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中的科技趣谈——天文和气象
(2020-06-13 09:56:56)《小雅·大东》是描写东国和周朝的不平等关系,东国人民处处受到周朝的制约,人民怨声四起,甚至举天上的星斗来说明,那些有名的星斗,也是有其名而无其实。和他们所处的境况一样不公平。
《大东》诗中一共出现了银河、织女星、牵牛星、启明星、长庚星、天毕星、簸箕星、北斗星等星座。第三章说的这些星辰,名不副实,比如,织女星织的布不成文样,牵牛星不能驾车,簸箕星不能用它来簸扬,北斗星不能用它来舀酒浆···这些巧妙的比喻,使人联想到世上有多少这样名不副实的事情。大东的人们用这样的比喻来发泄对于周朝的不满。同时也说明,东国人民对于天上星辰认识的深度,他们对于许多星辰随口说出,而且比喻恰当,为我所用。
霾是大风刮起的沙尘引起的一种天气现象,《辞海》上说是“大风杂尘土而下”。《邶风·终风》中有“终风且霾”,就是说刮大风引起了霾。这可能是中国诗歌中第一个提到霾的诗篇。大风是霾的起因,更为重要的是有沙漠或者是有沙化的土地。
《邶风》是写卫国的诗篇,卫国在现在的河南、山西、河北的交界处,大家可以想见,远在2500多年前的东周时期,就有霾的记述,至于霾的出现,那是早之又早的事情了。只是现在由于我们过分开发土地,砍伐森林,造成水土流失,加重了霾的产生。现在国家已经充分注意到了这一问题,积极退耕还田,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兴修水利,扩大灌溉。所这些综合措施实施以后,只要坚持有年,一定会减少雾霾,达到碧水蓝天的美好时代。
《鄘风·蝃蝀》有“蝃蝀在东,莫之敢指。”说的是彩虹出现在东方,没有人敢指它。“蝃蝀”是彩虹的别名。
“朝隮于西,崇朝其雨。”“隮”也是彩虹的别名。这句诗是说早晨彩虹出现在西方,那么一早晨都在下雨。
彩虹是一种天文现象,是光线以一定角度照在水滴上所发生的折射、分光、内反射、再折射等造成的大气光学现象。由于光线内各色光照射在水滴上反射出的光谱不同,所以呈现出的色彩也就不同,使我们能看到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彩虹。另一方面,彩虹出现在太阳的相对的方向,所以,早晨下雨,彩虹出现在西方,下午下雨,彩虹出现在东方。
《蝃蝀》中所说的东方西方的彩虹,都是符合自然规律的正常现象。但是有一点我们不太理解的是,为什么东方出现了彩虹,人们不敢指呢(“莫之敢指”)?这或许与当时人们的科学认知有关。古人对于自然现象认识不够,就产生许多迷信,不敢指彩虹就是其中之一。我们小的时候,被老人告知,天空出现彩虹时,不能用手去指,否则,手指会烂掉。这是多么可怕的现象?你看,到了现代,还有老人记得古人的迷信传说,可见,古老的习俗在人们的心中占有多么重要的位置。
(待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