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进士坊--茶阳古镇(六)--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二十九)

标签:
旅游图片文化杂谈历史 |
兜了一大圈,终于来到茶阳镇甚至是大埔县现存可以说最为重要的文物--父子进士牌坊。
很多人一定会骂老牛了,整天装神弄鬼干什么?我可比黄河水还要冤啊...去年到茶阳的时候,适逢进士牌坊大修。说起来这也是一件天大的好事,毕竟,重视文物不能光靠嘴巴子啊。麻烦的是,老牛不又得专门过来一趟了吗...再加上疫情的影响,这一拖二拖,再次来到茶阳居然已经是接近一年以后的事了。
顺着学前街往南,路的尽头就可以看到传说中的进士牌坊了。后边的阶梯往上就是已经有着百年历史的大埔中学,也是历史上的大埔学宫所在。老牛猜,学前路大约就是因此得名的吧...
茶阳父子进士牌坊,2013年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牌坊前右侧这一对上刻“大清父子进士饶 竖”字样。这内容简单得令人有点搞不懂了,老牛深刻怀疑“饶”字后面应该有父子进士的名字才对。也许有细心的朋友们又发现问题了--怎么是“大清”呢?牌坊不是立于明代吗?没错了,在饶氏宗祠一篇里介绍冬官第时,老牛已经谈及饶氏后人在清代又出了一对父子进士饶芝、饶褒甲,这对夹杆石是为此二人所立。

现在就来谈谈此牌坊型制上的独特之处了。在徽州古城的帖子里,我们见识过了全国罕见的许国八柱牌坊。当然,我一点都不认为进士坊比许国坊更牛叉,但是但就支柱数量而言,父子进士坊很可能是全国最多的那个,达到惊人的12根!其中包含四条正柱、八条副柱。以前见过的与此形制最为接近的当属福建漳州诏安县分水关为郑成功之父郑芝龙所立的“功覃闽粤”坊了。

牌坊主间横梁两侧雕刻龙吐水图案,中间则是双龙戏珠。构图精美、雕工精湛,龙腾云绕,呼之欲出,令人叹为观止。上面字匾刻楷体大字“父子进士”,下刻“嘉靖甲午科经魁乙未榜进士饶相 万历葵酉科文魁己丑榜进士饶与龄”字样。
饶相(1512-1591年),字子尹,号三溪,茶阳城里人。嘉靖十三年(1534年)中举人,十四年中进士,授中书舍人,曾外任于湖广、云贵,“驰驱三省,殆逾万里”。十七年还京,为户部员外郎,监山东、河南漕运。曾就整顿漕运向朝廷建议:一、申明旧例,以速限期;二、改拔军船,以省虚费;三、实报灾伤,以苏民困;四、请给关防,以防诈伪。此条奏四项全被朝廷采纳。二十一年奉派赈济顺天、永平二府,不三月,受抚恤的达900余人。后因“陪祀失期”,被贬为无为州通判。二十四年移衮州通判,后擢南昌太守。到南昌三年,一郡大治。这时诸王势力各相颉颃,互相倾轧,饶相采取各自分辖,祭祀、开读等礼仪,则轮流当头的办法,使建安、乐安、弋阳诸王分治,相安无事。
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相晋职江西按察副使。黄蚯埠濒湖,时有盗贼扰民,相分居民为11区,每区选一约长,又在盗贼出没之地康山置300名民兵驻守,结果四境帖然。直指使向朝廷上荐疏说:“相作守三年,廉明丕著,骄藩亦避其威,饬戒三郡,防御有方,积寇渐戢其迹,盖道实也。”嘉靖三十四年闻家里遭难,他乞假归乡,处理家事,当官之念就此打消。从此家居30余年,为饶族建祠、修谱,还兴办义学,购置义田,向上宪请求蠲免全县的无名租赋,建议在三河交通要道建城等。明万历十九年(1591年)三月初二日卒于家,年八十。
长子与龄(1543-1595年),字道延,号宾印。万历十七年(1589年)进士,曾试政都察院。后因父母年老乞假归省。居家常周济穷人,有向他告贷而无力清还的,他即将契约烧掉,不再追还。父病逝服满后,被补为中书舍人。到任二月,死于任所,时在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享年53岁。与龄出身官门,但生活俭朴。著有《新矾题咏》、《松林漫谈》、《椿桂集》等,惜已亡佚。
饶相是大埔建县之后第一位进士,对大埔影响极其深远。首先,饶相素来关心族中事务。早在从政之时,便已利用公余时间编纂族谱。在家居三十余年间,更是积极为饶族增祭田、筑祠堂、设义田、办义学。后人评其“进则用之国,而所至奏功;退则用之家,睦族教子。”其次,饶相所关心的不只一姓一族,对整个大埔的民生亦极为关心。早在嘉靖二十年(1541年),饶相时任户部云南清吏司员外郎,就曾向朝廷上《奏拨大埔县都图疏》,反映大埔丁粮稀少,赋役繁重等实际问题,要求给大埔添拨粮里,以苏民困。饶相的请求获得批准,为家乡人民做了一件大好事。至辞官居家时,又曾上书请求蠲免全县无名租赋,并曾向督抚建议在三河这个交通要道建城。嘉靖三十九年(1561年)八月,巨寇張琏率党攻破三河,嗣而倭寇数千踵至,据为巢穴,到处掳掠,人心惶惶,不可终日。为保县城不失,饶相不但主动向县尹出谋献策,且亲自调度乡兵族勇参战。 防守森严致巨冠不敢来犯。时人评价称“设奇调兵,节歼张琏、倭夷、罗袍、官桂诸巨寇。”其三,倡导文教,教化民众。建县之初,大埔还是“人文尚借他邑”的荒蛮之地,而到明后期和清代,大埔的科举、文教在粤东一带都是非常有名的。其四,建立宗族制度,推动了大埔从乡豪社会到士绅社会的转变。


立柱各式彩绘浅浮雕花鸟与花板的镂空雕人物故事形象,精美纷呈,令人目不暇给。

牌坊后部字匾刻“丝纶世美”四字。丝纶,语出《礼记.缁衣》:“王言如丝,其出如纶。”意思是君王所说的话本来只有丝那般细,可辗转传到百姓耳里,就变成了有缓带那般粗。所以,君王不能讲华而不实的话,必须说到做到,方可取信于民。后因称帝王诏令为“丝纶”。“丝纶世美”,大约就是要后人谨记祖先的荣耀并发扬光大之意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