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情感娱乐 |
我向无远大志向,做事不刁钻、诡诈,“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普普通通为人,平平淡淡处事;到头来只落得一身清净,碌碌无为一凡人也。至于说“天高任鸟飞”之雄心,因何花甲之年又悄然而至,倒是莫名其妙,一头雾水。
所谓的“雄心”,无外乎就是说枯燥时,或者是说闲来无事时,就手不安分臆想着写出点什么东西来,痴迷于“作家”那种飘飘然的梦幻般境界。每当心中闪过一丝情节,就迫不及待地敲盘码字,起初,奈何肚子里的墨水太稀少,多时仍需“抓耳挠腮”,好在键盘敲个X,再敲个S,“心思”俩字就瞬间蹦了出来,简便实用,妙不可言。
写东西原本是让人阅读的,不是用来“炒”的,当今电子行业发展迅猛,出书寻找读者的年代,已一去不在复返,网上博友无数。那么说,写的东西如何抓住人的眼球,尤为重要。这也正是萌生动动“心思”的初衷。
世间万物唯有人是有“心思”的,其它物种有没有估摸也还是一个命题。如果一个人刚降生下来,就将其关入一间破茅草屋子里,永生与世隔绝,直至到老、到死……试想,他还会煞费苦心,或“好人一生平安”,或“坏事做绝”吗?那一刻,人或许依然是干干净净的,只怕是大脑却已经神志不清了。
因而造化小儿没有什么可责怪的,不管是把你播弄为工、农、兵一员,或是知识分子,都是其事先征得你的“心思”认可,而后才确定了你的人生的。古人云:“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人如真有良知、良能的话,“几希”的好人活着的时候,为啥不标榜成“千古流芳”的楷模,使其及早的受人崇敬,享受人间富贵荣华,却大都是待人家弃世而去,才借题发挥,大吹大擂呢?……真有什么“苍天”、“玉皇大帝”、“天主”、“耶稣”、“阿拉”等在左右着人的“心思”吗?我的观察都不是。是人本能的心思太丰富、疯狂、复杂了。
话有点扯远了,先不去理会它,只谈写东西的那点“雄心”。大清早5点多钟,,在美国探亲的朋友给我发了两条微信:《当下诗歌写作的“六无”》、《诗歌语言写作的张力》。打开后瞄了几眼,没敢深究,光看两篇文章的标题,我就仿佛爬在“诗”的山峰脚下,一丝不挂的冷的发抖。原本,我只肤浅的认为“诗”首先要有韵,语句含蓄点,抒情点,深厚点,浪漫点……就行(古诗、词另当别论),没曾想这么繁杂、啰嗦,果真如此,无奈从今往后,也只能望“诗”兴叹了。可细揣摩,按我的心思,有那么多的博友赏读,就算是自得其乐,也大可不必落荒而逃。朦朦胧胧的诗,不一定就好,直来直往的诗,也不一定就不好。
写东西的根柢,源于人“心思”这棵大树的“枝繁叶茂”。当然,其背后定有着曲曲折折的故事,这也只是其一,写东西还需有扎扎实实的文学基础,算是其二。也许还有其三、其四……缺一不可。对我而言,纵然远不可及,说是“雄心”,到不如说是"欢心"就好……
前一篇:《醉酒》
后一篇:“下乡”44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