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与其说社会浮躁,不如说是自己浮躁。
说真的,人在被疾病困扰的时候,没想许多,只想逃离,逃离引起病原的地方,两个月前自己就是这样逃离的。当时情绪特别不好,因为去年就折腾得够呛,身心疲惫不堪。所以当过敏来袭时,第一反应是要离开。
就这样在外面躲了近两个月,挺神奇的,没用什么药,身体慢慢的就好了。想想也该回去了,于是返回家中。没想到第二天又感到不适,不会还是过敏吧?心里嘀咕着,别是心理问题哦,结果真的又来了!
咋办呢?立马开始厌恶了久居的生活环境,各种假想一股脑的涌了出来……人在情绪不好的时候喜欢胡思乱想!
各种药吃上,在家静静地待着,三天后缓和了,我想,过敏季也该结束了,夏天都来了呀。
同事说,明年您把钥匙拿上去泰国避一避。我不会麻烦人,但心里暖暖的。同样想起一件事让我热目的。离开上海的时候,自己进了地铁口收好拉杆儿准备下楼梯时,一个小伙子亲切的问我,阿姨需要帮忙吗?我不好意思说,谢谢你!我自己来。过了安检,又下楼梯,见那小伙子帮着一位女士拎着大箱子……我想,多好的年轻人啊!需要帮忙吗?一个人出门在外免不了需要帮助,比如问路什么的,年轻人甚至会上网帮你查找,我经常遇到这样的人,喜欢乐于助人的年轻人!
蒋勋在他的《池上日记》里叙述了这样一件事:池上的农民,是我这一年半真正的老师。农民在土地里劳动半世纪,身上有一股稳定性,丰收时到土地公庙拜拜,而遇到歉收,一次焚风吹45分钟,将所有稻谷变成空包弹,一年的努力白废,他们还是去土地公庙拜拜。我常常反问自己:我真的傲慢成这样吗?成就好,感恩,如果不好,还能感恩吗?我可能怨怒,可是他们永远感恩,他们觉得永远要敬天地,因为其中有你不知道的因果。
是啊,真正知道感恩的人,才是值得尊敬的人。
自己的身体有了恙,不能迁怒于生活环境。你过敏别人怎么不过敏呢?虽然解释不清楚,但作为自然法则,有它存在的理由。遇到问题躲避回避都不是好办法,还得想辙的。
先生回来了,羡慕他的充实,精力的充沛。我也喜欢工作的充实。日本最近修改退休方案,六十五岁的老人可以继续找工作,上线到九十五岁。对于想要工作的人,我认为挺好。
先生离京前跟我说,最近国际大型活动挺多,奥运村有灯光秀,可以去看看,大概他也觉得我应该安排好自己的生活吧。是啊,目前为止谁都不需要我帮忙,那就先把自己弄弄好吧!
其实早已习惯了这种寂静的生活,喜欢做的事情也很多,有时似乎还忙不过来。自扰是心不静,社会浮躁自己怎样能不浮躁,这是一种困惑,来自信息的一种困惑,但人又不能完全与信息隔绝,现在就是一个信息社会,生怕被社会淘汰了,都急着入世,生怕怠慢了谁,急着去干这个,急着去干那个,纷纷涌进喧嚣的尘世。
我尝试着一种入世而不放纵,出世而不消沉,静静地守候着自己喜欢的一方天地,试试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