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厌学一直是一个令家长头痛的问题。现实生活中,不少孩子都有或多或少的厌学情绪,即使是优等生也不例外。厌学的主要表现是对学习丧失兴趣,视学习为负担,把学习当成一件痛苦的事情。
一、为什么会厌学
不少家长望子成龙,常常揠苗助长,不管孩子的学习过程,只关心考试结果和学习成绩。这些家长往往花很多钱让孩子上各种各样的学习班,牺牲孩子的休息与娱乐的时间,强迫孩子长时间地学习,使他们在心理上承受不起,自信心丧失,于是孩子就产生了逃避心理,进而拒学、厌学。除了家长的期望过高,学习压力大之外,孩子厌学还可能是因为学习目的不明确。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开始关心的问题是;我为什么学习?我将来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而一些家长与孩子缺少心灵上的沟通,不能为孩子从理论上回答这些唔问题,实际生活中为孩子提供过于富足的物质条件。孩子除了学习,其他的都不用担心,当然也就没有通过学习而改变现状的愿望,于是,学习的动力也就逐渐消失了。
还有一种情况是,父母对孩子保护过度,这种过度保护很容易使孩子失去锻炼的机会,并导致孩子失去自信。而缺乏自信的孩子不仅无法保护自己,在集体生活中也很难找到自己的位置,由此也会产生畏惧上学或厌恶学习的心理。
有的农村学生家庭困难,受外来打工的影响,学生没有自信心。另外,孩子与家长或老师的冲突也会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兴趣。比如,老师的鼓励、欣赏和引导会让一个普通的孩子变得优秀,家长的理解、信任和支持会让孩子充满自信心,但如果家长或老师经常对孩子的缺点、错误进行挑剔、讽刺甚至贬损,对孩子的行为不信任或过份要求孩子,把孩子置于一种不平等的地位,孩子也会失去自信心,并以不学习来与父母或老师对抗。因而,家教的方式方法要随时根据孩子心理变化而改变。
二、孩子不再厌学
家里有了厌学的孩子,家长应该怎么办呢?孩子厌学,家长不要批评、发脾气等简单粗暴的办法对待孩子。“亡羊补牢未为晚”,只要家长理性地调整自己的教育观念和方法,孩子的进步还是会很明显的,对于家长来说,可以采取以下几点,来逐渐改变孩子的厌学情绪——
1、适当降低对孩子的期望。家长要知道“第一”只有一个,努力是人人可以做到的。应了解孩子学习的困难所在,帮助孩子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并为此而努力。此外,家长要多与孩子在学习方法、人生理想等方面进行沟通与探讨。
2、帮孩子树立自信心。孩子都很在意别人对他的评价,他也按照别人的评价去认识自己,所以帮孩子树立自信心是帮助他们克服厌学心理的一个关键。家长要让孩子树立“别人能学,我也能学”的观念,面对困难,只有不断去克服才能走向成功,让他们在心理上不惧怕学习,比如可以为孩子选一门他最想学、最有把握学好的学科,多下功夫,首先突破,证明他具有学习的能力,并让他从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从而激发他学习的热情。同时,家长要让孩子远离消极情绪。如果孩子因为怕学习失败或对学校环境有恐惧心理,家长就要采取行动让孩子消除这种情绪。
3、加强对孩子的挫折教育。现在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独自面对挫折的机会很少,一但遇到困难,往往无所适从,自暴自弃,因而家长要适当对孩子进行一些挫折教育,以磨炼和提高孩子的受挫折能力,要在尊重、理解、关心的前提下,多与孩子进行思想感情方面的沟通,让他们明白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是难免的,只有不断克服困难才能不断取得进步。
4、对个别因家庭困难造成孩子厌学的,要通过学校、政府、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解决实际困难,让孩子没有压力,安心上学。同时还要教育孩子树立克服困难的勇气,在克服困难中成才。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