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观同:关于“福”字来历的那些事儿

(2017-03-28 16:39:44)
标签:

观同

写福文化

文化

福寿

分类: 福寿文化

从仓颉造字说起,关于“福”字来历的那些事儿

近年来,多次听到某些文化专家在公开场合大谈中国汉字文化,更提出中国汉字皆仓颉所造:当年仓颉造字时人们希望有饭吃、有田地便是福,于是福字中有了口(口粮)和田(田地);如果是当代,会把福字中加入房、车的笔画......因为现代人认为有房有车就是福!更有一位翟姓国学大师说“所有营销在中国可用一个字儒来代替:儒{+};佛{+$}”等等。我认为,前者是臆造;后者是捏造。若以此来解释中国汉字的来历,可让古今中国汉字文化研究者为之汗颜。

 

作为一名中华福文化的传承与研究者,且以福字为例,关于“福”字来历的那些事儿,从仓颉造字说起。

关于仓颉造字

    仓颉也称昌吉,传说为黄帝的史官,汉字的创造者。这位史前传说人物,在我国古代战国以前的典藉中都从未提及。最早提及仓颉者,是战国时期的荀卿。

    仓颉造字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之一。仓颉,称苍颉, 号史皇氏,轩辕黄帝史官,曾把流传于先民中的文字加以搜集、整理和使用,在汉字创造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他根据野兽的脚印研究出了汉字,为中华民族的繁衍和昌盛做出了不朽的功绩。但普遍认为汉字由仓颉一人创造只是传说,不过他可能是汉字的整理者,被后人尊为“造字圣人”。

    仓颉的籍贯,据《万姓统谱·卷五十二》:记载,“上古仓颉,南乐吴村人,生而齐圣,有四目,观鸟迹虫文始制文字以代结绳之政,乃轩辕黄帝之史官也”。

全国有多处纪念仓颉的遗迹,有仓颉造字、造字台、仓颉陵、仓颉庙、等。在众多仓颉及遗迹中,始建于汉代者有四处:河南南乐、虞城 、开封和陕西白水。

    “仓颉造字”的说法只是传说而已。汉字是个庞大繁富的体系,绝对不是仓颉一个人所能独创,而是在社会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需要有文字记事的时候,人们在集体生产劳动过程中经过观察自然的事物,并根据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而创制出来的。

关于汉字发展史

    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文字是最独特的中华文明之一。世界上所有的国家里,只有我们中国因为地缘封闭而导致的始终没有间断过的文化传承,使“汉字”成为世界上较少的没有间断过的文字形式。从大约是在公元前14世纪,殷商后期的“甲骨文”被认为是“汉字”的第一种形式,直到今天,各种字体纷纷诞生,综艺体、整块体、浮云体、变体等等,这是祖国文化繁荣的具体表现,也是汉字发展的必然的结果。

中国自古就有书画同源”一说,这是因为最早的文字来源就是图画,书与画好比是兄弟,同根生,有很多内在的联系。汉字的起源就是原始的图画,原始人在生活中用来表达自己的“图画”形式。慢慢的从原始图画变成了一种“表意符号”。汉字的书写表现形式经过了: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等变化。

关于福字来历

    福是最古老的文字之一,约有三千年历史。汉字造字基本有四法: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右边的“畐”象形,是“腹”字的初文,上象人首,“田”象腹部之形,腹中的“十”符,表示充满之义,则“畐”有“腹满”义;还古容器的象形字。在周代金文中“酒”字,酒是当时的珍贵饮料,祭祀时必用,左边的“示”字祭台象形,表示“天垂象,见吉凶,所以示人也”,“神事也”。(《说文》)“示”与“畐”合起来成一“福”字,就是“指事”了。

福字有“祈”、“敬”、“祝”的意义,是先人祈求并祭祀上天时所作供奉的形式。人们在向天地、向神灵祈祷,希冀自己能够实现美好的愿望,即能够得到“福”。由此可看出,人类社会这种最初的最本能的向往和追求,就是“福”。从汉字的起源和构造中,我们不难领悟福文化的最初含义。

福字的起源与变迁参照示意图

http://s7/mw690/005VUbFVzy79Ri8WrlAd6&690
http://s16/mw690/005VUbFVzy79Riiobkrff&690

福寿文化学者观同书法《福》

 

 

关于福字寓意的解读

    与现代标准简化字“福”字(一、口、田)最相近的写法始于汉代,是古代篆体字的简化和演变。因此,我国最早的字书,汉和帝年间许慎所著《说文》中间福字的笔画组成解释为:福字,佑也;意为神灵保佑,逢凶化吉为福。示,指神抵;田,指耕地、打猎;一字,按《说文》解释说:“一,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口字,《说文》说:“口,人所以言食也。”在这个福字上,寄托了老百姓祈求得到田地,以满足温饱需求的愿望。

《礼记》有曰:“福者,百顺之名也。”也就是说,“福”有顺利、诸事如意的含义。《尚书·洪范》曰:“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  《现代汉语词典》对福的解释是“幸福、福气(跟‘祸’相对)”。

由此,可以看出,对于福字的解读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同。封建社会中,不同阶层、地位的人对“福”的理解也不尽相同:对于农民来说,有自己的土地,春种秋收,风调雨顺,丰衣足食就是福;而平民百姓常年遭遇苛政、战争或灾荒的境地,能合家平安,生存下来就是福;商人却往往算盘黄金万两、财源茂盛达三江才是福;文人学士的“福”又有不同,十年寒窗苦,一朝人上人,“金榜题名”是最大的“福”;老年人把健康、长寿、有子孙膝下承欢看作是最大的“福”。

随着社会文明进程的发展,随着民俗文化的丰厚,福的内容也愈加丰富。福寄托着人民大众所有的美好憧憬。

笔者在《观同说文解福——发现幸福人生密码》一文中阐释了当代幸福人生的“新五福”参考标准 。即:精神与物质的财富、为人与处事的品德、心理与身体的健康、生活与人生的追求、圆满与无憾的善终。也称为“五福”新解。

关于福字在书法创作中写法

自福字的形成以来,据专家考证,至今发现整理了近一千余种写法之多,其中以篆体字写法最多。一个字,之所以有如此多的写法,笔者认为主要是由于福字不同于其它多数文字,有较为固定的笔画形成,因其字的形成是“指事”而不在于具象,意在字外;又因中国书法艺术的特殊表现形式,因此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字体、写法以及符合福字本身寓意和大众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

在古今多种多样的福字写法中,最有代表性的莫属 清代康熙皇帝所写的福字,在写法上暗含“子、田、才、寿、福” 五种字形,寓意“多子、多田、多才、多寿、多福”,康熙所书的这个“福”字,不同于民间常用的饱满方正,字形窄而狭长,为瘦(音谐“寿”),民间称之“长瘦福”,它又被称为“天下第一福”。

http://s7/mw690/005VUbFVzy79RjghGPY16&690

清代康熙皇帝《天下第一福》

 

 

作者简介:

观同,中国福寿文化学者、中国写福文化体系创建者、国家一级美术师、北京大学特聘研究员;被誉为:中国写福送福第一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