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六年级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现状问卷调查分析报告
(2015-05-24 23:49:40)
标签:
教育 |
分类: 课题研究 |
小学语文六年级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现状问卷调查分析报告
一、调查背景和目的
口语交际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活动,而小学阶段是儿童口语交际能力发展的最佳年龄阶段。然而在教学实践中,由于重知识轻能力,重书面轻口头的倾向根深蒂固,听说教学并没有得到真正的重视。
纵观我们的口语交际课堂,不难发现,仍有有相当数量的学生总是不善于清楚地、连贯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说出的话语无伦次,不着边际或不合情理,常缺少中心,用词不当,存在重复、间歇、脱节等现象。还有少数学生往往不愿意发言,很少主动举手回答问题。即使在被动点名后,往往也是显得局促不安,表意不明,更不要说把握机会积极参与口头交际能力的训练了。这样,久而久之,他们的口头交际能力就会逐步削弱、萎缩,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也就不能充分地体现了。那么口语交际在小学生心中到底是一个怎样的概念,口语交际教学如何开展才有效?基于此,我对小学六年级的口语交际课堂教学现状情况进行了调查,以便进一步了解学生课堂口语交际的现状,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二、调查的对象
我从李渠小学六年级共抽取了34名学生进行了随机调查,问卷回收率达100%。
三、调查内容和方法
本次调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自编了《“口语交际”教学现状问卷调查》。该问卷采取封闭式的方法,共设计了10道题。由于在调查中有一道开放式题目不进行数据统计,只作为定性分析时的参考。
㈠
1、学生对口语交际课堂教学的兴趣度
学生对口语交际教学是否感兴趣,是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课堂时效性的一个前提,本次调查结果显示:
调查的总人数 |
喜欢学习课文 |
喜欢上口语交际课 |
||
人数 |
百分比(%) |
人数 |
百分比(%) |
|
34 |
20 |
58.8 |
18 |
52.9 |
2、口语交际习惯的养成
⑴
学生 人数 |
口语交际课上敢不敢大胆发言 |
遭到同学们的哄笑后 |
||||
表 |
人数 |
百分比(%) |
表 |
人数 |
百分比(%) |
|
34 |
敢 |
18 |
52.9 |
不想上台发言了 |
13 |
38.2 |
不敢,怕别人笑 |
16 |
47 |
没关系,下次再努力 |
21 |
61.8 |
⑵
调查 人数 |
课堂上同学发言与自己的 观点不同时 |
同学在发言时 |
与人交流时的表现 |
||||||
表现 |
人数 |
百分比 (%) |
表现 |
人数 |
百分比 (%) |
表现 |
人数 |
百分比 (%) |
|
34 |
及时指出 |
4 |
11.8 |
认真听 |
19 |
55.9 |
能流利表达意愿 |
26 |
76.4 |
听他说完,再发表自己的观点 |
20 |
58.8 |
边听边议论 |
10 |
29.4 |
说话脸红,结结巴巴 |
3 |
8.8 |
|
沉默 |
10 |
29.4 |
自己做自己的 |
5 |
14.7 |
沉默寡言 |
5 |
14.7 |
⑶
调查 人数 |
单选你喜欢上口语交际课的形式 |
通过上口语交际课,口语交际能力 |
||||
项 |
人数 |
百分比(%) |
项 |
人数 |
百分比(%) |
|
34 |
介绍类 |
4 |
11.8 |
提高很快 |
12 |
35.2 |
交往类 |
2 |
5.9 |
有所提高 |
18 |
52.9 |
|
演讲类 |
2 |
5.9 |
与原来一样 |
3 |
8.8 |
|
表演类 |
17 |
50 |
||||
讨论类 |
9 |
26.5 |
变得不敢说了 |
3 |
8.8 |
通过回收问卷的逐题统计,发现:
1、学生对口语交际的兴趣教高,52.9%的学生相比较课文而言,更喜欢上口语交际课。
2、学生能够坚持使用普通话交流,都能大胆发言,但是使用率比较高的是课堂,相对来说,校外和同学交流普通话的使用程度差强人意。38.2%的学生因为遭到同学们的哄笑后对口语交际课不感兴趣再不想上台发言了。
3、从数据来看,李渠小学六年级学生的口语交际习惯比较好。如58.8%的学生在课堂上,面对同学发言的错误,能够等对方把话说完,再发表自己的观点。当同学在发言时,55.9%的学生能够做到认真听。多数学生与人交流时,能使用礼貌用语。
4、学生的口语发展能力有待加强。从数据上显示,52.9%的学生表示口语交际能力有所提高,8.8%的学生与原来一样,8.8%的学生变得不敢说话了,这须引起重视,得想出有效的策略予以梳导解决。
5、学生对口语交际课的形式喜欢程度有分化现象。倾向于表演类和讨论类,比例达到了总人数的76.5%,而相对于其他话题的介绍类、交往类、演讲类学生很不感兴趣。通过问答题,不难发现,学生对精彩的口语交际课堂记忆深刻,喜欢一些感性的,有兴趣的,引起大家共鸣的课堂交流。有不少学生期待教师的语言幽默风趣,在话题的选择上能够贴近生活,并希望老师也主动参与进来。
五、原因剖析
通过与学生进一步交流和自我反思发现,造成部分学生口语能力发展缓慢,部分学生口语交际课兴趣不高的原因有以下几个:
1、学校教育和家庭、社会教育脱节。口语交际的习惯落实不仅仅停留在课堂学生往往在课堂上因为有任务驱动,迫不得已使用正规的普通话,但是一脱离课堂这一语言环境,就使用方言交流,没有形成时时说普通话的习惯,也就得不到有效的训练。
2、从中也可以看出我校教师对口语交际课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够,认为课堂中只要学生明白意思即可,知道怎样做就行,没有以培养、提高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为目标。
3、口语交际课的形式有待多元化,而不仅仅停留在学生喜欢的表演和讨论,没有给学生充裕的时间,急于完成教学内容,只要有学生说,有交流就此打住。学生无法从容地把自己的想法与他人充分地进行讨论交流,也没有时间对他人的想法发表自己的看法。
4、影响学生口语表达能力不强的原因还有,一是上课认真听了却不懂思辩,不知说什么;二是教师指导过程如风拂水匆匆,不够细致;三是学生口语交际的意识不强,不能主动地与家长、同学交流,如47%的学生不敢在课上发言,怕被别人笑。在生活中也有不少学生在交往时处于被动位置,不轻易和别人说话,致使口语表达能力低下。
六、对策与措施
根据调查的结果分析,如何激发学生喜欢口语交际课,发展口语交际能力,让每个学生都能坚持在校内校外使用规范的普通话,是我校改善口语交际课堂教学现状的一个切入点。为此,我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激发学生的口语表达兴趣。“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
2、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小学生的口语在很大程度上受语言环境的影响,而良好的语言环境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建议一开学便要求全体师生课内外和校内外一律使用标准的普通话,从而形成说普通话良好的语言环境氛围。
3、加强课堂口语交际教学。在语文课中,牢牢把握年段口语交际课程目标,根据教材现有的教学资源,在语言发展和交际两大块落实。认真对待每次口语交际课,精心设计教案,在话题的选择上贴近生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4、让学生有充分说话的机会。课堂是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说规范语言的主要阵地。教师要重视课堂发言,把学生发言看作是一种特殊的说话练习,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有层次的训练。
5、密切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争取家长配合,在家多与孩子交流,在交流中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对六年级口语交课堂际教学现状的调查,使我对农村小学语文口语交际的教学现状的局部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但是对于各个年段的口语交际教学认识还很模糊。所以这也引发了我对各个年段口语交际教学探究的兴趣,期待和身边的同事携手一起投入口语交际教学的研究行列,发现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展开相关的课题研究,以推动农村小学口语交际教学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