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杂想
(2023-01-04 21:15:46)分类: 杂感杂谈 |
大概是上世纪60年代的样子,在苏州念小学。在学校组织低年级孩子去郊外农村学农拾稻穗活动中初次见到大幅标语“水利是农业的命脉”,那时起脑袋里就有了水利无比重要的印象。大概有很长一段时间,认为水利的内容就是挖水渠浇庄稼。
大学读的是土建类专业,印象中水利是与土建相近、基础建设类的工程性词汇。
偶然百度一下:水利,指对水力资源的开发和防止水灾。感觉这说法虽然没什么问题,但也反映了该词具有一定的时效性。
顾名思义的话,水利应该是逐水之利的意思。
查“水利”一词,最早见于战国末期《吕氏春秋·慎人》篇:“掘地财,取水利”。这里的“水利”指捕取鱼虾之利。
最初“水利”一词是逐水之利的意思,慢慢的词义延伸了。《史记·河渠书》:“而道河北行二渠,复禹旧迹,而梁、楚之地复宁,无水灾。自是之后,用事者争言水利。”此时“水利”词义已与百度上的词义差不多了。
把视野拉长来看,古代的水利内容是避水害及低水平的获取水之利;近代水利在于追求最大程度上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现代水利在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同时,更加注重水资源的管理以及水环境的保护;将来的水利恐怕还会有更高的要求。
有了几千年的发展历程,我们积累了经验、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可以进行深刻的回顾,也有一定的预测未来发展的能力。
包括水利在内的这些基础工程,物质消耗和环境影响巨大,随着时间的推移,对工程的要求不断提高。而为满足后期要求对前期工程做修改的代价有时会大到难以承受。因此,在做此类工程前,尽最大能力作出可能的前瞻预测,或为将来可能的变化留有一定的修改余地,是非常有价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