奖状
文/王信民
电话叮铃、铃地响个不停。
“你好,哪位?”
“听不出来吗?”
“木有、木有,局长您有啥指示,尽管吩咐。”
局长匆忙交代一件事。
撂下电话,老张立马进行了布置。
天刚蒙蒙亮,大爷、大妈们在各小区门口摆上桌椅、板凳,只要是出入院子的人,都得要回答一个问题。
老张立下的规矩是:凡说出近些年变化满十条的,发给大米五斤;十条以上的,发放大米十斤。经评审后入围的,再发给带镜框的奖状一张。
没曾想,大伙儿加入活动的积极性还蛮高,没过一会儿功夫,满满当当一车的大米,就被抢着答题的人们“一哄而抢”。
老张赶紧又调来一车。可没过晌午头,又所剩无几。哎!没法子,参与答题的人实在太多了。
老张只好请示局长,把一幢楼只选一家的方案,改成两家。
两天后,经大爷大妈细细的筛选,再由以老张为组长的“领导小组”拍板,各个社区拢共选出108户人家——为素质高的好市民。
检查工作的上级领导听完汇报后,有感而发:看来,老百姓的素质真的是挺高啊!
三、五天过后,当老张主任巴望给获奖的人再发奖状时,却迟迟没一个人来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