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案例分析
(2015-06-16 12:09:51)| 标签: 教育 | 分类: 课题研究 | 
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案例分析
延安慧泽小学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社会,各种先进的教学手段得以充分应用。随着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广泛使用,人们对语文课教学中多媒体运用的利弊也有更为深刻的认识。毫无疑问,多媒体教学在某些方面的作用,绝非传统教学所能比拟,然而它也存在着许多问题。我认为,多媒体技术是一把双刃剑,语文课堂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有利有弊,并非多多益善。
一、导入新课
在学习《信任》这一课时,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同学们展示了一幅图画(一对夫妇在郊外的一座小屋前,几只狗在他们周围,不远处是桃林,妻子正拿着钱放进桌上的箱子里,桌上躺着一只大花猫),然后提问:大家从这幅图中看到了什么?让学生对这幅图进行尽情描述。从而揣测“信任”这个词语的意思。这个环节的多媒体课件展示有利有弊,但利大于弊。
多媒体技术的使用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由于传统教学注重知识的灌输,在教学手段上比较单调,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极易产生疲劳感和厌倦感。而多媒体技术的使用能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改变这种现状。因为画面的不断切换和信息量的大幅度增加,学生的情绪往往会处于一种亢奋状态,他们的积极性会被调动起来,学习的主体作用会得到更好的体现,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去,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二、检查预习
在本环节,为了更好的对学生情况作一个了解,我用了几张幻灯片展示文中的重点字词以及文章的主要内容,借此来检查学生课前预习情况。这个环节课件的展示对课堂教学目的的实现有很大的帮助。
多媒体技术的使用大大丰富了教学资源。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而本文又是一篇非常经典的先秦时期文言文,因此,在备课时需要大量的资料及信息源。在传统的教学中,这种资料和信息主要是通过书本、图片和录像等手段得到的,来源非常有限。而多媒体能提供语文学习中所需的各种信息资源,切实解决了我查找资料的后顾之忧。不仅如此,还方便了学生,有利于扩大学生的视野,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使学习不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有利于知识的共享和学生课外自主的学习。
三、理清文意条理
在阅读思考,理清文章结构这一个环节,利用多媒体课件能更好的把本文结构图示逐一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对文章结构有更清晰的把握。
多媒体技术的使用能有效地让学生的思路更清晰。多媒体文本、图形、影像、动画和声音等多种手段的运用,不仅有利于学生获取和保持语文知识,激发学生语文的学习兴趣,还能让学生的整体思路更为清晰。生动的画面,具体可感的形象,美丽壮观的山水,曲折跌宕的情节,加上自身的生活经历,使学生在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时空中领悟、感知人间的美好,把握文章的结构。让他们在多媒体课件生动形象的画面的帮助下,更清楚地明白河伯为什么会由骄傲自大变成望洋兴叹。在理清文意这一块能够始终有一个清晰的思路。
重视直观感受,忽略情感体验。本文是一篇韵味十足的记叙文,需要我们慢慢去咀嚼、品味语言的美,通过引导学生进入文章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仔细体味人与人之间相互信任的美好并以自己的生活经历与感受为出发点,体会信任的重要性。如果用具体生动的画面去代替,可能会破坏作者给我们创设的美妙意境,给人一种画蛇添足的感觉。
四、知识归纳
在归纳本节课重点内容的时候,对文中的重点字词的理解、文章条理结构的梳理、初读文章的感悟收获等的再现至关重要。传统教学方式在作归纳工作时存在一些缺陷比如时间过长,而多媒体恰恰就能很好的弥补传统教学手段的不足。
多媒体技术的使用大大增加了课堂容量。多媒体技术的使用大大增加了课堂容量,节约了课堂时间,学生在单位时间所获得的知识量和信息量得到更大的拓展。在作归纳时,多媒体课件可以把一些文言知识分类进行归纳整合,方便学生的记录与记忆,便于学生整体把握。同时,借助互联网提供的丰富的信息资源,将教学从“学习一课”的微观教学中走出来,延伸了课堂教学内容,开拓了学生的学习途径,并通过强大信息量的刺激,达到了积累知识的目的。
任何一种新生事物的产生,必然有它的合理性和局限性,一旦盲目的跟随潮流,就会失去原有的方向。我们应当承认多媒体教学在语文教学和其他学科教学中有巨大的功用,它以文字、图形、图像、声音、视频、动画等多种媒体形式显现,弥补了传统课堂教学形式单一、直观性差的缺憾,使教学效果达到了最优化,成为现代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多媒体教学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就语文学科而言,它的缺憾更明显。由于语文是语言性学科,是一种形象思维,需要学生凭借语言进行大胆的想象和丰富的联想,而不是按照老师制作好的图片设计去思考。因此我们应该努力提高自身修养,积极开发课程资源,丰富多媒体资源,充分认识多媒体是辅助教学,而不是主宰教学,要清醒的认识其利弊,走出误区,发挥其巨大优势,更好的为提高课堂效率和学生能力服务。
我坚信,随着多媒体教学的不断深入和广大教师的辛勤探索,多媒体教学一定会日臻完善,能更好地适应现代化教学的需要,成为优化课堂教学的主要途径之一。

 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