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钟山县杨岩塘村与石龙桥--贺州行(十五)

(2020-04-25 16:49:18)
标签:

旅游

图片

文化

杂谈

历史


杨岩(也称杨岩塘)古村,原名为下岩塘,位于钟山县城北约三公里处,始建于明万历年间,距今已有四百余年历史。相传,杨岩村这一带原先是一片盆地,形似池塘,故称下岩塘。又因村中居民皆为杨姓,后来便渐渐改成杨岩村了。

先上一张古村全景图。这是由村子东侧鱼峰山顶所拍,可见古村不大,基本呈平面长方形,老宅排列整齐有序,脉络清晰完整。现存房屋主要为清末民初所建,主要以红砖或青砖建造,但结构较为简单:多数为单门独栋,少量为三合院或四合院式。

钟山县杨岩塘村与石龙桥--贺州行(十五)

首先到达的是村子北门楼,也是村子正门与主门楼。旧时由于匪患与战乱的关系,村民们在村子四周建起坚实的围墙,并以砖石砌筑了一南一北两座门楼,整个村子就像一座坚固的寨堡,所以也称“杨岩寨”。

北门楼下部以巨大石条砌筑成拱券门,上面以青砖建造,二层设有更楼;券门上方石匾刻“古处同敦”四字。古处,语出《诗·邶风·日月》:“乃如之人兮,逝不古处。古,通“故”;朱熹集传说:“或云,以古道相处。谓以故旧之道相处。真可谓古风依旧了。

 

钟山县杨岩塘村与石龙桥--贺州行(十五)

主门楼高大雄伟,美观坚固。旁边还有一座三层小楼,看起来倒颇有几分碉楼的意思在内。

钟山县杨岩塘村与石龙桥--贺州行(十五)

村子不大,加上房屋建造简单,又大多没有开门,所以这个参观过程就十分潦草了...

老房子主要集中在村子南部。

钟山县杨岩塘村与石龙桥--贺州行(十五)
这一套老屋,从外表可以判断为两进一天井的四合院式,房门开在天井侧面;前后堂屋为两层楼房。算是比较豪华的了。
钟山县杨岩塘村与石龙桥--贺州行(十五)
还是那句老话,材料的简单,并不能阻挡古人对于美的孜孜追求...
钟山县杨岩塘村与石龙桥--贺州行(十五)
少量具有木瓦门檐的房门,撑拱有简单的雕刻。
钟山县杨岩塘村与石龙桥--贺州行(十五)
这家居然有开门,是一个简单的三合院。
钟山县杨岩塘村与石龙桥--贺州行(十五)
大门进去是天井,两侧为厨房和杂间,天井后为两层主屋。建筑装饰几乎没有,还是财力不够啊。
钟山县杨岩塘村与石龙桥--贺州行(十五)
这就是单门独栋的,巷口做有小门楼。
钟山县杨岩塘村与石龙桥--贺州行(十五)
这也是三合院式。
钟山县杨岩塘村与石龙桥--贺州行(十五)
到了村子东南角,见到了古村的南门楼,型制比北门楼较小,下面为石库门,上面同样为更楼;门上石匾刻“周道视履”四字。让老牛感到比较奇怪的是门楼的方向,正面反而是对着村子里面,什么情况这是?

视履,语出《易经》。《履卦·上九》云:“视履考祥,其旋元吉 为鞋子,引申为自己走过的路,亦指人生之路。但在这里恐怕用的还是原意,就是行走在康庄大道上的意思吧。

钟山县杨岩塘村与石龙桥--贺州行(十五)

钟山县杨岩塘村与石龙桥--贺州行(十五)

出到古村东侧外围。据说杨岩村中还有杨氏宗祠,看来我是太马虎了...

钟山县杨岩塘村与石龙桥--贺州行(十五)

古村东侧,就是传说中的鱼峰山了。鱼峰山又称鲤鱼山,海拔高度达256米,当然相对高度就一般般了,估计就是几十米的水平。这是从古村南门楼出来东边正对的半山腰上所拍的。老牛之所以出现在这里,是因为半山腰上“别有洞天”的缘故。

钟山县杨岩塘村与石龙桥--贺州行(十五)

原来,鱼峰山半山腰处有一个高约10米,宽近5米,长约20米的岩洞,村里人都称之为“读书岩”。此洞东西相通,洞外的清风把鸟语和花香都送入洞内,整个洞厅如明亮的庭室,干而不燥,润而不湿,空气清爽,蚊蝇绝迹,确是一处不可多得的好去处。难怪叫读书岩,估计以前的学子都跑到这天然空调房间来读书了。

钟山县杨岩塘村与石龙桥--贺州行(十五)
洞口边上,有很多石块堆砌的痕迹。鉴于这一带旧时的治安情况,很有可能这座鱼峰山上曾经出现过防御性的石城也说不定,这在贺州可是一点都不稀饭的...
钟山县杨岩塘村与石龙桥--贺州行(十五)
洞内钟乳垂挂、怪石嶙峋,算是一道风景。当时天气炎热,在洞中感觉竟然像秋天一般凉爽,十分舒坦。
村民们居然在此摆起了牌局...
钟山县杨岩塘村与石龙桥--贺州行(十五)
比较难得的是,平时大家去观赏溶洞,不打灯光其实很多都没啥看头了。读书岩这么个小小溶洞,钟乳石却难得的有着自己的色彩,算是自带美颜效果吧。
钟山县杨岩塘村与石龙桥--贺州行(十五)

钟山县杨岩塘村与石龙桥--贺州行(十五)

钟山县杨岩塘村与石龙桥--贺州行(十五)

钟山县杨岩塘村与石龙桥--贺州行(十五)
这个嘛...妙处难与君说,只能意会了...
钟山县杨岩塘村与石龙桥--贺州行(十五)

钟山县杨岩塘村与石龙桥--贺州行(十五)
从山洞东边出来。
钟山县杨岩塘村与石龙桥--贺州行(十五)
从外围望去,古木茂盛,郁郁葱葱。
钟山县杨岩塘村与石龙桥--贺州行(十五)

钟山县杨岩塘村与石龙桥--贺州行(十五)
青山碧树与田野风光交织,环境一流。
钟山县杨岩塘村与石龙桥--贺州行(十五)

钟山县杨岩塘村与石龙桥--贺州行(十五)
这边也有古寨墙的痕迹。
钟山县杨岩塘村与石龙桥--贺州行(十五)
最后,走到鱼峰山北侧,这边已经修好了几百米的上山栈道。鱼峰山现在开辟成了村民休闲娱乐的公园。
钟山县杨岩塘村与石龙桥--贺州行(十五)
一路绿树成荫,清风送爽,老牛乘机也避了避正午的日头。
钟山县杨岩塘村与石龙桥--贺州行(十五)
当然也少不了奇形怪状的石灰岩,和深扎岩缝的各类植物。
钟山县杨岩塘村与石龙桥--贺州行(十五)

钟山县杨岩塘村与石龙桥--贺州行(十五)

钟山县杨岩塘村与石龙桥--贺州行(十五)

钟山县杨岩塘村与石龙桥--贺州行(十五)

钟山县杨岩塘村与石龙桥--贺州行(十五)

有着特殊鱼鳞状树皮的大树。

钟山县杨岩塘村与石龙桥--贺州行(十五)

钟山县杨岩塘村与石龙桥--贺州行(十五)

钟山县杨岩塘村与石龙桥--贺州行(十五)

钟山县杨岩塘村与石龙桥--贺州行(十五)

钟山县杨岩塘村与石龙桥--贺州行(十五)
岩石上稍作停驻的绿蜻蜓。
钟山县杨岩塘村与石龙桥--贺州行(十五)

实际上,老牛爬上来是有其他目的--看看山顶是否有古石城的遗存。答案是否定的,但是登高赏景就不容错过了。

鱼峰山南侧,田野之外,层峦叠嶂之间,隐约可见钟山县城的高楼耸立。

钟山县杨岩塘村与石龙桥--贺州行(十五)

鱼峰山北侧风光,同样是山峦俊秀。

钟山县杨岩塘村与石龙桥--贺州行(十五)

鱼峰山东侧,其实就是杨岩新村所在了。村中有一片古樟树林。

最可惜的是,西侧植被过于茂盛了些,挡住了视线,无法拍摄杨岩古村的全景图。

钟山县杨岩塘村与石龙桥--贺州行(十五)

接着去新村看古樟林。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很多农村村容村貌和大环境有明显的改善。至于民宅建设的审美,恐怕还得等到村民们兜里有钱、肚里有墨水才行了...

钟山县杨岩塘村与石龙桥--贺州行(十五)

钟山县杨岩塘村与石龙桥--贺州行(十五)

钟山县杨岩塘村与石龙桥--贺州行(十五)

钟山县杨岩塘村与石龙桥--贺州行(十五)

接下来赶往石龙镇,位于县城南部约十五公里处。

首先直奔镇政府,前面的小河边,就是老牛此行的猎物--石龙桥。外形上与黄姚古镇的接龙桥有点类似,为两孔石拱桥,但是两跨大小并不一样,一大一小,形成十分独特有趣的形状。

钟山石龙桥,位于钟山县石龙镇政府门前的石龙河上,始建于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咸丰十年(1860年)被洪水冲毁,光绪六年(1880年)重建。该桥为双孔石拱桥,长40米,宽5.2米,高12米;两跨大小有别,主拱跨度14米,副拱跨度7米。两个石拱共使用了82行方形及楔形青灰长条石进行排比砌拱,外形独特,十分俊秀。

钟山石龙桥,为广西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钟山县杨岩塘村与石龙桥--贺州行(十五)

石龙河河道中间还有一沙洲小岛,两侧皆有桥梁与陆地相连;岛上建筑为石龙庙。

钟山县杨岩塘村与石龙桥--贺州行(十五)

石龙桥采用规整的青石砌筑,外观大气、隽永。

钟山县杨岩塘村与石龙桥--贺州行(十五)

钟山县杨岩塘村与石龙桥--贺州行(十五)

钟山县杨岩塘村与石龙桥--贺州行(十五)
每侧桥面分为两段斜坡,中间有一个平台段,桥面全部为石条铺就;前端采用青石条矮栏,后面则设有精美的望柱栏板,每侧各有望柱六根
钟山县杨岩塘村与石龙桥--贺州行(十五)
石栏前端的精致小石鼓。原来石龙桥桥堍两端各置有石狮一对,可惜2005年被盗了。文物保护与管理,真的不是简单的立一两块文保碑就了事啊...
钟山县杨岩塘村与石龙桥--贺州行(十五)
桥头望柱内侧雕刻有人物形象:一首执令旗,另一首执宝剑,不知是哪位大神?
钟山县杨岩塘村与石龙桥--贺州行(十五)
接下来就是石龙桥的精华部分了。桥面两侧石栏、望柱和华盖内侧均布满精美的浅浮雕图案,题材则以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及戏文掌故为主,共74幅80多米之长!浮雕构图精巧,造型美观,形象逼真,风格古朴,堪称一处水上石浮雕长廊。钟山县杨岩塘村与石龙桥--贺州行(十五)

这张图的角度,就是要着重突出一点:栏板采用的是整石雕刻,上面有精雕的屋檐,连滴水瓦的形状都秋毫必现;下面才是勾勒有图框的精美浅浮雕图案。石栏板顶端雕刻滴水檐,既能对下面的栏板石雕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同时也极大丰富了美学视觉感受,是一个十分大胆且极富想象的创意。对此,我给一百婚!

钟山县杨岩塘村与石龙桥--贺州行(十五)

钟山县杨岩塘村与石龙桥--贺州行(十五)

这幅只能看出一男一女两个人物,女的撑着伞,旁边饰以三只蝙蝠。

钟山县杨岩塘村与石龙桥--贺州行(十五)

钟山县杨岩塘村与石龙桥--贺州行(十五)

这根望柱中的人物一手持官帽,另一手持如意,脚踏祥云,自然寓意如意吉祥、加官进爵了。

钟山县杨岩塘村与石龙桥--贺州行(十五)

钟山县杨岩塘村与石龙桥--贺州行(十五)

另有许多栏板雕刻花鸟祥兽内容的。比如这幅雕刻双凤与向日葵图案,也许可以理解为另一种形式的双凤朝阳吧。

钟山县杨岩塘村与石龙桥--贺州行(十五)
这幅图案则是麒麟吐火外加一只凤凰。麒麟凤凰都是传说中的神物,象征祥瑞。麒麟吐火就是麒麟吐玉书,寓意送子添财,经常包含有一层出杰出之人(多指读书)的含义。
钟山县杨岩塘村与石龙桥--贺州行(十五)
这一幅看得出在水边,再加上人物身边的一个鱼篓,老牛大胆猜测这雕的是“文王渭水访贤”的典故。
钟山县杨岩塘村与石龙桥--贺州行(十五)
这根望柱雕刻的就是最常见到的人物,也是古时学子们的目标--魁星踢斗。
钟山县杨岩塘村与石龙桥--贺州行(十五)

钟山县杨岩塘村与石龙桥--贺州行(十五)
继续往上,来到桥身大拱中部。
钟山县杨岩塘村与石龙桥--贺州行(十五)
中间四根望柱头雕刻仰莲图案。
钟山县杨岩塘村与石龙桥--贺州行(十五)

钟山县杨岩塘村与石龙桥--贺州行(十五)
这幅是比较抽象化的夔龙与凤凰图,自然就是龙凤呈祥了。
钟山县杨岩塘村与石龙桥--贺州行(十五)
望柱上的人物左手持渔鼓,右手执拂尘,应该是八仙中的张果老形象。
钟山县杨岩塘村与石龙桥--贺州行(十五)

这边的人物一手拿葫芦,一手持拐杖,当是八仙中的铁拐李了。

钟山县杨岩塘村与石龙桥--贺州行(十五)

桥身中间的石栏板,是雕刻最为精细、图案最为繁复的两幅。这一边檐脊上为高浮雕双龙戏珠,下面栏板是浅浮雕双凤与花卉图案。

钟山县杨岩塘村与石龙桥--贺州行(十五)
对面的图案类似,檐脊上是高浮雕双龙戏珠,下面栏板是双凤朝阳图案。略有不同的在于造型上的丰富变化以及雕刻手法的层次差异,更加令人赞叹不已。
钟山县杨岩塘村与石龙桥--贺州行(十五)

钟山县杨岩塘村与石龙桥--贺州行(十五)
凤凰和祥鹿的组合。
钟山县杨岩塘村与石龙桥--贺州行(十五)

白娘子西湖借伞典故。

钟山县杨岩塘村与石龙桥--贺州行(十五)

钟山县杨岩塘村与石龙桥--贺州行(十五)

正宗的“麒麟吐书”图案。石雕图案间隐隐泛起的金色,应该是以前上彩所致。

钟山县杨岩塘村与石龙桥--贺州行(十五)

钟山县杨岩塘村与石龙桥--贺州行(十五)

这幅雕刻的生活气息就比较浓了--鹤戏莲花图,两边还各加了一只蝴蝶,象征吉祥多福。

钟山县杨岩塘村与石龙桥--贺州行(十五)

这幅雕刻的是猴子在树上玩耍的情形,寓意封“侯”。

钟山县杨岩塘村与石龙桥--贺州行(十五)

这个人物手持荷叶,老牛只能猜测其为何仙姑了...莲花弄丢了?

钟山县杨岩塘村与石龙桥--贺州行(十五)

钟山县杨岩塘村与石龙桥--贺州行(十五)

下来的这个平台,其实就是小拱的桥面。

钟山县杨岩塘村与石龙桥--贺州行(十五)

到达河心小岛,从另一侧观赏石龙桥。

钟山县杨岩塘村与石龙桥--贺州行(十五)

小岛通往对岸有另一座三跨石平梁古桥,中间设有两座船型桥墩。

钟山县杨岩塘村与石龙桥--贺州行(十五)

对岸居然有一个牌坊式门楼--朝阳门。可惜石龙镇古建几乎尽毁,老牛就没进去细看了。

钟山县杨岩塘村与石龙桥--贺州行(十五)

岛上的建筑为石龙庙,两进一天井格局。

钟山县杨岩塘村与石龙桥--贺州行(十五)

里面供奉的是“灵王”,这个俺就真不懂了。

钟山县杨岩塘村与石龙桥--贺州行(十五)

接着按计划要去看石龙镇的两座中国传统村落。第一座是源头村,从石龙镇政府往东北方向约一华里就到了。

村口的大风水塘。

钟山县杨岩塘村与石龙桥--贺州行(十五)

对面就是村子里的老屋。跟老牛想象中差得太远,就没深入了。

钟山县杨岩塘村与石龙桥--贺州行(十五)

钟山县杨岩塘村与石龙桥--贺州行(十五)

接着赶往松桂村,在石龙镇西南约三公里处。同样令人失望,村子里仅剩几排青砖老屋,并没有特别的建筑特色,老牛又再次飘过...

倒是村尾的风景不错,老牛权当散步一番。这是村子的水井。

钟山县杨岩塘村与石龙桥--贺州行(十五)

钟山县杨岩塘村与石龙桥--贺州行(十五)

喀斯特地貌的山峰下,有一棵古樟树,树下有小土地庙。

钟山县杨岩塘村与石龙桥--贺州行(十五)

钟山县杨岩塘村与石龙桥--贺州行(十五)

岩壁上顽强生长的树木,根部深深扎入岩石,生命力之强悍,令人惊叹。

钟山县杨岩塘村与石龙桥--贺州行(十五)

钟山县杨岩塘村与石龙桥--贺州行(十五)

最后,照例是田园风光...

钟山县杨岩塘村与石龙桥--贺州行(十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