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幼儿园晨间混龄户外区域性体育活动初探(L—转载)

(2015-09-08 19:37:04)
标签:

育儿

分类: 过程性材料-理论学习

【摘要】美加多元立体课程是对幼儿实施身体、智力、情绪与社会性发展等方面的整体素质教育,致力于培养健康、快乐、有竞争力的儿童。幼儿晨间来园,有时候会产生焦虑情绪,对父母非常依恋。户外区域性混龄体育活动通过利用幼儿园场地、器材,形成各个活动区域,创设宽松的环境、提供丰富的器械、打破年段和班级界限,发挥幼儿天性,如果幼儿一来园就能在充满生机的活动场地上与同伴们游戏、玩耍,可以自由地选择活动内容和器械,让幼儿享受游戏的快乐和精彩,这对幼儿来说是享受快乐一天的开始;同时培养幼儿大胆自信、坚强勇敢,学会交往与合作,促进幼儿健康、快乐成长。

【关键词】美加多元立体课程  晨间  户外   区域性体育活动  探索

《规程》中明确:“保育和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是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协调发展,增强体质,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参加体育活动兴趣。”美加多元立体课程 根据纲要和规程要求,采取主题教育形式,将内容相对地划分为六个领域,其中体育运动是重点之一。幼儿园通过利用场地、器材,形成各个活动区域,让幼儿在良好的体育环境中能充分地自由活动,打破班级界限,自由结伴,自选内容,自主活动,在独立或合作运动中提高自主运动能力,它是幼儿园体育活动的一种特殊的组织形式,是对幼儿园基本的体育活动组织形式的一种补充。晨间空气清新,幼儿从踏入幼儿园起,就能在充满生机的活动场地上与同伴们游戏、玩耍,开始一天的幼儿园生活,这对幼儿们来说是享受快乐一天的开始。因此,我们尝试在晨间开展了幼儿混龄户外区域体育活动的探索。

一、合理规划场地,巧妙设定区域

根据实际,我园对活动场地进行了全面的规划:如准备开设哪些活动区,需要多大的空间,各区域之间怎样联系,周围环境应该怎样利用等等。我们将活动场地设在教学楼东西两块集中的塑胶操场和东侧相连接的30米直跑道上。这样孩子早上一来园就可以去到操场上。我们根据发展幼儿的基本运动,设置了钻爬区、跳跃区、平衡区、攀爬区、走跑区、投掷区、综合活动区等。又根据幼儿使用运动器械的特点,设置了球类区、车类区。我们还考虑各区域之间活动性质的合理搭配,既有活动量大的,也有活动量较小的;既有发展幼儿基本动作的,也有练习综合身体素质的区域。在幼儿活动过程中,各区域活动内容既保持相对稳定,又进行适当的调整,以不断适应幼儿活动与发展的需要。

二、合理投放活动材料

要让幼儿喜欢并积极参加体育活动,活动环境的创设与活动材料的投放是个关键因素,它直接影响到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以及活动的质量。

    1、首先,我们在各活动区内尽可能地提供种类多样、数量充足的活动材料。如在跳跃区,提供了纵跳触物的水果玩具、从高处往下跳的多种高度的台阶、多种高度的跨跳栏栅、羊角球、蹦跳球、绳子等多种活动材料,每种器材数量520件,保证每个孩子都有器材活动。

2、在活动环境的创设与活动材料的投放中考虑到幼儿的年龄、能力以及兴趣的差异,尽可能地满足不同幼儿的需要,有助于幼儿在不同水平上运动兴趣、能力都得到发展。如在平衡区,有走平衡台、走脚印、高低踏板车等。

3、活动材料的投放可与游戏方法有机结合。如攀爬区,将不同的钻、攀、爬活动材料相互连接,幼儿按序完成就能获奖励。又如在玩球区,将记分牌放在篮架旁,投篮时谁进球谁就能翻牌计分。

4、活动材料的投放还要考虑季节的特征,冬季选择运动活动量相对大一些的材料,如绳、羊角球、蹦蹦球、尾巴等,夏季投入玩沙、玩水工具、各种平衡器材等材料。

三、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和活动环境

《纲要》指出:“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是幼儿园体育的重要目标,要根据幼儿的特点组织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吸引幼儿主动参与”。

1、创设有利于幼儿发展的心理环境。

早上孩子来园,很容易发生闹情绪的现象,因此要为幼儿创设自由、开放、宽松的环境和氛围,能使幼儿放松的参与活动,容易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能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增强幼儿的自信心,自主性,我们要让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体,满足幼儿自主性的需要,支持孩子、理解孩子,使幼儿充分感受到自主、独立的快乐,萌发自主、主动的意识。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体育活动需要发展幼儿的运动技能,但不能太强调技能,而应让幼儿在自由、宽松的活动中去玩、去尝试、去探索,从而得到全面发展。

2、以自身积极的情绪状态为幼儿创设宽松的活动氛围。

我们认为:在体育活动中教师的最佳情绪应是积极、活泼、充满朝气,而且能调动活动气氛。在晨接时,我们以饱满的精神、良好的情绪出现在孩子面前,动作有力到位,做孩子的玩伴,用自己的活力感染和带动幼儿积极投入到活动中去。

3、扩大幼儿间交往的环境,培养幼儿良好的品质。

为了让幼儿多层面的体验人际关系,我们让每位幼儿都有按自己需要和愿望自由选择区域的机会。这样做,进一步扩大了孩子们的交往面,体现了活动的自主性、独立性,使幼儿在与不同年龄的伙伴的交往中相互学习并吸收同伴的经验。对于年幼的幼儿来说,与年长的幼儿交往,其运动能力、观察学习能力及跟随模仿的能力都会增强,他们愿意与年长的幼儿在一起游戏;而年长的孩子与比自己小的孩子一起游戏时,其责任感和榜样作用增强了,谦让和友好的行为增强了。

四、开展多元化的晨间混龄户外区域体育活动模式

虽然晨间时间很短,但混龄的户外区域体育活动也能作为挖掘幼儿各种潜能开发的载体形式,对幼儿实施体能锻炼,实施发展教育。

1、开展混龄户外区域化体育活动。

    在晨间活动中采用全园开放式混龄区域体育活动,同时根据幼儿各种动作发展的水平,因地制宜地创设了跳跃区、平衡区、走跑区、投掷区、球类区、综合区。让不同年龄的幼儿自由选择,彼此联系,产生交互作用的活动。如:活动时,幼儿既可在平衡区玩“在平衡凳上跑”;又可以在跳跃区玩“跨越过平衡凳”;还可以在综合区利用平衡凳开展竞赛性游戏,为他们和异龄同伴的交往创造了条件,在这种形式的活动中老师可以强调让幼儿享有四个自由——即自由选择内容、自由选择场地、自由选择玩伴、自由选择玩法。

2、以“大带小、小促大”的方式共同提高。

在活动中要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特点充分发挥大的幼儿的榜样示范作用,使大的幼儿在传授技巧的同时将获得成就感,各项能力将得到巩固和提高。

如在鱼贯练习中,幼儿要依次背着娃娃走过小桥,绕过小椅子跑过来,幼儿可根据自己的能力自由选择自己的桥墩过河。教师布置好场地,大的幼儿对教师的意图早已心知肚明,他们马上开始教自己的弟弟妹妹,既示范又讲解,忙的不亦乐乎,俨然一副专业教师的神态。同时也要让小的幼儿有事可做,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望。在混龄区域体育活动中,并不是小的幼儿一直等着享受,教师要引导他们从哥哥姐姐身上学会本领,找到并参与到适合自己活动。如跳跃区,小的幼儿看到哥哥姐姐的示范动作——从椅子上往下跳,可以选择比哥哥姐姐的椅子矮的椅子上练习,并在哥哥姐姐的指导、帮助下,慢慢挑战高一些的椅子。 

一年多来,我园通过晨间混龄户外区域体育活动的实践,幼儿早上入园时情绪稳定了,孩子的运动技能、社会交往、个性品质也得了很大的提高。晨间混龄户外区域性体育活动将真正成为孩子们快乐一天的开始,成为孩子们的主动体育、快乐体育。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探索》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刘建霞   2007年第1

2、《优化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的实践与探索》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年第2

3、《开展幼儿园分区户外体育活动的实践与探索》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10

4、《幼儿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教育部,2001.6,教基﹝200120

5、《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征求意见稿) 教育部,2012.10.5

6、《户外区域体育活动的教与学》  段春梅   北京教育出版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