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黄姚古镇(上)--贺州行(七)

(2020-03-29 21:52:07)
标签:

图片

旅游

历史

文化

杂谈


转了一圈,终于来到了黄姚古镇。

黄姚古镇,位于广西贺州昭平县东北部,地处桂林漓江下游,距离贺州市区40公里,距桂林200公里,素有“小桂林”、“梦境家园之称。古镇发祥于宋代开宝年间,于明万历年间得到迅速发展,并在清乾隆年间达到鼎盛;由于以前镇上以黄、姚两姓居民为多,故得名“黄姚迄今已有一千年历史,为广西四大名镇之一。全镇方圆3.6平方公里,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峰林地貌,周边有酒壶、真武、鸡公、叠螺、隔江、天马、天堂、牛岩、关刀等九座山脉矗立,从四周聚向古镇;三条小河姚江、小珠江和兴宁河交汇于古镇。黄姚古镇青山环抱,绿水绕行,再加上镇内的建筑按九宫八卦阵势布局,可谓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天然风水宝地,2007年被国家文物局评为第三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实际上,依老牛个人看法,黄姚古镇绝对是广西区最美的古镇,没有之一。先上两张网上的航拍图,大家自行感受一下所谓的风水格局。

黄姚古镇(上)--贺州行(七)

黄姚古镇(上)--贺州行(七)
按照百度地图,老牛沿黄姚新街来到景区北门。停好了车,先在街上逛逛。
首先看到一座民国初期西洋风格的“黄姚邮局”,应该是仿古建筑。
黄姚古镇(上)--贺州行(七)

邮局东面。

黄姚古镇(上)--贺州行(七)
邮局西面,有巨大锅耳山墙,看来是祠堂了。
黄姚古镇(上)--贺州行(七)

果不其然,这是古氏宗祠。今时不同往日,黄姚古镇现有的姓氏就丰富多了,主要有八大姓氏,九个宗祠和两个家祠,古氏宗祠就是其中一个。这个姓不大,好像也是两广多一点。

祠堂为三开间,两侧另开侧门。檐前石柱有阴刻柱联为:前火焰、后金瓶,仰见祖德宗功与灵山而并峙;左珠江、右锡巩,惟顾文经武纬合秀水似长流。大门上方石匾刻“古氏宗祠”,两侧楹联为:亶父家声远,笔公世胄长。这是出自姬姓周姓先祖古公亶父的一支。

黄姚古镇(上)--贺州行(七)

景区大门前面的广场,这座像一阳指一般的山峰此后将时刻陪伴了。

黄姚古镇(上)--贺州行(七)

大门左侧,有广西省工委黄姚旧址纪念馆。1944年冬,日本入侵广西,桂林沦陷,广西省工委迁至黄姚,在黄姚古镇的宝珠观秘密开展工作。当时随省工委疏散到黄姚的还有何香凝、欧阳予倩、千家驹、张锡昌等大批知名人士。为纪念这一段历史,广西省人民政府把宝珠观定为广西省工委旧址,并于1990年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所以,这建筑就是从前的宝珠观了。

黄姚古镇(上)--贺州行(七)
广场东侧,有1986年所立的钱兴塑像。钱兴同志为中共广西省第一任工委书记(相当于现在的省委书记)。1942年因叛徒出卖,桂林地下党组织遭受严重破坏钱兴转移到今贺州境内的钟山县继续开展革命活动,组织领导了英家暴动;1944年桂林沦陷后,他又率领广西省工委迁到黄姚,在这儿领导全省抗日及革命活动。
黄姚古镇(上)--贺州行(七)

紧接着塑像,有黄姚古戏台。

黄姚古镇(上)--贺州行(七)

黄姚古戏台,始建于明嘉靖三年(公元1524年),清代乾隆、光绪年间多次重修,现存为1983年重修过的。戏台为单檐歇山木石砖瓦结构,平面呈“凸”字形,是一座八柱式,带后台、厢台、边栏的亭阁式戏台。旧时广西许多乡村、古镇都建有戏台,黄姚古戏台带有广西乡村古戏台文化的四种鲜明特色:一是使用带有中国古典大屋顶的殿式建筑造型。是典型的歇山式大屋顶。不使用王府中歇山顶的绿色琉璃瓦,改用小青瓦,表明了这个戏台的级别是民间的戏台。二是这个戏台的正脊、戗脊、挑手、封檐板上彩塑如画、雕刻精美,分别装饰有双狮戏珠、双凤奔月等吉祥图案,特别是正脊上复杂精美的大型连贯彩塑脊饰是岭南古建筑有别于北方的标志之一。三是戏台装饰有名士的匾额楹联,使整个戏台古色古香,流露出书香墨宝之气,增添了建筑的文化品味。四是当年台底四角摆有四个大水缸,台上唱戏,台下回声共鸣,以致声传十里,充分显示了岭南民间工匠与艺人的聪明与才智。

戏台柱联为:闻其声乐则生矣不妨既竭耳力,观其色人焉瘦哉正须继以心思。告诫人们看戏是不但要竭尽耳力仔细听其音乐唱腔,更加重要的是用心思索剧中人物剧情的因果,从中获取教益。

黄姚古镇(上)--贺州行(七)
戏台正中匾额“可以兴三字出自黄姚举人林作楫之手。
黄姚古镇(上)--贺州行(七)
屋脊灰塑与封檐板精美雕花,都是岭南建筑的重要特色。
黄姚古镇(上)--贺州行(七)

黄姚古镇(上)--贺州行(七)

黄姚古镇(上)--贺州行(七)
戏台石台基转角采用竹节纹饰。
黄姚古镇(上)--贺州行(七)
景区大门。后面高大茂盛的古榕树,就是黄姚古镇的标志之一。
黄姚古镇(上)--贺州行(七)
进来突然画风一变,希望没吓着您...因为背着行李,照相始终不是很方便,老牛就直接前往客栈了。
这是客栈内部图片。
黄姚古镇(上)--贺州行(七)

黄姚古镇(上)--贺州行(七)

黄姚古镇(上)--贺州行(七)
稍作休整,立即开始黄姚之旅。大家也可以看到,天气已经从多云转变成出大太阳了,运气...
黄姚古镇(上)--贺州行(七)
巷子里,除了民宿就是酒吧。好的是,夜晚并不吵,相反十分安静呢...
黄姚古镇(上)--贺州行(七)

黄姚古镇(上)--贺州行(七)
出来到了主街道,光溜规整的大青石板立马就让人眼前一亮。

黄姚石板街,最早铺砌于清顺治年间,山根寨那段老街距今己有300多年历史。康熙、乾隆以后,随着黄姚商业的逐渐繁盛,又陆续铺设东门楼至榴李街一段。后来,随着移民的增多,街道越铺越长,才逐步形成今天的规模。目前,黄姚石板街存有8条,分别为金德街、迎秀街、天然街、中兴街、安乐街、连理街、龙畔街、山磅街。其中迎秀街的石板街最阔,约有5米;最窄处为金德街羊巷口,宽不及两米。

这一段属于金德街,可以看到有小学生下课回家了。黄姚的商业化其实还不算太严重,保留有相当数量的原住民,说它是一座活着的古镇真的是一点都不夸张。

黄姚古镇(上)--贺州行(七)
伊人凭栏私语。
黄姚古镇(上)--贺州行(七)
主街道呈东西走向。已经是下午四点多了,今天选择先游览古镇西边。
黄姚古镇(上)--贺州行(七)
与主街道垂直相交的巷道,一样有青幽的石板路。
黄姚古镇(上)--贺州行(七)

黄姚古镇(上)--贺州行(七)
主街道两旁的房屋铺面基本是原装的老房子,十分难得。
黄姚古镇(上)--贺州行(七)
黄姚的辣酱和豆豉可是相当不错的名产哦...
黄姚古镇(上)--贺州行(七)
沿街铺面基本为两层房屋,檐下有岭南特色的精美彩绘。
黄姚古镇(上)--贺州行(七)

黄姚古镇(上)--贺州行(七)

黄姚古镇(上)--贺州行(七)

黄姚古镇(上)--贺州行(七)

黄姚古镇(上)--贺州行(七)

黄姚古镇(上)--贺州行(七)
二楼栏板雕刻的喜鹊花卉。
黄姚古镇(上)--贺州行(七)

黄姚古镇(上)--贺州行(七)

黄姚古镇(上)--贺州行(七)
黄姚的铺面,感觉是五花八门、各有特色,不像许多古镇里看到的同质化那么严重。
黄姚古镇(上)--贺州行(七)

黄姚古镇(上)--贺州行(七)
这家大门就十分考究了,两侧立有青石鼓一对,下刻祥云纹;门当石则雕刻少见的团鹤图案。
黄姚古镇(上)--贺州行(七)

黄姚古镇(上)--贺州行(七)
牛笔了,进士书院客栈,奈何人家有匾啊...
黄姚古镇(上)--贺州行(七)
立匾时间为光绪十六年(1891年),属于岁贡生麦咸登。居然还有麦姓的...
黄姚古镇(上)--贺州行(七)

黄姚古镇(上)--贺州行(七)

黄姚古镇(上)--贺州行(七)
一阳指峰若隐若现。
黄姚古镇(上)--贺州行(七)

黄姚古镇(上)--贺州行(七)

黄姚古镇(上)--贺州行(七)

黄姚古镇(上)--贺州行(七)

黄姚古镇(上)--贺州行(七)
石板街间或也有这么高低相接的部分...
黄姚古镇(上)--贺州行(七)
忍住啊,酒是穿肠毒药...
黄姚古镇(上)--贺州行(七)

黄姚古镇(上)--贺州行(七)

黄姚古镇(上)--贺州行(七)

黄姚古镇(上)--贺州行(七)
大贵巷,通往黄姚大剧院。
黄姚古镇(上)--贺州行(七)
青青幽幽的石板路,总是能让思绪仿佛回到了过去...
黄姐农家饭,是金德街一个拐弯处的地标。
黄姚古镇(上)--贺州行(七)

黄姚古镇(上)--贺州行(七)

黄姚古镇(上)--贺州行(七)

黄姚古镇(上)--贺州行(七)

黄姚古镇(上)--贺州行(七)

黄姚古镇(上)--贺州行(七)

黄姚古镇(上)--贺州行(七)

从黄姐农家饭店开始街道转往北,不远有一个三岔路口,主街道仍旧往西,这段属于迎秀街了。

黄姚古镇(上)--贺州行(七)
迎秀街。
黄姚古镇(上)--贺州行(七)

黄姚古镇(上)--贺州行(七)

黄姚古镇(上)--贺州行(七)

这家挂着“越泰精品”牌子的古宅,就是抗战时期知名爱国人士欧阳予倩的寓所。1944年,桂林沦陷,时为广西艺术馆馆长的欧阳予倩率领教职员工疏散到黄姚镇,以吴氏宗祠作为临时馆址,坚持上课和抗日救国宣传活动。他与莫乃群、千家驹等爱国进步人士一起,筹备出版了昭平版的《广西日报》;积极发展青少年文化教育事业,创办了黄姚图书馆。

欧阳予倩(1889-1962年)原名立袁,号南杰,艺名莲笙、兰客、桃花不疑庵主,湖南浏阳人,著名戏剧、戏曲、电影艺术家,中国现代话剧创始人之一。

黄姚古镇(上)--贺州行(七)

黄姚古镇(上)--贺州行(七)

黄姚古镇(上)--贺州行(七)

黄姚古镇(上)--贺州行(七)
如前所述,迎秀街是整条石板街最宽阔的部分,视野也显得开阔了许多。
黄姚古镇(上)--贺州行(七)

黄姚古镇(上)--贺州行(七)
盛开的三角梅,似要与姑娘们一较高下,看看到底谁更美丽...
黄姚古镇(上)--贺州行(七)
迎秀街西段收窄的部分,出现了一座过街门楼--太平门。
门楼多,是黄姚古镇的又一重要特色。黄姚的居民,来自四面八方,以经商为主,应该说都属于比较富裕的阶层。而身处一个社会比较动荡的年代,他们在住宅建筑上的考虑,更多的是出于抵御战乱与盗贼抢掠的安全需要,无论是单体还是整体的建筑布局都有着很强的防御意图。之后我们会看到,除了古镇的几个主出入口有门楼守护之外,古镇内部还设置了诸多的分门楼、过街门楼,并且配有守夜人,可以为古镇居民们生活经商提供极大的安全保障。
黄姚古镇(上)--贺州行(七)

黄姚古镇(上)--贺州行(七)
太平门上开有两个铜钱形漏窗供观察用,门联为:太和有象天街胜,平正无偏道路遵。
黄姚古镇(上)--贺州行(七)

黄姚古镇(上)--贺州行(七)

大家可以清楚看到,门楼的门槛石上有凿有方形槽孔,可以在有需要的时候安装栅栏门。

黄姚古镇(上)--贺州行(七)

上面有供守夜人睡觉的地方。

黄姚古镇(上)--贺州行(七)

黄姚古镇(上)--贺州行(七)

临街铺面墙脊精美的灰塑、彩绘,时刻透露出浓浓的文化气息。

黄姚古镇(上)--贺州行(七)

黄姚古镇(上)--贺州行(七)

黄姚古镇(上)--贺州行(七)

黄姚古镇(上)--贺州行(七)

八戒与悟空店面,这幅对联我依稀记得是网上的一幅名联:鸟在笼中,关羽不能张飞;人处世上,八戒还需悟空。原联更加贴切吧,“鸟在笼中,关羽不能张飞;人处世上,八戒需悟空。

黄姚古镇(上)--贺州行(七)

黄姚古镇(上)--贺州行(七)
走到尽头,有一间小庙宇--接龙社,为单檐歇山顶砖木结构。柱联为:桥通可接天然秀,社设偏钟地脉灵。搞了半天,就是一座土地庙。
实际上,单单这座土地庙就有三幅楹联,我就很难面面俱到了。楹联多,是黄姚古镇另一个重要特点,也彰显了古镇深厚的人文底蕴。
黄姚古镇(上)--贺州行(七)

接龙社,过去就是一个门楼--接龙门,出去就是黄姚街,实际上就是出景区了,所以可以将其认定为景区西大门。

黄姚古镇(上)--贺州行(七)

接龙门周围古樟颇多,古韵悠长。

黄姚古镇(上)--贺州行(七)

重回迎秀街。按照地图指引,先赶去看西宁社,大约在欧阳予倩寓所对面西北的巷道中。

黄姚古镇(上)--贺州行(七)

黄姚古镇(上)--贺州行(七)

这也是一副绝妙的对子:不做笼中鸟,争做悟空人。

黄姚古镇(上)--贺州行(七)

黄姚古镇(上)--贺州行(七)

黄姚古镇(上)--贺州行(七)

黄姚古镇(上)--贺州行(七)

黄姚古镇(上)--贺州行(七)

懒洋洋的小狗狗。

黄姚古镇(上)--贺州行(七)

黄姚古镇(上)--贺州行(七)

这条巷道也是通往北边的黄姚街。

黄姚古镇(上)--贺州行(七)

又见到一只小乖乖...

黄姚古镇(上)--贺州行(七)

黄姚古镇(上)--贺州行(七)

门楼外就出景区了。我也不知道这算是北边第几个门,感觉应该是北一门。

门楼楹联为:四面云山皆入画,一天风月最宜人。

黄姚古镇(上)--贺州行(七)

门楼西侧,就是我要找的小庙宇--西宁社。

黄姚古镇(上)--贺州行(七)

黄姚古镇(上)--贺州行(七)

西宁社楹联为:西汉枌榆遗景在,宁安黎庶仰神灵。

枌榆,一种木名。枌榆社在江苏丰县,即汉高祖家乡乡社名《前汉书》颜师古注曰:以此树为社,因立名相传刘邦拔剑斩蛇起义之初,向故乡丰县的枌榆社牲宰致祭,乞求土地之神,赐他更多的土地。不知是土地神的圣灵眷顾,拟或是他个人力量实在强大,最终竟得夷秦灭项,统一天下。所以,这还是一座土地神庙。

 

 

黄姚古镇(上)--贺州行(七)

黄姚古镇(上)--贺州行(七)
墙壁上嵌有碑记若干。
黄姚古镇(上)--贺州行(七)
建修信士碑。里面以古姓为主,说明这附近属于古姓聚居地。
黄姚古镇(上)--贺州行(七)

新建西宁台路碑,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立。

黄姚古镇(上)--贺州行(七)
走出来,可见此门楼外形十分独特,跟我在江西定南县看到的虎形围大门十分相似,权且认定为虎形门。
门楼匾额书“西顾延禧”,门联为:序协休徵宏眷顾,家敦古处乐雍熙。按此门额,这应该是以前古镇西大门。看来古今变化甚大啊...
黄姚古镇(上)--贺州行(七)

有图有真相,定南虎形围大门。

黄姚古镇(上)--贺州行(七)

黄姚新街街景。夕阳快下山了,我的心情就开始紧张了,任务还没完成呢。

黄姚古镇(上)--贺州行(七)

黄姚古镇(上)--贺州行(七)

赶紧往回走。

黄姚古镇(上)--贺州行(七)

黄姚古镇(上)--贺州行(七)

很快到达郭家大院。

黄姚古镇(上)--贺州行(七)

巷子恐怕就是郭家巷了。

黄姚古镇(上)--贺州行(七)

巷子中间设有两道月门,上面设有雨棚。月门前地面石板开有凹槽,可以加装木栅门防御。

黄姚古镇(上)--贺州行(七)
入内,院子以青石板铺就。
黄姚古镇(上)--贺州行(七)
院子两侧为主屋。
黄姚古镇(上)--贺州行(七)

黄姚古镇(上)--贺州行(七)

黄姚古镇(上)--贺州行(七)

黄姚古镇(上)--贺州行(七)

黄姚古镇(上)--贺州行(七)

黄姚古镇(上)--贺州行(七)

黄姚古镇(上)--贺州行(七)

黄姚古镇(上)--贺州行(七)

黄姚古镇(上)--贺州行(七)
月门内侧还设有可安插门闩的构件。
黄姚古镇(上)--贺州行(七)

黄姚古镇(上)--贺州行(七)

黄姚古镇(上)--贺州行(七)

黄姚古镇(上)--贺州行(七)
向外一侧还有一层门楼,门楼墙壁后还设有木柱,用以防止盗贼挖墙偷盗。真不愧是大户人家啊...
黄姚古镇(上)--贺州行(七)

黄姚古镇(上)--贺州行(七)
出来有一片小坪地。
黄姚古镇(上)--贺州行(七)

黄姚古镇(上)--贺州行(七)
晒制蜜饯的场面,竟然勾起我有关篁岭晒秋的回忆...
黄姚古镇(上)--贺州行(七)

这一筐就不同了,再次科普一下--山捻子,学名桃金娘,生吃味道固然不错,晒干了泡酒喝更不错!虽然男女都可受益,但据说男人服用更加滋补哦...广告都说了,他好我也好。

黄姚古镇(上)--贺州行(七)

前面就是一片美丽的池塘。

黄姚古镇(上)--贺州行(七)

黄姚古镇(上)--贺州行(七)

是不是有点湖光山色,美不胜收的感觉啊...

黄姚古镇(上)--贺州行(七)

池塘西侧,又见镬耳山墙。

黄姚古镇(上)--贺州行(七)

原来是郭氏宗祠。

 

郭氏宗祠,始建于乾隆四年(1739年),距今已有280多年的历史。宗祠坐西北向东南,前有池塘,右侧有兴宁河环绕,背山面水,风水极佳。

大门对联为:汾阳世胄,点颌家声。这是出自汾阳王郭子仪了。

黄姚古镇(上)--贺州行(七)

瓦片的简单堆砌,一样可以造就美丽的图案。

黄姚古镇(上)--贺州行(七)

门上彩绘寓意公鸡报喜,花开富贵。

黄姚古镇(上)--贺州行(七)

黄姚古镇(上)--贺州行(七)

满壁韶光点客衣,堤边杨柳绿依依。枝头燕子呢喃语,喜唱春风得意时。

黄姚古镇(上)--贺州行(七)

黄姚古镇(上)--贺州行(七)

门当石雕刻精美的夔龙、麒麟图案。

黄姚古镇(上)--贺州行(七)

黄姚古镇(上)--贺州行(七)

墙壁上的花鸟彩塑,增色不少。

黄姚古镇(上)--贺州行(七)
二进寝堂,供奉祖先牌位,
黄姚古镇(上)--贺州行(七)

黄姚古镇(上)--贺州行(七)

黄姚古镇(上)--贺州行(七)

黄姚古镇(上)--贺州行(七)
石碾子。
黄姚古镇(上)--贺州行(七)

黄姚古镇(上)--贺州行(七)
池塘边,静静享受层峦叠嶂之间的古镇慢时光...
黄姚古镇(上)--贺州行(七)

黄姚古镇(上)--贺州行(七)
我不知道你需要什么,但我确确实实的知道--这里有齐我所向往的生活的一切要素...
黄姚古镇(上)--贺州行(七)

黄姚古镇(上)--贺州行(七)

黄姚古镇(上)--贺州行(七)
黄姚大剧院。
黄姚古镇(上)--贺州行(七)
紧接着就是黄姚吴氏宗祠,本家的祠堂啊...
吴氏宗祠,始建于明万历年间,是黄姚镇最早修建的宗祠之一。祠堂对联为:宗开渤海,祠镇珠江。这是吴氏渤海堂,最早生活于河北和山东临近渤海地区;这里的珠江,指的是黄姚镇的三条河流之一的小珠江。因为欧阳予倩的缘故,这里成为广西艺术馆旧址,是广西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黄姚古镇(上)--贺州行(七)

黄姚古镇(上)--贺州行(七)

黄姚古镇(上)--贺州行(七)
封檐板木雕精美。
黄姚古镇(上)--贺州行(七)
檐下与山墙的皆有精美的人物故事和山水花鸟壁画,简洁雅致。
黄姚古镇(上)--贺州行(七)
鹊上梅枝。
黄姚古镇(上)--贺州行(七)

黄姚古镇(上)--贺州行(七)
两边门当石凑了一幅双凤朝阳。
黄姚古镇(上)--贺州行(七)
侧面雕刻蝴蝶与“寿”字,寓意福寿双全。
黄姚古镇(上)--贺州行(七)
祠堂为两进一天井,两侧有廊庑。
黄姚古镇(上)--贺州行(七)

黄姚古镇(上)--贺州行(七)
沿着湖边前行,又见一座小庙宇。
黄姚古镇(上)--贺州行(七)
里面供奉的应该是福禄寿三星与地主公婆。
黄姚古镇(上)--贺州行(七)
一座小石拱桥,下面应当就是兴宁河了。
黄姚古镇(上)--贺州行(七)
最后,杵在湖边,捉住今天最后一抹云霞...
黄姚古镇(上)--贺州行(七)

黄姚古镇(上)--贺州行(七)

黄姚古镇(上)--贺州行(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