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绘本《小房子》导读设计
(2016-01-18 09:58:44)分类: 日常研修 |
故事绘本《小房子》导读设计
城关镇中心小学
拓展理由:
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文章主题是环保教育,组内文章主要是教育学生保护动物。为了拓展环保教育,让学生认识到随着21世纪到来,高科技突飞猛进,地球村悄然形成,空间站相继建立,新能源不断开发,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如不惊醒,人类终将遭遇灭顶之灾,从而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热爱自然的环保意识。
故事梗概
故事开篇讲“小房子”犹如一位美丽动人的公主,亭亭玉立在城外很远的乡下,仿佛是一曲明媚恬静的田园牧歌,不喧哗,不叫嚷。“小房子”每天站在山冈上看风景,那里有漫山遍野的雏菊,还有在月光下跳舞的苹果树,那里四季分明,天高云淡,她很开心,因为她能看到日出日落,月升月降,感受到太阳的温暖,月亮的柔和,星星的可爱,还有四季的美景和孩子们在大自然中的快乐!
文中没有跌宕的故事情节,没复杂人物形象,只有清新艳丽的图画,只有朴实生动的文字,还有淡淡的甜美和抹不去的忧伤萦绕在书里的字里行间。有一天,“小房子”看到了远处城市里的灯光,心底产生了对城市的向往。她的愿望实现了,急剧膨胀的都市化让她置身于高楼林立、霓虹闪烁的城市中了。“小房子”被孤零零地遗落在滚滚烟尘中,在这个不夜之城,她只有在梦里才能见到雏菊和苹果树。然而她看到的却是行色匆匆的人群,灰蒙蒙的空气,还有城市建造震耳欲聋的声音。她孤单、寂寞、害怕、不开心。还好,善良的作者,为这本书加了一个光明的尾巴,“小房子”的主人的孙子把小房子搬迁到了很远的乡村,小房子又可以天天看到太阳、月亮与星空,又可以看到美好的四季,静静地、开心地欣赏大自然的风景。
导读理念
导读目标
1、在静静的聆听和思考中享受阅读绘本的幸福。
2、指导学生认真观察书中图画,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3、掌握故事梗概,学会用自己的语言讲这个故事。
4、让孩子体会到大自然的美好、了解城市的建设过程,更要热爱环境、热爱生命,保护环境,树立环保意识。
导读过程
一、读封面、猜故事
同学们请看这本书的封面,你看到了什么?你能猜猜这本书将会讲一个怎样的故事吗?
二、读扉页、认识作者。
作者维吉尼亚·李伯顿是20世纪美国最具代表性的图画书作家,她创作于1942年的这本《小房子》获1943年凯迪克奖金奖,并入选美国全国教育协会推荐100本最佳童书。70几年后依旧触动人心。这座会呼吸、有情感的小房子,将带大家领略生命与自然的美好,传达出热爱环境、热爱生命的理念。
三、讲故事内容,知故事情节:
1、山岗上看风景的小房子是什么样子的?(漂亮、坚固)一天当中她都看到什么?四季当中她都看到什么?她的心情怎样?
2、小房子看到城市里的灯光在想些什么呢?
3、交流问题:
4、小结:小房子在山岗上看着日落月明,四季交替,孩童嬉戏,在大自然美好的画卷中她很开心,但她却向往着城市生活。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了,同学们猜猜有一天小房子看到了什么?
1、有一天小房子看到了什么?(人们修公路、盖高楼、挖地下铁、行色匆匆的人群、灯红酒绿、乌烟瘴气、吵杂繁闹的城市生活。)
3、此刻她的心情怎么样?
1、同学们如果你们是“小房子”,此刻,你们想说什么?
2、教师引导、学生交流。
四、想故事,谈感受。
1、同学们,读了这个故事你们想说什么?
2、联系实际说说人类破坏环境造成的恶果有哪些?(沙尘暴、雾霾)
3、教师小结:是啊!急剧膨胀的都市化,曾经宛如一头长驱直入的怪兽,转瞬间就吞噬了小房子、丘陵、雏菊和苹果树。虽然小房子从城里回到了乡下,重新在一片长着雏菊和苹果树的丘陵上找到了归宿,她再也不向往城市生活了。但是,她是否能永远地拥有这份宁静呢?会不会有一天,她现在生活的这个乡下又会变成城市呢?故事留下了这个悬念,让我们去回味。也时刻惊醒真人类要为自己破坏环境造成的恶果买单,沙尘暴、雾霾天气就是人类破坏环境造成的恶果,它正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老师希望同学们能做正真的小卫士保护坏境、关爱自然,让我们的生活环境回归“大自然”,和大自然一样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