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铎书法主要得力于钟繇、王羲之、王献之、颜真卿、米芾等各家,学米芾达到乱真的地步,展现出其坚实的"学古"功底,学古而且能自出胸臆,梁巘评其"书得执笔法,学米南宫之苍老劲健,全以力胜"。王铎工正、行、草书,最擅长行草,其书法笔法大气,劲健洒脱,淋漓痛快。笔力雄健,长于布局。
在我国书法史上,董其昌一派的严谨秀逸之风曾在明末清初书坛盛行,而王铎取法高古,与拘谨乏趣、滑弱无力的书风相抗衡,并大胆创新,且开创了一代书风。
《赠郑公度草书诗卷》纸本,凡七十一行,共二百七十四字。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金山顶鸿飞阁。秋山晚更青,垂老探玄冥。 漠漠朝多雨,苍苍夜降灵。
菊醑无客醉,萧韵与猿听。 辗转怀萧爽,银河展幔亭。 告大次寒阳山趣 懒人山是与,长夏触心光。 已见碧桃实,空思紫草芳。
辑书蛇性善,抚轸鹤音凉。 劝汝勤鞅掌,白头养石房。 上烟欲行 何道能留汝,生涯正未穷。 围城榆鼓稻,花风叶雨戎。
漕自江淮转,人才邹鲁通。 片帆安可问,海气远天空。 阳山郊 浞浞寻香岫,傍傍过水门。 江帆(安何)所事,村柳自无喧。
客况空高埠,莺音似故园。 不闻何处去,悦悟在岩根。 石惠召自浒墅入大石山。登象鼻诸峰。 牢落江湖客,偏将梵服寻。
苟非同采药,不易有幽心。 蔚荟消诸霭,琴书閟一岑。 足音无亦好,蚓食保芳林。
崇祯皇帝十六载,寓孟庄山志园灯下,书狂作数首,公度郑词丈正之。 孟津王铎年五十二岁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