监再入馆》之和韵诗,表明作者1189年已回京任职。当时金国与南宋以淮河为界,诗集中有很多作者乘舟北征,途经崇德、苏州、无锡、常州、丹阳、高邮、淮安、盱眙等地的题咏诗,多言风物,并有不少含义深刻的爱国诗。该集最后一首诗为《题汪圣锡坟庵真如轩在玉山常山之间》,江西的玉山与浙江的常山相临,表明作者作诗时已离开京城,身在浙赣边境的路途之中。 

八、《江东集》

江东,所指地域有大小之分,可指南京一带,也可指长江下游南岸地区。因长江在安徽南部境内向东北方向斜流,以此段江为标准确定东西和左右,江东称江左,江西称江右,今皖南、皖东、苏南、上海、浙江和江西东北部这片区域,均可称为江东。《江东集》是杨万里任江东转运副使期间所作,写作于绍熙元年(1190)十月至绍熙三年(1192)八月,时间跨度为1年零11个月。该集收录于《诚斋集》卷31至卷35,共5卷,存诗共计515首。

1192年五月,作者作《诚斋江东集序》说:绍熙庚戌十月,予上章丐外,蒙恩除江东副漕……既抵官下,再见夏时,因集在金陵及行部广德、宣、池、徽、歙、饶、信、南康、太平诸郡所作诗,得五百首,乃命曰《江东集》。[19]该集第二首诗为《之官江左,舟中梳头》,江左即江东,表明他已出任江东转运副使,作诗时正在赴任途中。该集最后一首诗为《题谢昌国桂山堂》,诗中有归卧西江一草堂[20]之句,表明他已在回乡途中,该诗为其游江西桂山堂所作。 

九、《退休集》

退休,指因年龄或其他原因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古代又称为致仕或悬车致仕,年龄一般为70岁,有疾病则可提前。《退休集》是杨万里自金陵西归,家居吉水直至去世前所作之诗,写作于绍熙三年(1192)九月至开禧二年(1206)五月,时间跨度为13年零9个月。该集收录于《诚斋集》卷36至卷42,共7卷,存诗共计726首。

因作者已去世,《诚斋集》是由其长子杨长孺编定,故《退休集》无序。该集第一首诗为《自金陵西归,至豫章,发南浦亭,宿黄家渡》,表明作者从金陵辞官乘船返乡,到达南昌后某日又从滕王阁南面的南浦亭出发。因远离官场,即将抵家,诗中表现出一种轻松愉快的心情。而该集的第三首诗为《十月四日同子文、克信、子潜、子直、材翁、子立诸弟访三十二叔祖于小蓬莱,酌酒摘金橘小集,戏成长句》,可知他是11929月回到家乡。该集最后一首诗为《端午病中止酒》,表明作者最后的诗作止于1206年端午节。据杨长孺作《诚斋杨公墓志》载,他手书遗奏八十四字,皆孤愤之词。书毕,隐几而殁,年八十。时开禧二年五月八日也[21] 

十、结语

《诚斋集》各诗集创作于1162年七月至1206年五月之间,时间跨度为44年,几乎都是按写作顺序来排列,依次体现了他不同阶段的创作特点。细读杨万里为各集所作的自序可知,他的诗风先后有四次变化,即经历了模仿期、过渡期、形成期和发展变化期四个阶段。诗风第一次转变是在绍兴壬午(1162)年间,诗风第二次转变是在乾道庚寅 (1170)年间,诗风第三次转变是在淳熙丁酉和戊戌(11771178)年间,诗风第四次转变是在绍熙庚戌(1190)年间。元代诗论家方回说:杨诚斋诗一官一集,每一集必一变。[22]现代文学研究家钱钟书则说,杨万里把自己的创作讲得层次过于整齐划一,跟实际有点儿参差不合[23]

http://s14/mw690/005X45zFzy6Trzh0H4Vcd&690

 


[①]《诚斋集》卷80,四库全书本,下同。

[②]《诚斋集》卷80。

[③]《诚斋集》卷80。

[④]《诚斋集》卷80。

[⑤]《诚斋集》卷80。

[⑥]《诚斋集》卷12。

[⑦]《文苑英华》卷286《临行与故游夜别》。

[⑧]《诚斋集》卷80。

[⑨]《诚斋集》卷80。

[⑩] 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87。

[11]《诚斋集》卷18《南华道中二首》其二。

[12]《诚斋集》卷80。

[13]《诚斋集》卷80。

[14]《江西通志》卷38。

[15]《诚斋集》卷81。

[16]《诚斋集》卷24。

[17]《诚斋集》卷26《自跋〈江西道院集〉戏答客问》其一。

[18]《诚斋集》卷81。

[19]《诚斋集》卷81。

[20]《诚斋集》卷35。

[21]吉水县《忠节杨氏总谱艺文》

[22] 方回《瀛奎律髓》卷1,四库全书本。

[23]钱钟书《宋诗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