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会昌羊角水堡与庄埠牌坊

(2018-12-15 20:52:19)
标签:

文化

杂谈

历史

旅游

图片


从汉仙岩往东南约一公里,就到了寻访的第二个目标--羊角水堡,也就是现在的羊角村。
羊角水堡,古称羊角水,又名羊角堡、羊角水堡、羊角水城堡,位于江西省会昌县筠门岭镇羊角村,总占地面积达7.4万平方米,是赣南地区仅存的一处规模宏大的明清时期军事城堡。城堡内遗存有大量的军事民用建筑以及其它公共设施,历史上对保护当地居民发挥了重要作用,被赣南客家人誉为“平安堡”羊角水堡最初为明成化十九年(公元1483年)设立的羊角水提备所,经明、清两个时期的维修、扩建后形成如今规模。其名字源于赣江支流贡水上源湘江绕村而过,形如羊角,故名羊角水。
羊角村地处会昌湘水上游,其东、西、南三面环水,北靠汉仙岩。因其地势险峻,易守难攻,早在西汉,名将周亚夫就曾在这里驻军,到了明、清更是成为军事重地。自古以来,羊角城堡素以“一隅之地而遥制千里著称。《会昌县志》记载:“羊角堡虽一隅之地,当三省咽喉之区。到明清时期更是江西东南地区通往闽粤的咽喉。
明代中期以后,由于政治腐败,大官僚地主肆无忌惮地掠夺和兼并农民的土地,各种苛捐杂税有增无减,致使闽粤赣客家山区农民无以为生,只得铤而走险,聚啸山林。整个明代中后期,这一带的农民起义斗争此起彼伏,成为起义爆发的中心地区,较大的起义就有桶冈、左溪、横水等七八处。
为镇压闽粤赣湘四省边际客家地区的农民起义斗争,明成化十九年(公元1483年)明政府在羊角水始设提备所。但当时羊角堡并未建城墙,城楼主要用于瞭望。堡中“止有孱(懦弱)军五十人,每当贼匪一到,官兵抵挡不住,居民只能逃往山谷,贼匪便大肆抢劫,给当地军民带来巨大的灾难。
明弘治八年(公元1495),明朝廷特设南赣巡抚一职,统辖江西的南安府、赣州府,福建的汀州府、漳州府,广东的南雄府、韶州府、潮州府、惠州府以及湖广的郴州共“八府一州,并把巡抚衙门设在赣州,作为镇压起义的指挥中心。羊角村大姓望族与富绅地主希望利用羊角城堡的地理险峻,把城堡扩大,让整个羊角村的居民都住到城堡里去,实行兵民共同防御。于是,明嘉靖二十年(公元1541),他们一致推举当地的绅士周廷试为代表,专程到赣州府拜见南赣巡抚虞守愚,哭诉其求。虞守愚亲往羊角村考察后,耳闻目睹当地驻军和民众的强烈要求,深为感动,于是上奏朝廷,很快得到批准。嘉靖二十一年(公元1542),在南赣巡抚虞守愚、兵备副使薜甲和会昌守备等官员的具体组织下,开始实施筑城工程。羊角村的周边民众对修筑城堡给予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支持。仅用短短的近两年时间,一座“周三千尺,高三丈,辟有东南西北四座城门的规模宏大的军事防御城堡在闽粤赣边陲要津之地竣工。四百多年来,羊角堡经历过无数次战火,见证了多少反抗与杀戳的历史,圯屡修,又屡修屡圯,逐渐成为今天我们见到的模样。
羊角水堡,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传统村落。

由于当天雨天道路泥泞,没有上山拍全景,先上一张网上图片让大家有个初步印象
会昌羊角水堡与庄埠牌坊
停车处正好在城堡的西南角靠近河边处,不远即可见古堡的西门城楼,西门也叫“镇远门”。除了城楼边的残余,西城墙基本已塌毁。
会昌羊角水堡与庄埠牌坊
里面就是红土房为主,个人估计应该是比较后期的。
会昌羊角水堡与庄埠牌坊

会昌羊角水堡与庄埠牌坊
村边上的羊角水蜿蜒而过。
会昌羊角水堡与庄埠牌坊
古堡东边的水泥路。其实这段路也属于城内,只不过东边城墙被房子遮住了看不到而已。
会昌羊角水堡与庄埠牌坊
行至道路中段,一座宏伟的宗祠--周氏宗祠矗立眼前。
周氏宗祠又称成德堂,始建于明代英宗正统寅戍年(公元1442年),砖木结构,坐北向南,祠进深29.8米,宽17米,占地面积506.6平方米。现存为清代建筑。据族谱记载,羊角水周氏始祖,讳徽,名子祥,号万一郎,系禄生(讳回宝)公之子,生于元朝至元戊子年(公元1288年),是庐陵乌东汾翁公系下。公元1342年举家迁徒会昌县湘水羊角水石潭安居。
这座祠堂选择了在围墙拐角处斜开有两个门,里面是一个院子。
会昌羊角水堡与庄埠牌坊
从侧面可以看出祠堂为两进一天井,山墙为徽式五山风火墙。
会昌羊角水堡与庄埠牌坊

会昌羊角水堡与庄埠牌坊
外面可见羊角水。
会昌羊角水堡与庄埠牌坊
南门城洞,是青砖拱券门。
会昌羊角水堡与庄埠牌坊
城墙紧贴着羊角水,充分利用天然屏障,易守难攻。
会昌羊角水堡与庄埠牌坊
南门城楼。南门又称“向明门”。
会昌羊角水堡与庄埠牌坊
城墙上还有僭建。
会昌羊角水堡与庄埠牌坊

会昌羊角水堡与庄埠牌坊
还有一座桥通往对岸。从残存的船型石桥墩可以推知,以前这里曾经有一座古石桥。据有限资料,此桥应该叫鹅胸桥。
会昌羊角水堡与庄埠牌坊
从桥上远眺羊角堡雄姿。
会昌羊角水堡与庄埠牌坊
下面就是古码头
会昌羊角水堡与庄埠牌坊
远处歇山顶的房子应该是一座庙宇,当时我太懒了,居然没一探究竟。现在估计应该是“真君庙”。
会昌羊角水堡与庄埠牌坊
紧接着来到古堡的东城墙段,也是保存最好的一段。古堡现存城墙共861米,当时正在进行修复工程。
会昌羊角水堡与庄埠牌坊

会昌羊角水堡与庄埠牌坊
已经修复的一段城垛。
会昌羊角水堡与庄埠牌坊

会昌羊角水堡与庄埠牌坊

会昌羊角水堡与庄埠牌坊
接着看到的是羊角堡的东门,也是保存得最完整的一座城门--通湘门。
会昌羊角水堡与庄埠牌坊

会昌羊角水堡与庄埠牌坊
门额上的红石门匾“通湘门”三字至今清晰可见。
会昌羊角水堡与庄埠牌坊
进去就是东门街。
会昌羊角水堡与庄埠牌坊
上城墙一览。
会昌羊角水堡与庄埠牌坊
开始沿东门街前行。
会昌羊角水堡与庄埠牌坊
这家门前的旗夹石,证明这里曾经的荣耀。
会昌羊角水堡与庄埠牌坊
街道都是原始的卵石路。
会昌羊角水堡与庄埠牌坊

会昌羊角水堡与庄埠牌坊

会昌羊角水堡与庄埠牌坊

会昌羊角水堡与庄埠牌坊

会昌羊角水堡与庄埠牌坊

会昌羊角水堡与庄埠牌坊

会昌羊角水堡与庄埠牌坊

会昌羊角水堡与庄埠牌坊

会昌羊角水堡与庄埠牌坊
又见一座两进砖房,山墙是七山风火墙。
会昌羊角水堡与庄埠牌坊
绍福公祠
会昌羊角水堡与庄埠牌坊

会昌羊角水堡与庄埠牌坊
小狗狗的甜蜜时光...
会昌羊角水堡与庄埠牌坊
小巷深处浓浓的生活气息...
会昌羊角水堡与庄埠牌坊
世能祠。里面正在修缮。
会昌羊角水堡与庄埠牌坊

会昌羊角水堡与庄埠牌坊

会昌羊角水堡与庄埠牌坊
古村里空地就是家禽的乐园
会昌羊角水堡与庄埠牌坊
又一座宗祠--芳丛公祠。大门为内凹式。
会昌羊角水堡与庄埠牌坊
门楣石框有少量雕花
会昌羊角水堡与庄埠牌坊
进去的院子。以前应该有围墙。
会昌羊角水堡与庄埠牌坊

会昌羊角水堡与庄埠牌坊
两进一天井格局。
会昌羊角水堡与庄埠牌坊
终于看到雕花门扇,有各种写法不同的“”字。
会昌羊角水堡与庄埠牌坊

会昌羊角水堡与庄埠牌坊

会昌羊角水堡与庄埠牌坊

会昌羊角水堡与庄埠牌坊

会昌羊角水堡与庄埠牌坊
古村中央的大池塘
会昌羊角水堡与庄埠牌坊

会昌羊角水堡与庄埠牌坊

会昌羊角水堡与庄埠牌坊

会昌羊角水堡与庄埠牌坊
不远处若隐若现的汉仙岩
会昌羊角水堡与庄埠牌坊

会昌羊角水堡与庄埠牌坊

会昌羊角水堡与庄埠牌坊
狗妈妈与小狗狗们的日常...
会昌羊角水堡与庄埠牌坊

会昌羊角水堡与庄埠牌坊
必须说,当时古堡正在修缮中,几乎没有什么指示牌,资讯非常有限,所以游览过程就是瞎子摸象一般。我当时甚至不知道古堡的北门与北城墙已经没有了,专门走了一圈,结果没有找到,最后走入一片田野。
会昌羊角水堡与庄埠牌坊

会昌羊角水堡与庄埠牌坊

会昌羊角水堡与庄埠牌坊
从田野出来又回归到古堡的西门城楼。
会昌羊角水堡与庄埠牌坊
又见羊角水。
会昌羊角水堡与庄埠牌坊
这两年来,随着古堡修缮完毕后的宣传增加,去的人逐渐增多,资料也健全起来,现在就将一些主要遗漏的古建简单介绍如下。(图片来自网上)
一,蓝氏宗祠与蓝氏节孝牌坊。蓝氏祠堂,乾隆四年(公元1665)建造,坐北向南,占地面积960余平方米,砖木、土木混合结构;旁边有同年建造的蓝氏节孝牌坊,上刻“旌表儒童周道明之妻蓝氏节孝坊,造型别致,精雕细刻。
必须指出的比较有趣的一点是,蓝姓是一个常见的畲族姓氏,而且还时常与客家地区扯上关系。例如广东省饶平县北部山区就有蓝屋畲族村,居民就是蓝姓,不知道跟羊角村蓝氏有什么渊源没有?
会昌羊角水堡与庄埠牌坊

会昌羊角水堡与庄埠牌坊
二,城隍庙。城隍庙,单一庙堂,庙宇小巧无厢房,6.5米,宽3.8米,栋高5.12米,占地面积24.7平方米,外形非常独特
会昌羊角水堡与庄埠牌坊
另外就是三,周龙一宅,建于清代中期,砖木结构楼房,三进式厅堂,左右配24间厢房,门窗、天井、墙角、阶沿、明沟等均用红石建造;四,真君庙;五,古衙门。现在标志都应该很清晰了。

离开羊角堡,赶去庄埠村看一座牌坊--庄埠节孝牌坊。正应了那句老话--东方不亮西方亮啊。
路上经过会昌县城,隔着湘江看见一座古塔。
会昌羊角水堡与庄埠牌坊

此塔名叫龙光塔。龙光宝塔,位于会昌县城的西北方向约2公里,位属辛方,其星象位于二十八宿的奎宿与娄宿之间,地处湘江贡江上游名称)的左岸水口,是一座风水塔;另一方面,它同时还兼具文峰塔的作用。

 

龙光宝塔,始建于明朝天启四年(公元1624),历经58年,于康熙壬戊(公元1682)年建造成功,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塔高38.89米,塔身8面,底层边长4.61米,塔基占地面积116平方米,为89层楼阁式砖塔,内部为“壁内折上,双上双下式构造,是赣南现存明清古塔中体量最大的一风水塔。据史料记载,在此塔建成之前400年中,会昌仅仅出过一个进士,22个举人;而这座宝塔建成后至清朝末年的230年内,会昌人才辈出,共涌现出进士8人、举人35人,也就是适才所说的兼具文峰塔之功用了。

会昌羊角水堡与庄埠牌坊
又偷了个懒,没过去近看。
会昌羊角水堡与庄埠牌坊

会昌羊角水堡与庄埠牌坊
到了庄口镇湘江转了一个大大的U形弯,过了江往庄埠村而去。
会昌羊角水堡与庄埠牌坊

会昌羊角水堡与庄埠牌坊
庄埠村外景。事实上,庄埠村也是一个古村落,只不过因为大家众所周知的原因,已经旧貌不复。
会昌羊角水堡与庄埠牌坊
村中的“大夫第”门。
会昌羊角水堡与庄埠牌坊
这个破坏严重的大门居然还有红色砂岩的戗石,可以推测应该是属于古祠堂。
会昌羊角水堡与庄埠牌坊
门当石有雕花。
会昌羊角水堡与庄埠牌坊

进去一看,原来真是一座祠堂,名曰“世经堂”,前面还悬有“庄溪草堂”牌匾一块,落款是“罗洪先题”。这个罗洪先,之前在晹霁古村的帖子里刚好有涉及,所以还有点印象,他为晹霁村胡氏宗祠题写了“追报堂”牌匾;巧的是,经查阅资料,庄埠村的大姓也是胡姓,这家祠堂就是胡氏祠堂。

罗洪先(公元1504-1564年,字达夫,号念庵,江西吉安府吉水黄橙溪(吉水县谷村人,明世宗嘉靖八年(公元1529年)状元及第明代学者,杰出的地理制图学家。明嘉靖年间,会昌庄埠村一位很有名望的富绅胡大徽,因崇尚王阳明学说而结识了罗洪先,罗洪先就为胡氏祠堂题写了“庄溪草堂匾额,匾额被庄埠胡氏一直保存下来。原匾已经现在保存在会昌县城“百匾堂”内展出。

会昌羊角水堡与庄埠牌坊

会昌羊角水堡与庄埠牌坊
村中更多的是这样令人无奈的场景。
会昌羊角水堡与庄埠牌坊
又见红砂岩旗夹杆石,透露着多少无奈...
会昌羊角水堡与庄埠牌坊
还好,这座斗拱门楼的“胡氏大宗祠”保存尚好。
会昌羊角水堡与庄埠牌坊

会昌羊角水堡与庄埠牌坊
戗鼓石
会昌羊角水堡与庄埠牌坊
里面也是简单的两进一天井构造。
会昌羊角水堡与庄埠牌坊

会昌羊角水堡与庄埠牌坊

会昌羊角水堡与庄埠牌坊

会昌羊角水堡与庄埠牌坊

会昌羊角水堡与庄埠牌坊

会昌羊角水堡与庄埠牌坊

会昌羊角水堡与庄埠牌坊

会昌羊角水堡与庄埠牌坊

会昌羊角水堡与庄埠牌坊
瞎逛了一圈,也没见到牌坊,只好向村民问路。原来庄埠牌坊,就藏在临着池塘这幢房屋之后...
会昌羊角水堡与庄埠牌坊
牌坊夹在房屋之间,背面比较简单,没雕花没刻字。
会昌羊角水堡与庄埠牌坊
正面完全不同
会昌羊角水堡与庄埠牌坊

会昌羊角水堡与庄埠牌坊

庄埠牌坊,全称应该叫庄埠节孝牌坊,四柱三间五楼,始建于清乾隆年间的1737年,迄今280年。

会昌羊角水堡与庄埠牌坊

牌坊戗石。立柱雕有万字纹,两侧是石制门扇形。

会昌羊角水堡与庄埠牌坊

牌坊前有一对形态生动的石狮,比较少见。用水泥封住,估计是怕被盗

会昌羊角水堡与庄埠牌坊

会昌羊角水堡与庄埠牌坊

至上而下,龙凤板雕刻“圣旨”,字匾为别为“节孝”和“旌表儒童胡惟俊妻刘氏节孝坊”。下方字匾上梁刻“寿”字,左右各刻有“福”和“禄”字。

会昌羊角水堡与庄埠牌坊

精美石雕,人物当然是没头的

会昌羊角水堡与庄埠牌坊

下梁雕刻的龙头与鲤鱼图案,大约就是寓意鱼跃龙门了,也是图个吉祥如意的意思。

会昌羊角水堡与庄埠牌坊

会昌羊角水堡与庄埠牌坊

一些细节,供大家欣赏。

会昌羊角水堡与庄埠牌坊

会昌羊角水堡与庄埠牌坊

会昌羊角水堡与庄埠牌坊

会昌羊角水堡与庄埠牌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