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2018年9月26日上午,终于迎来了扈中平教授的专题讲座:《“好老师是天生的吗”?》。当年读教育硕士的时候,扈老师是我们教育学的主要导师,所以我有幸聆听了扈教授的好几节课。如今时隔十几年,扈老师上课的风采与当年毫不两样,依然那么激情澎湃,所讲的内容句句珠玑、见解精辟。
扈老师用了半个小时解释何谓好老师,然后详细解读了哈佛大学所做的研究以及他们得出的结论《挑选一名好老师比培训一位老师更容易》It’s Easier to Pick a Good Teacher than to Train One。
这个研究结果表明,教师也像很多其他行业一样不像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倚重经验。教师在工作几年后教育效能便开始走下坡路,因此他们提出好老师不是培训出来的,很多的成为好老师的核心素养是天生的。那么这些教育效能高的特征是什么呢?共有12点:1. 备课充分;2.态度积极乐观;3.对学生期望值高;4.富有创造力;5. 公平对待每位学生;6. 平易近人;7. 创造归属感;8. 富有同情心,关心学生;9. 有幽默感;10. 尊重学生;11. 心胸宽广;12. 勇于承认错误。
按照这个标准来看,我倒还是挺适合当老师的,也能解释从教十几年来工作做得还不错的原因。大家不妨也自己对照一下。
基于哈佛的这项研究,扈教授提出教师的培训要做到从“科学”到”人文“到转向;从”技术“到”艺术“到转向;从”单一“到”综合“到转向;从”外在“到”内在“到转向;从”训练“到”修炼“到转向。
扈老师一直强调教育的复杂性、偶然性、非线性和模糊性,因此他认为好老师“功夫在教外”,丰富的知识和多样的能力会积淀为教师的内在综合素养和教育智慧,能间接提升教师的境界、层次和魅力,而这些又是影响教育里的大因素,因此建议老师们要热爱教师这份职业,这份与青春、生命、阳光、希望为伍的工作,不能停止学习混日子,而应该要多读书多了解不同的学问。教育要去功利化,教师基本功、教学技能与方法这些都太表层了,老师们更应该关注思维、逻辑、思想、智慧、个人魅力、人格、深度、学术等,这样才能真正吸引学生,才能让学生”学以致思“。
对哈佛这项研究感兴趣的亲可以戳以下链接:
http://www.360doc.cn/mip/588973133.html
还有整篇的论文原告:
https://m.taodocs.com/p-399823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