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作家网#情种

(2018-10-01 21:09:27)
标签:

杂谈

情感

历史

http://s11/mw690/005WsQANzy7r9xbfodc6a&690

情种

说到情种,我顺手用电脑百度搜寻了一下,其意思是说:感情特别丰富的人(多指男人)。一语道破,言简意赅。

小二、小虎,祥子?……想不太明白。晚上知青下乡四十四周年的聚会上,洋溢着喜悦的气氛,大伙儿推杯换盏中,但凡聊起有机会再回知青场看看的话题,我懵懵懂懂的感觉他们仨人动真情了。

人世间可以说无处不无“情的海洋”,人无激情,何来“愚公移山”!但回趟知青场看看至于大动肝情吗?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人真有“情种”之说吗?我觉得芸芸众生之中,如凤毛麟角,稀稀可见。

如果说,当今社会是改革推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到不如说是人的真情创造了世界。

人到”花甲”难免时不时在头脑中浮现一些往事当中的你、我、他(她)……大多是由于孤寂之感引发的。如果大家相约重返知青场,看着当年亲手耕耘的土地而现如今荒芜的情景,一定会喜悦与忧伤并驾。

情种想必对爱恋的地方肯定“钟情”。可想想不就是回到四、五百里远的故地重游吗?这对于当今现代交通之发达还算个事?。

回忆起四十四年前生活打拼过的地方,那些坎坎珂珂,曲曲折折的往事,真的会让人情不自禁地潸然泪下?

”打井”、”挖河”、拉垫糠、种西瓜、种芝麻、种棉花……最让人忘不了的是一个锅里吃饭的那点事。虽然一年也吃不了两、三次肉,但感觉顿顿饭菜都吃的是那么的温馨。当地人一见面不论是否熟识,总会亲切的先打招呼:吃了没,缺钱不。——“没吃”!有一次我就超乎常理的在公社大院讹了一老乡的饭。可笑的是在我转过身的一瞬间,几位战友已经把盘中仅有的几块肉捯的一干二净。

每年麦收的季节,也是大伙出力最多的时候,割麦、碾场、扬场、垛麦秸……我时常躺在麦秸堆上”日光浴”,刻意把脸庞、和臂膀晒得黝黑黝黑(这样才愈加显得魁梧壮实)。掏力,对于无力气的人是遭罪,但对有力气且总也使不完的人来说,如同玩耍一般。心情是那么的舒心、畅快。想想农村那些庄稼活,肯定大家伙儿还会记忆犹新。

在那个年代,每当收工得有空闲,有心人还能真情满满的写诗词,阅读“资本论”,”毛选四卷”,让人感慨。夜幕降临,煤油灯下写写日记的战友更是大有人在。我那时也有遐想:哪一天我也能咬文嚼字的描绘一下怎么骑马、骑牛、骑驴的心得体会,也许会成为一生的宽慰!

如今,头上的白发增多了,脸上的皱纹也添加了不少,人愈加显得憔悴了。可细琢磨琢磨,同样有着“知青”背景的领导人,为什么依然神采奕奕呢?

大家的大脑可能不那么敏捷了,但阅历却更加丰富了,看问题的方式方法更加全面了,那么新的里程是不是又重新开始了呢?

不得不说,在咱们大家伙儿中间好同学有的是!首先值得赞扬的是那些被“组织”培养的进步人士:大学教授、校园“高官”、军旅“政委”、医科大夫……还有那些参与“企业管理的”人才,举不胜举。

我恍兮惚兮,好同学怎么会这么多?是不是与当年“广阔天地”的锤炼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呢?
当年农民老代表:赶着马车扬着长鞭的“老把式”杨大爷;五里八乡,远近闻名“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蔬菜种植专家张大爷;更有那身名赫赫的种田能手牛大爷……他们的音容笑貌,历历在目,谆谆教诲,牢记在心里!

四十四个春、夏、秋、东,岁月如梭,时光飞逝,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太多太多的思念,像波涛汹涌的江河,奔流不息。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你在天南,他在地北,老同学还好吗?愿我们的友谊天长地久、矢志不渝!

时光带走了岁月,留下美好、挥之不去的记忆。今天立下誓言:再过三十年,我们再相会!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难忘的”知青”生活凝聚着最深刻;最难以忘怀的;亲如家人的情节。

请您别忘了,大家当中很多人称不上“情种”,但四十四年前那段——充满友情的人生经历,会永远铭刻在心中!

(2018.10.2修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