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同:关于“福”字来历的那些事儿

标签:
观同写福文化文化福寿 |
分类: 福寿文化 |
从仓颉造字说起,关于“福”字来历的那些事儿
近年来,多次听到某些文化专家在公开场合大谈中国汉字文化,更提出中国汉字皆仓颉所造:当年仓颉造字时人们希望有饭吃、有田地便是福,于是福字中有了口(口粮)和田(田地);如果是当代,会把福字中加入房、车的笔画......因为现代人认为有房有车就是福!更有一位翟姓国学大师说“所有营销在中国可用一个字儒来代替:儒{人+需};佛{人+$}”等等。我认为,前者是臆造;后者是捏造。若以此来解释中国汉字的来历,可让古今中国汉字文化研究者为之汗颜。
作为一名中华福文化的传承与研究者,且以福字为例,关于“福”字来历的那些事儿,从仓颉造字说起。
关于仓颉造字
全国有多处纪念仓颉的遗迹,有仓颉造字、造字台、仓颉陵、仓颉庙、等。在众多仓颉及遗迹中,始建于汉代者有四处:河南南乐、虞城 、开封和陕西白水。
关于汉字发展史
中国自古就有“书画同源”一说,这是因为最早的文字来源就是图画,书与画好比是兄弟,同根生,有很多内在的联系。汉字的起源就是原始的图画,原始人在生活中用来表达自己的“图画”形式。慢慢的从原始图画变成了一种“表意符号”。汉字的书写表现形式经过了: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等变化。
关于福字来历
福字有“祈”、“敬”、“祝”的意义,是先人祈求并祭祀上天时所作供奉的形式。人们在向天地、向神灵祈祷,希冀自己能够实现美好的愿望,即能够得到“福”。由此可看出,人类社会这种最初的最本能的向往和追求,就是“福”。从汉字的起源和构造中,我们不难领悟福文化的最初含义。
福字的起源与变迁参照示意图
http://s7/mw690/005VUbFVzy79Ri8WrlAd6&690
http://s16/mw690/005VUbFVzy79Riiobkrff&690
福寿文化学者观同书法《福》
关于福字寓意的解读
《礼记》有曰:“福者,百顺之名也。”也就是说,“福”有顺利、诸事如意的含义。《尚书·洪范》曰:“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
由此,可以看出,对于福字的解读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同。封建社会中,不同阶层、地位的人对“福”的理解也不尽相同:对于农民来说,有自己的土地,春种秋收,风调雨顺,丰衣足食就是福;而平民百姓常年遭遇苛政、战争或灾荒的境地,能合家平安,生存下来就是福;商人却往往算盘黄金万两、财源茂盛达三江才是福;文人学士的“福”又有不同,十年寒窗苦,一朝人上人,“金榜题名”是最大的“福”;老年人把健康、长寿、有子孙膝下承欢看作是最大的“福”。
随着社会文明进程的发展,随着民俗文化的丰厚,福的内容也愈加丰富。福寄托着人民大众所有的美好憧憬。
笔者在《观同说文解福——发现幸福人生密码》一文中阐释了当代幸福人生的“新五福”参考标准 。即:精神与物质的财富、为人与处事的品德、心理与身体的健康、生活与人生的追求、圆满与无憾的善终。也称为“五福”新解。
关于福字在书法创作中写法
自福字的形成以来,据专家考证,至今发现整理了近一千余种写法之多,其中以篆体字写法最多。一个字,之所以有如此多的写法,笔者认为主要是由于福字不同于其它多数文字,有较为固定的笔画形成,因其字的形成是“指事”而不在于具象,意在字外;又因中国书法艺术的特殊表现形式,因此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字体、写法以及符合福字本身寓意和大众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
在古今多种多样的福字写法中,最有代表性的莫属 清代康熙皇帝所写的福字,在写法上暗含“子、田、才、寿、福” 五种字形,寓意“多子、多田、多才、多寿、多福”,康熙所书的这个“福”字,不同于民间常用的饱满方正,字形窄而狭长,为瘦(音谐“寿”),民间称之“长瘦福”,它又被称为“天下第一福”。
http://s7/mw690/005VUbFVzy79RjghGPY16&690
清代康熙皇帝《天下第一福》
作者简介:
观同,中国福寿文化学者、中国写福文化体系创建者、国家一级美术师、北京大学特聘研究员;被誉为:中国写福送福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