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家长采用奖金激励 大三女生逢考必过

(2015-01-20 10:57:58)
标签:

奖金

家长

奖金激励

逢考必过

专家的话能信吗

分类: 亲子教育

家长采用奖金激励 <wbr>大三女生逢考必过

每次考过重要的考试都能收到奖金,这次爸妈许诺,考过研究生给我5万,定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啊!

记者追访:小牟是江夏区某高校的大三学生,每逢重要考试,父母都会许以数千元奖金激励她过关,并且这招也十分奏效。最近还告诉她,如果考研成功,将会给她5万元的零花钱。

奖金已拿上万元

考过英语四级奖励了3千。小牟告诉记者,2013年开年起,她就每天扎进图书馆,最后成功过关。成绩出来后,爸爸将奖金分期三个月打到她的银行卡里(生活费除外)。英语六级考过后,小牟也收到了3000元的奖励。我现在英语水平确实有进步,交了不少外国朋友,而且还能直接看外文小说。

20145月,小牟参加专升本的考试,顺利通过后,爸爸果然也没食言,分成5次往她卡里总共打了1万元。

最近,家人又许诺,如果小牟能考上研究生,父母奖励3万元,姑姑奖励2万元,共5万元。

小牟表示,并不是她向家人要钱,而是家长主动提出的。她把小部分奖金用来买衣服和旅行,大部分钱都存在银行。我觉得这种奖励机制没什么不好,至少能促使我逢考必过,还能让我学会怎么掌握资金不乱花,也不会因为没钱占别人的小便宜。记者问小牟,如果父母不给金钱奖励,这些考试能否通过?她回答,不敢确定。

教育专家明确反对

记者联系上小牟的父亲,他说,之所以这样做,是觉得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如果女儿没能专升本,没能通过四六级考试,工作后经济上的损失可能远不止1万元。

小牟的室友小怡对这事非常羡慕,但网友格格巫夫人则不赞成:用金钱激励,会让孩子以为是替父母在学习。大学生是成年人了,更应该明白,努力是为了自己。

湖北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叶显发认为,现在的大学生独立性较差,无论是生活上的自我管理,还是学习上的积极性,都做得不够好。但用金钱来激励学习,对独立性的培养毫无益处。利益驱动只是一时痛快,培养能力和好的学习习惯才是最重要的。

如果您是孩子的父母,您又如何去做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