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阅读欣赏】

(2019-03-15 16:53:13)
标签:

杂谈

【阅读欣赏】

花了一年的时间看完了长篇小说《白鹿原》,时间有点长。

《白鹿原》是作家陈忠实先生历时六年创作完成的一部力作。说它是一个民族的秘史也恰当。小说跨度长达半个世纪,展现出一幅20世纪上半叶中国农村社会形象的历史画卷。小说以陕西关中地区白鹿原上白鹿村为缩影,讲述白姓、鹿姓两大家族祖孙三代的恩怨纷争。小说覆盖人物众多,故事情节跌宕起伏,人物命运多舛。

【阅读欣赏】

1997年,小说获得中国第四届茅盾文学奖。作品被改编成同名电影、电视剧、话剧、舞剧、秦腔等多种艺术形式。

小说之所以吸引我,一是获茅盾文学奖,二是前几年被节选为北京高考阅读篇目。

电视剧热播时,零星的看了几集,觉得远没有小说含金量高,于是在书市买到小说开始阅读。阅读后留下点滴。

旷日持久的笔耕,令人钦佩。

20世纪80年代初,由于特殊的政治环境兴起了“反思文学”的创作潮流,对民族历史文化的反思达到一个新的高度。陈忠实正是在这样的文学思潮中,有了对《白鹿原》创作欲念,并完成了史诗般的作品。

陈忠实出生在西安东郊白鹿原下的蒋村,年少时就在这片黄土地上挖野菜拾柴火,白鹿原的春夏秋冬,草木荣枯,陈忠实再熟悉不过了。他走访上了年纪的老人,仔细查阅县志,为写作做了两年的准备工作。从1988年开始,他把妻子和长辈安置在城里,只身来到乡下的祖屋,潜心写作。

四年的艰苦写作,每天他要经受着各种人物在脑海中的纷争,纠结的心情让陈忠实头上的皱纹如同黄土高原上的沟壑一般深刻,1992年3月,近50万字的《白鹿原》终于画上了句号。

人物刻画个性化。众多的人物,一眉眼儿,一举手投足,像极了版画《父亲》的肖像,栩栩如生,一人一面,各有特色。比如,白嘉轩的刚正不阿,光明磊落仁义心肠。鹿子霖的精明强干,争强好胜,为了目的不择手段,好色成性。鹿三的为人耿直,坚韧、勤劳、自尊,恪守做人的本分。白灵的幼时顽劣异常,却极聪慧,性子刚烈。田小娥追寻人性中最根本的欲望,没有节制,但有人性中最朴素的善良。总之,作者笔下刻画的男人女人都离不开粗野朴实的陕北高原乡村风情,正如他脸上一道道很难跨过的梁坎儿,《白鹿原》在关中人生存情景,通过人物语言、行为表现了重构地域文化的强烈意向。

关于《白鹿原》的结构手法。看到网上有不同的声音,认为《白鹿原》照搬了《百年孤独》的开头,行文中也有类似的照搬。

《白鹿原》开头:“白嘉轩后来引以为傲的是一生娶过六房女人。”

《百年孤独》开头:“多年以后,布恩帝亚上校面对行刑队时,将会会想起他父亲带他见识冰块那个遥远的下午。”

我认为,两篇作品的开头异曲同工,都属于过去将来时叙述方法,而下文则属于追叙。不能因为手法相同就是照搬,更不能因为《白鹿原》得了茅盾文学奖,就怀疑照搬了获诺贝尔文学奖《百年孤独》的开头!

其实,写作结构方法基本上相同,只不过是在过去时叙述、进行时叙述、将来时叙述和过去将来时叙述的综合运用上别具匠心,避免单一的模式,别无其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静思】
后一篇:【早春三月】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