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低段语文看图写话教学方法的研究>实验课题研究阶段性小结

(2015-04-26 19:53:35)
  • 低段语文看图写话教学方法的研究
  •  

安塞县第一小学实验课题研究阶段性小结

 

课题名称:《低段语文看图写话教学方法的研究》

主持人李娅

总结材料:

本课题以服务于语文课程实施为宗旨,以语文人教版低年级教材为载体,对小学低年级看图写话进行训练开展研究,采取切实有效的方法,让低年级学生写话有内容,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并且能有效地提高低年级学生的写话能力。现将前期所做工作小结如下:

一、组织学习

根据本课题研究,我拜读了江苏省特级教师管建刚老师的《我的作文训练系统》和《我的作文教学故事》,拜读了吕叔湘大师的《关于语文教学的两点认识》,理解到了“语文的使用是一种技能,一种习惯,只有通过正确的模仿和反复的实践才能养成”。并且系统地学习了建构主义和多元智能理论。并将此运用到了说话写话教学中。

二、研究活动

1、培养低年级学生写话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的活动必须以某种兴趣作为先决条件。《课标》指出: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关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经验”。学生刚开始写话,教师应最大限度地激发孩子的写话兴趣,调动孩子的写话动机,使他们从“要我写”自然过度到“我要写”。本课题研究,我通过如下措施培养学生的说话、写话兴趣。

2、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对于一个七、八岁左右的儿童,未认识的事物很多,这就要求家长和老师要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多认识事物。利用假期,家长让城里的孩子到农村走走,体验生活。另外让学生多多阅读课外书。儿童从小听故事、爱阅读,会接受较多的刺激,对他的语言的积累和发展有很大的帮助。美国儿童心理学家研究也认为,那些爱听故事和阅读的儿童,其想象力、创造力比其他小孩要高出一头。为此,在平时,我经常讲故事给学生听,并鼓励他们自己讲故事。为了扩大阅读面,我还推荐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图书,如:童话、寓言、儿歌、谜语、儿童漫画、中外名人故事、成语故事、古诗等。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有选择地多读、广读。在阅读时,认认生字,划划优美词句,并鼓励记下来,让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在平时,尽量让学生每天能抽出时间读书、交流。学校定期召开故事分享会,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满足学生的表现欲,让学生真正喜欢上阅读。这样能促使学生掌握和积累一定的语言材料,为写话打下坚实的基础。另外可以让孩子参加各种游戏,看幼儿节目,参观等,尽量让儿童的生活丰富多彩,有了自己的认识和体验就不愁写不出话来。

3、训练学生会“看图”

(1)激发兴趣,引导看图

对于一幅无声而静止的画面,要让学生看出“动画”来,这是一个难点,《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由此,我觉得对低年级写话的培养首先应该是对写话的兴趣培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获取知识的原动力,是激发学生动机,提高学习积极性的催化剂,学生对写话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写出精彩的语言。心理学家拉扎勒斯说:“兴趣比智力更能促进学生勤奋学习。”学生把写作当作愁苦还是快乐,低年级的兴趣培养很重要,但低年级学生,他们的自制力不强,无意注意占优势,他们的注意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趣味性,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必须重视学生的情感,采用一些有趣的活动,引发学生愉悦的学习情绪,诱发学生“我要说”的强烈欲望,进而慢慢过渡到“我要写”。同时要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看图说话写话,则是低年级作文训练的重点内容。它是根据一定的画面材料,在教师的指导下,拓展画面内容,让学生进行口头描述和书面描写的一种作文训练。看图写话,看图是基础,但低年级学生还缺乏观察能力,特别是刚入学的孩子,观察事物无目的,无顺序,这就要求教师要在指导学生看图上下功夫,让学生掌握看图的方法。例如,教学二年级下册《猴子在公园玩》这幅图,在引导学察整体观察,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1﹑看看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有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2﹑重点观察假山上的猴子,他们分别在干什么﹖你能具体说说它们的动作吗﹖问题提出后,学生仔细看图,发言踊跃,想象丰富,思维活跃。借助学生的兴趣,我顺势引导,你们能不能用笔写下来。其中郭雅妮同学是这样写的:星期天,天气晴朗。老师带着小朋友到动物园玩。动物园里有一座假山,假山上有一群可爱的猴子。它们有的坐着,有的跳上跳下,有的把尾巴倒挂在树枝上荡秋千,还有的在说悄悄话呢﹖坐在最上面的一只猴子一边吃苹果,一边做鬼脸,逗小朋友呢﹗这些猴子真有趣﹗

低年级同学主要是形象思维,而且跳跃性很大,因此,他们表达事物时常常杂乱无章,所以在引导学生观察图画时,要教会他们按顺序的分层次,一部分一部分地看,教他们看“细”,看“全”,看“深”。所以,看图也有技巧:

①首先是粗略看图,先确定图画主要呈现的是什么,对此作出判断,看这幅图是要求我们写事、写景还是写人。把握住了这个,学生的写话才不会偏离中心。

②第二步就是按顺序观察图上的事物。通常观察要有一定的顺序,一般应以:上→下;下→上;远→近;近→远;左→右的顺序来观察。

③仔细观察,把图上的重点部分观察清楚、完整。写事的图片应详细看清人物做事情的动作、神态(表情)、穿着、语言(合理想象)。写景的图片应看清景物的的形状、根据实际生活合理想象颜色等。这样的细节描写才能让写话重点突出。

(2)通过想象,丰富画面,发展思维能力

在观察画面的同时,教师和家长应适时点拨,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既要看出画面上的内容,又要想象出画面外的内容。例如,第二册语文的看图写话《泉水》,我设置了泉水还会流过什么地方?引导学思考。此时几个孩子纷纷举手,其中一个孩子说;泉水流过田地,田里的稻田里喝到了清凉香甜的泉水,稻田说;我会长得更茂盛,会接出更多的粮食。说一说,演一演,通过引导,儿童能说出各种各样新奇的答案。同时与画面相关的细节、想法及情感也融进了画面,儿童的创造性思维活跃了,画面丰富了,写出的话也生动了。

4、训练学生会“说话”

这个时期学习写作的儿童,需要通过自己的有声语言来扩展思路,只有说得明白,才会写得清楚,学生从学前班刚入一年级时,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和陌生,因此在课堂上我就利用课文、重点词语和节日作为契机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当然,在教学中还应特别要保护儿童说话的积极性,不要一味地打击,应耐心地引导和鼓励。

5、训练学生会“写话”

(1)训练学生写通顺的句子

《语文课程标准》把第一学段的作文称为“写话”,目的是为了降低难度,激发兴趣。由于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及识字量的限制,刚开始写话训练时,要求不能过高,无论写得好与坏,只要通顺就可以了。开始可让学生收集自己喜欢的图片,附上一两句话,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在班上展示自己的采集、描述、审美能力,能消除畏难情绪,树立自信心。例如:1小红的裙子真漂亮。2小明很调皮。3奥特曼真厉害。这样简短的句子老师和家长启发扩展如下:1小红的裙子怎么个漂亮法?漂亮在哪里?为什么会这么漂亮?2小明怎么个调皮?这样调皮好吗?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3奥特曼哪些地方厉害?再慢慢发展写两句、三句话……,一直到写具体,然后再发展到写自己喜欢、熟悉、常见的事物。

(2)训练学生写具体生动富有个性的话

由于句子上连词语,下通篇章,是学生从字词学习进入作文训练的过渡,因此,我特别重视写句的指导,让学生写出高水平的句子,为写好作文打下基础。课文是学生习作最好的范本,低年级的课文文质兼美,富有儿童情趣,都配有活泼的画面,有利于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读起来朗朗上口,易记易背。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课本资源从阅读中领悟语感,用词造句。另外,积累与运用安排了“读一读”、“背一背”等内容,应让儿童多读、多背、多记,尽可能多地积累词、句,为丰富学生的语感打下基础。又如课文中也有美丽的句子,1河水哗哗地流着;2小马嗒嗒嗒地跑过去;3小鸟叽叽喳喳叫个不停;4天上响起隆隆的雷声。这些句子因为用上了象声词,很生动,特别是要求背诵的课文,肯定有值得积累、品味的好词佳句。在写话时引导学生把学到的精彩片段应用于写话中,还要注意平时的积累和练笔,鼓励学生把看到、听到、想到的事随时记下来,特别鼓励有创意的表达。

总之,对低年级学生进行作文起步训练,教师和家长要注重引导课外阅读,善于利用课本资源,充分激发学生想象,带领学生实践,积累写话材料,让学生乐说乐写,使他们能顺利地迈上中年级作文的新台阶。我坚信:给孩子一片五彩的天空,他们定会像小鸟一样展翅翱翔,定会用五光十色的笔来描绘美好的生活。

三、研究效果:

1、我班学生的说话、写话能力明显提高。我认真学习相关理论,紧扣文本,激发兴趣,进行多种形式的写话训练,并及时总结研究成果。学生写话兴趣浓厚,尤其看图写话能力有了很大提高。部分学生已经养成了写日记的好习惯。

2、促进我的专业成长。实验过程中我虚心好学,勇于探索,向专家请教,加速了自己的专业成长。

3、确定研究的阶段重点,从写话兴趣、训练形式、语言积累和作品评价方面同时进行研究。侧重兴趣的激发,将写话从课堂延伸到课外。

4、从课题筹备、申报至今,我认真研究,能做到有计划,有过程和反馈,有阶段小结。。

我收集有关写话教学的文献资料和杂志、网站上的经验论文,并且向全校上公开课两节——《春天里的发现》和《夸家乡》。

存在的问题或不足

1、我研究的是有效指导低年级进行看图写话,是习作的起步教学,本身有很大难度。而且还担任阅读和写字的起步教学工作,以及繁重的班主任工作,因此在写话教学上投入的精力不够。加强实践力度,是保证本课题顺利实施的关键。

2、家校配合力度不够,学生课外阅读、说话能力和观察能力得不到家长有效的指导督促。如何和家长联手加强学生的阅读积累,提高在生活中运用语言的能力成为我们新的研究方向。

3、我研究的对象是我班的学生,如何运用先进科学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说话写话的兴趣,提高孩子阅读、积累的能力,挖掘文本中的说话,看图写话资源,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说话写话能力?这是我们课题研究中的存在问题和困惑。

五、下阶段研究计划及确保最终成果的主要措施:

1、抓好课题切入,进一步深化课题的实践研究:

①培养低年级学生说话写话兴趣,精心设计说话写话形式,巧妙安排有趣的说话写话场所,调动他们的兴趣。

②拓宽低年级学生说话写话题材,引导学生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去观察社会人生,写出有生命力的内容。

③丰富低年级学生语言,指导学生课外阅读,为说话写话训练储存资源。

④优化评价学生说话写话成果的方式。以评价促提高。

2、每次活动都要求围绕专题开展一次理论学习,并撰写学习心得,并向有经验的教师多请教学习,不断调整本课题的研究方法和完善研究目标。

李 

安塞县第一小学

2015年4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