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谈吸烟
吸烟者明明都知道吸烟有害身体,可为什么还要”锲而不舍”的天天吸呢?。从”烟”的起源历史看,”烟”虽然不具备”治疗疾病”,”驱除邪灵”的功效了,但作为满足大脑”想入非非”的习惯养成,也还算是一种享受吧。
现实生活中最可笑的消费商品之一,就是香烟。明明知道这”东西”不是好东西,还明目张胆的蹬上”大雅之堂”。一盒烟几元钱和一盒烟几十元的实质性区别,消费者全然不知。为了满足借机拉开身份地位的吸烟者,任意标价。人们在用香烟价钱提升虚荣心的时候,哪里还有功夫顾忌”价廉物美”的消费维权。听说,市面上有标价上万元的香烟,你能说吸烟不高贵吗?
只知道让医生游说吸烟其危害,公共场合不要吸烟,为了追求高额利润,大街小巷兜售着上千种牌子的香烟。这不就是在变相鼓励人们,姿睢的享受香烟带着的愉悦吗?给人的联想,戒烟就是民间一种美丽的“传说”,获取巨大的“财富”空间才是实质性的目的。
说到公共场合吸烟的禁令,为什么小轿车就可以满世界的”招摇”,而且肆意地鼓励人们消费呢?(尾气污染,无人过问)如果真心实意的为老百姓的健康着想,商品房的价格完全可以与小轿车的价格倒置才好啊!岂不一举多得。房价的“虚无缥缈”,似乎已经证明了什么........谁会真心真意,劳神费心的关怀你吸不吸烟呢?
所有香烟厂家在烟盒标有“吸烟有害健康”的字样,其真实目的就是哗众取宠。这和挂羊头,卖狗肉有何区别。实属自欺欺人!
什么“灵芝”、“人参”、“普洱茶”,烟厂厂家就不能拿出点诚意,研发出一种有益于健康的香烟吗?
很多所谓“大人”的毛病,都和未成年时因为好奇心、表现欲所形成的坏习惯有直接的关系。不论是初中、高中乃至大学,为什么没有哪一家”学校”明文规定,如发现学生吸烟就给予严加惩罚呢?放任自流只能说明学生吸烟是因学习压力所迫,或者隐含着别有用心秘密。
总之,观察吸烟者的思想层面及其吸烟者所占的比例看,吸烟好与不好,不是三、两句话就能说的清楚的事情。
孔子曾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大凡吸烟者都有几十年的烟龄,那么按照现代人的标准,如何评价烟的功效,吸烟的内在因素究竟又是什么呢?一句话:习惯成自然的“牺牲品”。
真正说到烟到底有多大的危害性,我觉得现代医学的发达,还达不到让人口服心服的严谨态度。准确的讲,每天吸上一盒烟,对50岁的人身体的哪个部位损害最厉害,其后果是什么,如果每天减半呢?其它诸如,30、40岁又会是什么结果?……
冥思苦想,我认为:其根本还就是一个“度”的问题。“度”,是衡量任何事物好和坏的试金石,超出一定的”度”,再好的东西也会事与愿违。吸烟也是如此,放纵无节制的吸,肯定危害身体。
吸烟,归底属于坏毛病,按常理,理应痛改之,但即已成自然习惯,“滴水石穿,非一日之工”,痛改前非也要有个时间问题,但用”度”来衡量横量还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
60岁以上的人属于老年人的范畴,该退养生息了,吸烟按根不能按盒了,每日三到五根已经是看在”孔子”的面子,
“江山易改,本性难易”。啰啰嗦嗦,权当是为有着吸烟恶习并且还难于戒烟的人圆圆场吧。
愿天下吸烟者都能够”举一反三”,少吸、不吸为最好。少吸或许多数人还能做到,不吸呢?暂时还找不到理由——摒弃坏习惯,发扬好习惯。也是人之常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