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自主性游戏活动的有效评价(姚九月转载)
(2018-10-11 05:19:29)
标签:
育儿 |
分类: 过程性材料-理论学习 |
幼儿园自主性游戏活动的有效评价
二、在自主性游戏过程中通过有效提问引发幼儿探究,并在实践中检验结果,以利于教师有针对性做出评价
当老师在游戏中发现了有价值的内容时在游戏中先和幼儿产生互动,通过有效的提问引导幼儿进行思考和探索,丰富幼儿的经验,这样在介绍时幼儿就会显得不紧张,也会乐意分享介绍。
例如在自主性游戏活动“美工区”中,我听到一阵阵东西掉在地上的声音,好奇地走过去一看,原来斌斌在做响罐,他在易拉罐里装上豆子,正在自制乐器呢。“老师,这是我做的响罐,我把口子用即时贴贴起来了,可是一用力摇的话,豆子就会滚出来”,“就是这个声音把我吸引过来的,那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斌斌说“我再多贴一层即时贴吧。”可是试了一下,还是不行,在一旁看了好久的石锐说:“在即时贴的外面再粘一层透明胶,不知道可不可以?”于是两人又找来了透明胶,再次进行包装。这下终于可以了。在游戏评价时,斌斌向大家介绍了自己包裹得非常结实的响罐,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不过大家又提出这样的响罐不好看,要打扮得漂亮一点。于是接下来的几天,总能看到有幼儿在美工区继续对响罐进行包装、美化,而且每天都有新的问题,新的创意出现,充分调动了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
三、在进行终结性评价时,教师要选取有价值的、典型的问题,引导幼儿思索,获得经验
幼儿游戏成果不仅包括一些显性的可视性很强的东西,其实还包括一些隐性的内容,比如能力的提高等。而在诸多的能力中,最突出的是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游戏评价时,常常会这样问幼儿:“今天你们在玩的时候,有没有碰到什么困难?是怎样解决的?”当孩子们提出问题,大家讨论,合理解答后,老师给予充分的肯定,以此促进形成再发现、再解决、再提高的良性循环。如:在结构区中,几个幼儿想造一个美丽的小区,他们很快用积木搭好了几座房子。这时有小朋友提出还要搭一个花园。但是他们东找西找一直找不到合适的材料。针对这种情况,老师不是直接告诉他们,而是“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当游戏结束进行评价时,老师问:“小朋友,今天在玩游戏时,你们碰到了什么困难?”那几个小朋友争先恐后地讲出了难题,于是老师引导全体小朋友进行讨论。有的说,可以用纸盒子来做花坛,可是没有花怎么办?又有人说可以请美工区的小朋友帮忙做一些漂亮的花;……应该说他们的想法还是很可行的,对于幼儿能发现问题,引起争论,解决问题的现象,老师要给予充分的肯定。这样一来,不光使幼儿从以往的游戏经验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合理方法,而且使游戏的主题向着幼儿向往的方向进一步发展了。
四、在评价时,教师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做出合理的、适当的评价
在进行自主性游戏活动的评价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已有的生活经验、游戏材料、当前的主题活动等因素,灵活的、及时进行评价。
如在进行主题活动“环保小卫士”时,在评价时教师可适当增加环保方面的内容,和幼儿讨论一下游戏中是否注意保持环境的整洁,在使用材料时有没有浪费的现象等。在对小班幼儿进行评价时,可以以教师为主,到了大班,就可以以幼儿为主。总之,游戏评价要注意针对性与科学性的结合,个别评价与集体评价的结合,注意游戏过程的评价,注重幼儿能力的发展,注意发挥积极因素,促进自主性游戏的深入发展。
评价是自主性游戏指导中的重要一环,只有通过有效地评价,才能使幼儿对自己和他人的游戏情况有一个客观准确的把握,并在教师有目的地引导下,帮助幼儿整理、提升经验,并不断更新游戏主题,增加游戏中的材料,丰富游戏情节,产生新的规则,才能进一步激发幼儿开展游戏的愿望,从而提高幼儿的各种能力,促进幼儿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