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桃花心木》教学设计

(2016-03-18 23:59:27)
标签:

教育

分类: 日常研修

《桃花心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读课文,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句段。

    2.学会抓住重点句段,联系生活实际,理解种树人的话和“我”从中感悟到的育人道理,并得到个人的启迪。

    3.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并尝试用这种方法表达自己的生活感受。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导入,激发阅读兴趣。

1、导语: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台湾作家林清玄所写的文章—《桃花心木》。

2、质疑:

桃花心木是一种怎样的树呢?你能快速地从课文中找出来答案吗?

(第2自然段和第15自然段相关句子)

3、下面,我们来认识一下桃花心木。(课件出示桃花心木资料)

4、阅读了这些资料,你能读出桃花心木的特点吗?(指名学生朗读。)

预设:读出了桃花心木的高大、优雅……

5、课文仅仅向我们介绍了桃花心木的特点吗?哪还写了什么?请你自由读课文,寻找答案吧!

二、整体感知,理清文脉

第一段:(12自然段):简介桃花心木这种树。

第二段:(3-10自然段):我对种树人不按规则种树的做法感到不解。

第三段:(11-16自然段):种树人解释他为何这样种树,以及“我”从种树的道理中悟出了做人的道理。

师:悟出了做人的道理是什么?

师:本文以“桃花心木”为题,不单纯地写树,而是借树苗的成长来比喻人的成长。这种写法叫做(“借物喻人”)。

下来,让我们走进课文,抓住重点句段,细细品读。

三、种树人的奇怪做法

1、同学们,你们觉得种树人的方法怎么样?但是说实话,我对他的一些做法,最开始是感到非常的?(奇怪),那么,种树人的哪些做法让我感到奇怪呢?请你浏览课文,快速寻找答案。

2、汇报交流

3自然段:日期不定;水量不定

5自然段:时间不定

7自然段:补种不定

3、读上面的句子。

   师:同学们,作者奇怪的感受是越来越强!其实,那里仅是作者呀,我们所有人都有好多的问题想问他。

4、你想问些什么?

   师:看来我们的心和作者是一样的。好,一起问。(齐读11自然段)

5、种树人是怎么回答的呢?(指明读1213自然段)

师:种树人为什么这样做,你听出来了吗?下去好好琢磨琢磨这两段,我们下节课再学习。

四、处理课后生字

五、作业:

1、写生字词语及重点词语意思。

2、完成课后1题。并背诵12-14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种树人的哪些做法令作者感到奇怪?

2、对他这种奇怪的做法,种树人自己是怎样说的呢?

师:那他到底为何这样做呢?这种树的道理中蕴含着怎样的育人道理呢?这节课让我们继续来学习《桃花心木》这篇课文。

二、种树之理

1、默读1213自然段,思考:种树人为什么这么做?

预设:让树木自己学会在土地里找水源。

2、一个意思,为何要用两段话来写呢?

⑴、预设:不确定和确定两个方面来写

⑵、默读1213自然段并画出相关语句完成表格。

 

不确定

确定

找到水源,

拼命扎根。

养成依赖的心,

根浮在地表上。

⑶说一说:假如你就是一棵桃花心木苗,在不确定的环境中,你会怎样找水源?

预设:为了生存,为拼命地找水源。板书:学会生存

⑷、师:看屏幕上的表格,你现在是否明白了种树人一个意思,为何要用两段话来写吗?他是用什么方法来说的?

(对比)怎么对比?

     师:对,种树人是对比着说的,我们也是对比着理解的。运用对比的方法,从一正一反两个方面来说明同一个意思,就会把这个意思说的更加清楚、透彻。可见,他不仅是位种树的能手,还是位说话的高手。

⑸、你注意到种树人说话的表情了吗?

(笑着说的,语重心长的说的,指明分别读)

⑹、小结:师:学到这我们就明白了:种树人这样做,他是真正的爱树,也只有这样的爱,才能是树长成百年大树。

三、育人之道

1、作者听了种树人的一番话,又有怎样的感受呢?(指名读齐读)

⑴、这是一段极富人生哲理的话,谁来说说自己的体会?

预设:不确定是指生活中不可预料的一些坎坷、曲折、磨难。只有经得起生活中的风风雨雨的考验,才能成为坚强的人,有作为的人。人只有在艰苦的环境里经受住考验,发挥潜能,才能生存和发展。

⑵、谁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⑶、导读

2、完善板书:学会生活,借物喻理

3、听了种树人的一番话, 你会有怎样的感受呢?请拿起笔来写在书上的空白处。

听了种树人的一番话,我想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打开窗户,我们看到了什么?——读15自然段

   种树的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为什么不会枯萎了呢?

   预设: 因为桃花心木适应了环境,学会了自己从土地里找水源,而且它的根也已经扎得很深,能经得住风吹雨打,还能把从土壤中汲取的极少的养分转化成巨大的能量,使自己茁壮成长。

四:寄语结尾

师:愿尔等都如桃花心木一样能够茁壮成长!

板书设计:

   3 桃花新木(借物喻人

              种树                育人           

                       不确定

              学会生存           学会成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