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淳化阁帖》唐高宗《玄堂帖》《钱事帖》……

(2018-11-12 18:24:57)
标签:

【书画欣赏】

杂谈

      《淳化阁帖》是公元992年(中国北宋淳化三年)根据宋太宗的旨意镌刻的,是中国最早的一部汇帖,由专人编选皇家收藏的历代帝王、名臣和书法家墨迹而成,共10卷,其精拓墨本是当时皇帝用於赏赐的珍品,十分难得。 
      《淳化阁帖》原版在公元1032年的皇宫火灾中遭到毁损,因此,祖刻的《淳化阁帖》拓本变得尤为珍贵。在被称为汇帖之祖,汇集历代书家名人书迹的《淳化阁帖》各版本中,「懋勤殿本」为宋拓阁帖最早至善本其中之一,由准确度到难度,远胜传世其他各本。

唐高宗李治 《玄堂帖》

《淳化阁帖》唐高宗《玄堂帖》《钱事帖》……

《淳化阁帖》唐高宗《玄堂帖》《钱事帖》……

      释文:使至,知元堂己成。既得早了,深以为慰。不知诸作早晚,总得断手,日月犹赊,必须牢固。数日来极热,卿等检校,大应疲倦。陵初料高一百一十尺,今闻高一百卅尺,不知此事虚实。今因使还,故遣相问。敕。十五日。


唐高宗李治《钱事帖》 《六尚书帖》

《淳化阁帖》唐高宗《玄堂帖》《钱事帖》……

《淳化阁帖》唐高宗《玄堂帖》《钱事帖》……

《钱事帖》释文:钱事且莫宣出敕 。 《六尚书帖》释文:六尚书及尚书左右承、侍郎、殿中、将作、少府、司农等长官,今日晚间并唤向衙里来。敕至德。二日。


唐高宗李治《过午帖》《文瓘帖》

《淳化阁帖》唐高宗《玄堂帖》《钱事帖》……

《过午帖》释文:过午将审行弘福及仓粮怅,乏绝户数,向衙里来。敕。廿五日。《文瓘帖》释文:卿及文瓘、处俊、敬(玄),午前(到九乾门来。敕。廿九日。)


唐高宗李治 《遣弘帖》

《淳化阁帖》唐高宗《玄堂帖》《钱事帖》……

《淳化阁帖》唐高宗《玄堂帖》《钱事帖》……

      释文:今遣弘往东都逐生气,敬玄已下宫臣及队仗至彼,听入于文思、章善等门,□承启事、进食等物,并听。其文思门宿卫处,卿等共其相知检校。敕,更上一层楼(须覆奏。廿六日。)


唐高宗李治 《昨日贴》

《淳化阁帖》唐高宗《玄堂帖》《钱事帖》……

释文:昨日令卿等平章事,遣作状报,何因不进?敕。六日。

       唐高宗李治(628-683年),字为善,中国唐朝第三位皇帝(649—683年在位),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其母文德顺圣皇后长孙氏,是嫡三子。贞观五年(631年)封为晋王,后因唐太宗的嫡长子皇太子李承乾与嫡次子魏王李泰相继被废,于贞观十七年(643年)被册立为皇太子。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即位于长安太极殿,开创了有贞观遗风的永徽之治。永徽三年(652年),编成《唐律疏议》,这是中国现存最完整、最古老的一部典型的封建法典。它全面体现了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水平、风格和基本特征,成为中华法系的代表性法典,对后世及当时周边国家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唐代的版图,以高宗时为最大,东起朝鲜半岛,西临咸海(一说里海),北包贝加尔湖,南至越南横山,维持了32年。李治在位三十四年,于弘道元年(683年)驾崩[2] ,年五十五岁,葬于乾陵,庙号高宗,谥号天皇大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